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讀后感
寫讀后感需要人們深入分析評價原文,同時也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看法。怎樣才能寫好阿甘正傳讀后感?這里給大家提供阿甘正傳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1
這部《阿甘正傳》上映于1994年,一直到現在仍不少人在觀看這部電影。這電影給人鼓勵和歡喜,反映阿甘在困難的環境中成長并成就了許多傳奇,電影中有諷刺、幽默、愛情、親情等,以多角度刻畫了阿甘這一人物。
阿甘是在二戰后一個閉塞的小鎮上出生,他與正常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的智商只有75,他是一名弱智兒。但他的母親沒有放棄他,而是堅強地把他帶大,并讓他與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當他第一天上學坐上校車的那天,沒有人愿意與他一起坐,唯獨一個叫珍妮的小女孩愿意與她一起坐。在阿甘成長的這一段時間里他媽媽和珍妮的愛護和幫助下,他開始了奔跑。第一次的奔跑是在他被別的小孩欺負時,珍妮一直叫快跑!福瑞斯!這時他就脫離了腳的支架開始了他第一次的奔跑。也因為這次奔跑讓他跑進了大學,也開始他的橄欖生涯。因為奔跑讓他在橄欖界成為了大明星,也受到總統的接見。畢業后他去了參軍,當他上車時,在車上應征的士兵同樣不愿與阿甘一起坐,只有一位叫巴布的黑人與他一起分享座位。在當兵的日子里他除了認識了巴布外,還認識了泰勒中尉。在一次戰爭中他們受到了敵人的埋伏,他不斷奔跑,但想到了巴布,他毅然地沖回了戰場,結果因救了不少戰友又被總統接見。在一次反戰集會,他遇到珍妮,結果她還是匆匆忙忙地走了。后來迷上了乒乓球,也成就了自己一個傳奇。后來他與泰勒中尉一起,可是泰勒中尉已經成了整天無所事事的酒鬼,但他軍人的品質還存在自己內心里。之后與泰勒中尉分手后開始了打漁的生活,為了巴布的夢想,這時泰勒中尉來了,與他一起打漁,后來他們賺大錢,阿甘卻要與泰勒中尉分道揚鑣。他又跟珍妮在一起,但珍妮還是離開他。他又開始跑步了,結果又因跑步一舉成名。這時珍妮寄了信給他,叫他過去找她。也就是《阿甘正傳》剛開始的畫面,那個老婆婆跟他說了地點就去找珍妮了。珍妮這時已經是一位母親了,也有正當的職業,同時她也有了不治之癥。但阿甘還是與她結婚,阿甘跟珍妮還有小福瑞斯一起生活。在珍妮病故后,他與小福瑞斯一起生活,他教小福瑞斯生活、讀書等等,只為了小福瑞斯不變成他那樣。
這部電影很能抓住觀眾的眼球,導演的編排技巧和語言運用技術十分吸引人,主角的演繹也十分精彩。這也是電影《阿甘正傳》的成功之處。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2
今天我們全年級一起看了《阿甘正傳》,對作品中的阿甘印象深刻。阿甘是一個小時候患有小兒麻痹癥,智商只有75的“傻子”,不得已戴上了腿箍,從小遭盡歧視的他只相信媽媽的話:“你和別人沒有什么不一樣,你不是傻人,干傻事的才是傻人。”他在媽媽的堅持下相信自己不傻,相信自己能行,上了全市最好的學校。
但是第一天坐校車,就遭到了下馬威,全車人都在鄙視他。不愿與他同座,就在阿甘尷尬的準備站到學校的時候,一個羞澀的聲音感動了他,那是來自一個小女孩的聲音——珍妮,他在珍妮的幫助下第一次感受到了除了親情之外的感情,那就是友情。阿甘和珍妮就像“秤”和“砣”,這也如同這個故事的發展,無論有再多的磨難困阻,阿甘和珍妮還是在了一起。
阿甘和珍妮在大學時分開,卻在夜店相遇,阿甘看到別人調戲珍妮,便上前阻止,但是珍妮卻呵斥了他,甩開了阿甘,“秤”甩開了“砣”。
但是他們又一次遇到了,這一次,珍妮又是遠離阿甘,與反夫組織離開。阿甘打橄欖球出名后,選擇服役,遠赴越南,失敗,但是阿甘因為珍妮的指導救了許多戰友,也因此立功得到召見。阿甘從戰場回來,無所依靠的珍妮看到后飛身躍下湖中,再一次給了阿甘希望,但是這一次的結局還是離別,“秤”又一次甩開了“砣”。
一次接著一次的甩開,一次接著一次的投靠,阿甘如同玩物般被珍妮操縱,珍妮沒有將阿甘當作是伴她度過一生的愛人,而是一個過客。小時候爸爸對她的傷害讓她對于男性格外排斥,卻又接納,珍妮放縱著自己。而那個阿甘,那個執著的阿甘卻認定了他這一生的愛人只能是那個在校車上羞澀的說:“坐這里吧!”的那個善良純真,聰明乖巧卻又命運坎坷的青澀孩童。
阿甘執著的等著,哪怕親眼看到珍妮在夜店放縱自己,哪怕親眼看到珍妮讓其他男人任意羞辱,他都還是執著的等著,等珍妮真正愛上他的那一天,他要讓她做陪他度過一生的人。
珍妮在大學時主動地親吻、擁抱阿甘,但是阿甘拒絕了,因為他知道,珍妮只是放縱自己,并不是愛他,你可以說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低的可憐,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阿甘的情商卻遠超于常人。在1972年的新年,丹中尉和他認識了幾個女人,那兩個女人主動的勾引阿甘,而且如果阿甘答應了這兩個女人珍妮也不會知道,但阿甘拒絕了她們,因為他要用他的一生去等那個女孩——珍妮。阿甘為了珍妮在艱苦的越南戰場忍著疲勞傷痛,克服艱苦的條件給珍妮寫信,想讓她了解自己的現狀,但是當回到美國,卻收到了自己寄給珍妮的每一封信,上面有一個紙條,上面只是簡簡單單的寫著“查無此人”。
