雷雨的讀后感800字
寫讀后感可以鍛煉自己的文筆和思維能力,通過發表自己的感受、心得、思考、議論、評價等。怎么寫好雷雨的讀后感800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雷雨的讀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雷雨的讀后感800字篇1
他是《雷雨》眾多人物中,唯一稱得上真正正面角色的人。他在我眼里是可愛、熱情、天真、善良而且還留著孩子氣的十九歲少年——周沖。
他一出場就毫不掩飾的表達了對四鳳的喜愛,他幻想與四鳳在一個“海燕似的小帆船,帶點腥味的有點咸的大?!边@樣純潔的地方。這與古房子的陰沉,濕暗,父親的嚴格,專流是那么格格不入,所以這也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的與眾不同將要帶給他的悲劇。
在魯大海與周樸園、周萍發生爭執時,他是周家人,本應當是為周家說話,但他卻站出來指責父親與哥哥的做法是錯誤的,雖然馬上就被父親厲聲指責,但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他是有自己的思想,敢于站出來說實話的人。在父親、哥哥離開。趕出魯大海的時候,只有他叫了聲“魯先生”并準備伸出手握手,這樣的舉動在魯大??磥硎翘搨蔚模驗樗翘幱谠谥芄^二公子的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身處這樣的社會地位,卻能如此沒有階級觀念,尊重勞動人民是極不容易的。
周沖的愛情令人嘆息。老天爺太不公平了,如此單純,熱烈的情感就這樣被封建家庭磨滅掉了,多么讓人惋惜。而四鳳,被周萍看似溫暖的愛蒙住了眼睛,完全不顧周沖真正的愛,而周沖在得知四鳳有心上人時,還是沒有放棄,堅持自己,認為愛一個人是自己的事,在愛人的路上他缺乏導師,他的母親不但沒有給予他正確的指導,而且還利用他對四鳳的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相比之下他的愛是多么的偉大!
在周沖的眼里,自己的母親是最懂得自己,和自己一樣有自由的思想,近乎完美的女性,即使在最后明白母親是利用自己來達成自己的愛,依舊回答的是“母親,你這是怎么了母親!”這樣簡單、單純的人。
周沖的形象是在這黑暗劇情基調下,沖破污濁世界的一束光,他為愛而出現,最終為愛而亡。意味著舊我的死亡,才能有新我的生。
雷雨的讀后感800字篇2
愛上周萍的繁漪,愛上四鳳的周沖,愛上周萍的四鳳和愛上四鳳的周萍,還有恨上周樸園的侍萍、繁漪和魯大海,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情感之網。這張網,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無情地撕破。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也隨之暴露無遺……
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絕對權威的長者形象――臉上帶著多年的世故和勞碌,一種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顯示出他平日的專橫和倔強。這,就是周樸園。
愛上周萍的繁漪,愛上四鳳的周沖,愛上周萍的四鳳和愛上四鳳的周萍,還有恨上周樸園的侍萍、繁漪和魯大海,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情感之網。這張網,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無情地撕破。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也隨之暴露無遺。
看過《雷雨》的人,都在痛斥著周樸園,痛斥他對侍萍的無情與冷漠,痛斥他金錢至上的貪婪與自私。
然而,周樸園對魯侍萍,真的沒有一絲的感情嗎?
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屋內一直擺設著三十年前侍萍最愛的紅木書桌和帶有鏡臺的柜子?如果沒有,他為何會向人打聽侍萍的消息?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搬家之時還不忘帶上侍萍年輕時的照片?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侍萍再次出現在周家客廳時,命令兒子周萍向自己的生母下跪?
其實,周樸園年輕時也是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的青年,呀接觸婚姻自由、愛情自主的新觀念,因而才會大膽地追求愛情、享受愛情,和美麗善良的下人侍萍陷入愛河。然而,他終究不能與自己的出生階級徹底決裂――這不是瓊瑤小說,最終又回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作為資產階級,他在“吃人”,然而作為他自己,他又何嘗不在被人“吃”?