珍妮離開了她的家,開始漂泊。阿甘為了找回自己,跑了三年,通過三年的不停歇,讓他找回了自己,也讓他找回了那個曾經拋棄他無數次的女人——珍妮。珍妮剪掉了不羈的長發,而是換成了干練的短發,當阿甘得知珍妮有了孩子之后臉色一變,但是知道孩子是他的后,卻只是問了一句話:“他笨么?”是的,就是這句話。他的媽媽因為他笨,奔走四處,低聲嘆氣,甚至為了他還要去哀求校長,他不希望他的珍妮也因此操勞一生。
當得知珍妮身患絕癥的時候,珍妮問了一句:“你還會娶我么?”阿甘的回答斬釘截鐵:“當然。”阿甘愛的是珍妮,無論她是否放縱,無論她是否吸毒,無論她有幾個男人,無論她是否墮過胎,無論她有沒有拋棄過他,她都還是那個珍妮,那個在校車上邀請他與她同坐的珍妮,那個幫助他克服病魔的珍妮,那個曾經與他一起祈禱的珍妮,那個與他是“秤”和“砣”關系的珍妮,那個他要用一生去守護的女人——珍妮。
生死一擲輕。不思量,自難忘。珍妮還是因為絕癥永遠的離開了他,但她如羽毛般,重新開始飛翔,像她所祈禱的那樣,飛的遠遠地。珍妮的幸福,全都是因為那個在任何時候都不許別人欺負她的阿甘,那個陪她祈禱的阿甘,那個愛她愛得執著的阿甘,那個執著的想要守護她一生的阿甘,那個阿甘。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3
周末來臨,熱鬧的學校也瞬間平息,無聊閑逛空間時看到這樣一句話:最怕聽聞許久卻始終無動于衷。我想起每次去圖書館找書糾結的情形,對“書”的貪心是無法抗拒的。于是便看起了影片《阿甘正傳》。
好多80后,90后都熱衷于韓劇,泰劇等,我卻覺得它們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個套路拍攝的,反到覺得被唾罵的中國劇比較現實,接近生活,引人深思,開掛的印度影片全片思路清晰,有靈魂深度。《阿甘正傳》沒有激烈的動作,也不像韓劇那樣有搶眼的畫面,更沒有男神,女神。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地講述著情節,所流露出來的東西不禁讓人感嘆一番,帶領我們晤出人生真諦――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對慘淡的人生。
阿甘是一位自小雙腿殘疾的人,僅靠著捆綁的機器行走,到了上學的年齡時因檢查出智商低于評論水平而被學校拒之門外。母親告訴阿甘:“人生就像一盒百味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吃到下一塊會是什么味道,無論發生什么,都要勇敢面對”。
本該在學堂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的甘露,卻要承受遭受各種歧視嘲笑,被別人看成傻瓜,只要見過他的人都看不起他,他沒做錯什么,在如此小的年紀里受人欺凌,這是為什么呢?幸運的是,母親一直在他身邊鼓勵和幫助他撫平這些傷痕,深情款款地對他說,“孩子,你沒有什么不一樣,沒有低人一等,不要理會他們的胡言亂語,真正的傻子是做傻事的人”。母親的話鼓舞了阿甘,讓他在庇護和摯愛下重拾自信,找到該有的快樂。母親的執著與不屈打動了阿甘,他不再躲避進生活的陰影中,不再退縮進欺辱的目光里,而是伸出雙手迎接嶄新的明天。
許多人都只是匆匆忙忙的過客,我們一生會遇到8263563人,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會和3619人熟悉,會和275人親近,但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人生從未有過永遠,只有失散,可是時光總是會篩選出那個0.049%的人。阿甘第一次乘坐公交車,遇到了對他人生轉折很重要的第二人——珍妮,并喜歡上了她。對待愛情,阿甘忠摯不渝,盡管后來珍妮患病即將離世,還是愿意與其成婚,一起度過寥寥無幾的日子,無怨無悔。珍妮經常告訴她快跑,不停地跑。于是他竭盡全力地向前沖,他跌倒時仿佛耳邊會響起珍妮叮囑他的聲音,他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滾爬,一次次掙扎,心中總會有一個意念繼續支撐著他坦然灑脫地去面對。他跑掉了腿上捆綁器械的束縛,跑掉了心里的障礙。
一次無意的奔跑中,他跑進了正在進行比賽中的橄欖球賽場,他跑的速度被教練看中并選入了橄欖球隊。經過不斷訓練和不懈的努力,他的技術越來越好,隊里的人十分仰敬他,漸漸地,他變成了隊里不可缺少的一員。在參加了后,他覺得自己適合做一名軍人,煙火不斷,硝煙彌漫的戰場中他膽大心細,奮不顧身地營救自己的戰友,不到最后一刻不放過生的希望,經過殘酷的考驗,他成了戰爭的英雄人物,是人們心目中值得敬佩的大英雄。
阿甘無疑是當代人的榜樣,在剛強的毅力下書寫著真情,真誠,善良,純樸,感恩。他一直沒有忘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在布巴死后,阿甘不僅關心他的家人生活,還幫助布巴完成了買一艘捕蝦大船的心愿。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資助醫院,學校等社會上的各種機構,改變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狀態。