一道不可逾越的階級壁壘,把他們雙雙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場勢不可擋的大雷雨,注定了這個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大家庭的悲慘命運。
由曾經豪華一時的周家大宅改成了的醫院里,是由麻木生存到最后死寂般沉默的、神志不清的侍萍。
遠方,傳來一陣衰弱的咳嗽聲,他,懷著懺悔的心情,邁著蹣跚的步子,悄然來到她的身邊……
雷雨的讀后感800字篇3
讀完《雷雨》,此時正是夜闌人靜的時候。
關上臺燈、閉眼,眼前似乎還是出現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還是感動的情景。
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第一代的恩怨債孽卻由第二代繼續承受。倘使當初周樸園沒有為了名利狠心拋下魯侍萍和魯大海,周萍和四鳳這段不該來的愛情也就不會來,瀿漪和周萍的這段瘋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會存在。而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
四鳳,侍萍,周萍,周沖,他們不該是這樣的結局啊!本來應該是一段很美好的愛情,卻在最后被套上了亂倫的枷鎖,本來應該是一段很親密的母女情,卻為了兩段不該來的愛情而處在了痛苦的深淵。一切的美好啊,為什么終歸支離破碎?不該死的死了,不該瘋的瘋了,舊社會,令人心酸的下層人的命運,何故如此?舊社會的黑暗,上層人士的腐朽終究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發生。
我依然在想,不僅僅是舊社會,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情況也依然在發生。也許現在會比舊社會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么多的人仗著自己有錢有勢,處事橫行霸道,任意妄為?犯法了,他們的錢可以買通律師,買通法官,然后可以不負任何責任,拍拍屁股走人,還裝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搗胸,哭盡人間的不公。這樣的人他們的心難道就不會滴血嗎?而這樣的人也終究會遭到報應的吧!呵,命運,如何的作弄了這世間的人,一切的人與事仿佛盡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魯大海,這個個性鮮明,決不向黑暗的上層勢力低頭的青年人。他意氣風發,愛憎分明,對于一切的不平,他敢于挑戰,堅定的意志和一直堅守的原則,也讓他對上層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于那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下層人民的一貫作風,更不屑于魯貴那種奉承拍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愿意為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礦工的公平挑戰周樸園,他要為自己和其他人贏得他們應有的回報,他憎惡黑暗,也敢于挑戰黑暗,這樣的年輕人正是舊社會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實寫照。他們頑強,他們堅持,在所有人都在無際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淵走去的時候,只有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找尋光明的所在。
雷雨的讀后感800字篇4
《雷雨》由劇作家曹禺創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
《雷雨》這本長篇小說我并沒有看完,不過它曾出現在我的高中課本上,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么一段。周樸園走到窗前望外面,風聲甚烈,花盆落地大碎的聲音。這個像是將所有一切得情感矛盾綜合在一起,仿佛正準備著迎來所有得黑暗與愁苦,將所有的仇恨都化作實體向著人物狠狠得砸來。
在本書里,擁有著一段糾葛難纏得關系,上一輩得與老一輩的。然而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完全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周樸園與當年的女仆梅侍萍發生了一段不被承認得關系,而后梅侍萍被趕出了周家,故事從此就開始發展,周樸園納了新的女人繁漪,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當年梅侍萍得女兒四鳳機緣巧合下來到了周家,和周家得少爺,自己同母異父得哥哥周萍有了關系。
在故事中,女人總是悲慘得,繁漪是,梅侍萍是,四鳳也是。
還有更多的是對人性丑陋的描寫,試問,假如當初周樸園沒有將梅侍萍趕出周家,那么也就不會有后來的四鳳和繁漪,然而聯系起這兩個女人的是一個叫周萍得男人,兩段不同的倫理關系,讓我們能體會到所謂得愛情真的不過是如浮萍一般得伶仃,情字帶給了這三個女人無一不是深入骨髓的絕望。
然而對于周樸園,卻是有諸多的爭議,有人說他冷血心腸,拋棄妻子,在結局最后是孤身自保得人。有人說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大業泯滅了那么一點良心又怎么樣,男人就是應該干大事。
至于我,是偏向前者的,周樸園太狠心了,將自己的妻兒趕出家門,在梅侍萍來到周家時,他那顆所謂念舊得對梅侍萍還存著愛戀的心,卻又變得自私自利,讓人可憎起來。
我最喜歡的人還是梅侍萍,梅侍萍在被周樸園,在被這個丑陋黑暗得封建社會拋棄下,竟還能堅持得為自己,為自己的兒子,為自己的家庭堅持下來。然而她卻眼睜睜的看著一場噩夢來臨,最后,她被噩夢壓倒了。
本書最可憐的人是繁漪,繁漪是一個不被愛情所祝福的女子,所以她愛上了周萍,這個她以為能帶給她幸福的男人,最后當整個世界都崩塌了,繁漪也隨著那崩塌的世界,一齊丟了自己得魂。
雷雨的讀后感800字篇5
先得講講曹禹。其人原名萬家寶,出身于一舊軍官家庭,其父極專制,大概也是《雷雨》中周樸園的靈感之源吧?曹禹寫此劇時時值1933年,中國文化受外來文化沖擊影響較大,不少“洋物”出現在劇中,多少決定了劇情發展。有人說這是一篇悲劇,這我到是贊同的,確實故事結束三人死去,兩人發瘋,而這一切都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同時地發生了。這樣的結局多少有點令人震動。
故事牽涉到的是兩家人,其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魯家丈夫魯貴,妻子魯侍萍,侍萍婚前曾與周家老爺周樸園發生地下感情,當侍萍生下大海和周萍后被周樸園所拋棄,便與魯貴結婚,生一女曰魯四鳳。周樸園與蘩漪結婚生下周沖。而后魯貴、四鳳為求生計,至周家作傭人。蘩漪勾引周萍,而周萍卻衷情于四鳳。其間人物關系到四幕結束終于真相大白。四鳳受刺激跑出門不慎觸電線,周沖撿電線,結果兩人觸電而亡。周萍隨后自殺,留下兩家做妻子的雙雙發瘋。對于周樸園來說,在那個雷雨的晚上,這個可恨的男人被驚呆了。他一切的掩飾被撕得面目全非,經營了幾十年的大廈瞬間坍塌,他只好呆呆地望著半瘋半顛的侍萍、蘩漪,自殺的周萍,觸電而死的周沖、四鳳,離家不再回來的大海。他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命運的懲罰在他身上顯現,可以說,雷雨中他品嘗的苦果,點燃的火苗摧毀的不僅是周公館,還有他所代表的那個必然要滅亡的階級。
曹禹寫這部戲劇,字里行間對悲劇的結局有所鋪墊。文中兩次提到花園中的電線落地,正為四鳳與周沖之死張了本。由于這部四幕劇只發生在一天之中,必穿插了天氣變化,從第二幕開幕,天氣開始起風,一切都有要下雷陣雨的預兆,而全劇四分之三的情節在壓抑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怎不令人心情壓抑?
這出悲劇在這兩個不幸的家庭中出現,是早有預料的,作者借此無情地毀慘了舊社會的家庭與社會,無辜的人和有罪的人一同走向毀滅……
正如曹禹所講的:“《雷雨》所顯示的的并不是因果關系,并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殘忍’。這確實為一部‘殘忍’又不得不發人深思的劇作。”
雷雨的讀后感800字篇6
曹禺的《雷雨》一直被喻為“中國話劇創作第一次成熟而優美的收獲”,它同魯迅的《吶喊》,郭沫若的《女神》一樣是一部經典之作。因此,我看了這部短劇的劇本,雖然它并沒有華麗的詞語加以修飾,但卻以話劇獨有的形式清晰的向我展示了一場兩代人之間的家族矛盾。
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的關系導致了最終一切種.種不幸的發生。當周樸園與一個真正門當戶對的小姐周蘩漪結婚后,這也并不是一個美好的開端,只不過是最終那場雷雨的爆發時增添了一根導火線,直接點燃了那場大火。我以為周蘩漪是一個極具“雷雨”性格的人物,她的行為沒有一個是不極端的,她有著最不容忍的恨及最殘酷的愛。但也就是這樣的極端性,致使她的生命燒到最終化為烏有,短促卻充滿著“矛盾”。
周萍和魯四鳳的相戀,我認為是對當時封建觀念的一個諷刺,明明是親兄妹,卻由于上一代的過錯,錯誤地結合了。而最終,成為這場悲劇的犧牲品。而周沖,我覺得是一個最無辜的人物,雖然他充滿著不切實際的想法,總是沉浸在自己理想的堡壘里,對現實抱有許多憧憬,但他卻遭受了與四鳳同樣殘酷的結果。當他真正領悟到現實的殘酷,伴隨他美麗的夢一個個的破碎時,他的生活最寶貴的部分——情感的激蕩最終死了。一個花季少年扼殺在現實的粗惡里。魯貴不用細談,他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市井之徒,滿腦子都是金錢,他從不有著對家庭的丁點責任感,為了錢可以拋棄自尊和子女,這令人發指。但魯大海卻是一個正直的青年,他敢于對周樸園反抗,爭論。這也應該是曹禺當時想傳達的那種精神——在強權面前所表現出的不畏懼,不退縮;同時這也是現今所受提倡的一種品質。
總而言之,這部《雷雨》將這四代人之間的矛盾刻畫的淋漓盡致。通過這兩代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分別細致地描繪了多個不同性格的人物,是一部成功之作。也許我的感受還比較膚淺,但至少我對當時的社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也算是一種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