最后一頁書頁在指尖緩緩而過,阿甘那永不屈服的眼神卻烙印在腦海中,遲遲難以消退,生活或許有太多不如意,疾病,挫折,遺憾,悲痛……但是不去爭取,你永遠不知道結果會是怎樣,就像母親告訴阿甘的: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或許它是注定也會是恰巧,但不變的是我們都應該積極面對,敢于投入戰斗。咀嚼阿甘精神,不禁想起魯迅的一句話: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對慘淡的人生。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4
小說《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在別人眼里很傻,很白癡的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樂于幫助他人,最終受到了肯尼迪總統接見的故事。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所有人的眼里,阿甘很傻,他是白癡,他另類的,他沒有將來。所以從小到大,阿甘受到同齡孩子的欺負。“當白癡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別人會嘲笑你,對你不耐煩,態度惡劣。吶,人家說,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訴你——事實不一定是這樣。”就像是他說的那樣,當白癡的滋味兒不好受,阿甘的一生,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平。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著這樣的同學,他們的成績不好,于是他們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就像阿甘那樣,差生也想要有好的成績,但是他們做不到,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確實有這方面的缺陷。
我們每天都在說要樂于助人,不要妄自尊大。可是事實呢?當我們看到不如自己的弱者的時候,我們真的做到善待他們了么?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啊!每個人的心里都有著脆弱的地方,對于弱者,我們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辭和表情,很可能一個嘲笑的聲音,就會讓他們痛苦不堪!
阿甘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所以他成功了;阿甘的那些嘲笑著同學們,他們嘲笑著自己的同伴,顯得淺薄而品質惡劣。現實中總是弘揚那些真善美的人們,卻往往忽視,其實最大的真善美并非需要你做出多么偉大的壯舉,可能首先的第一點是——尊重別人,學會尊重別人,也是我讀這本書很大的收獲。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阿甘雖然智力不高,但他很善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感恩著幫助自己的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也都會遇到一些人,給予我們一些意見,幫助我們成長。對于幫助我們的人,也應該像阿甘這樣,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因為當我們在逆境的時候,是他們給予了我們幫助。
阿甘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一種偶然,但是我不覺得,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正是因為阿甘在奔跑上的努力,所以他能成為棒球明星,所以他能受到總統的接見,而這件事也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抓緊自己的閃光點,并為之不斷地努力。阿甘的特長是奔跑,你的特長是什么呢?
阿甘告訴我:即使是在逆境中,一個人也能取得不菲的成績,我們不能像人生低頭,只要是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并且不斷努力,就會煥發出別樣的風采,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永遠要有向上的決心,就像阿甘那樣,活出自己的人生!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5
說到《阿甘正傳》應該很多人會知道,因為這是很知名的一部電影。我前兩天正好看了這一部電影。你們猜我為什么會知道這部電影呢?不是因為他太出名了,也不是因為我爸爸媽媽告訴我這部電影,而是因為《曉松奇談》里面談到了這部電影,于是我就決定看一看這一部電影。
看完這一部電影,我發自內心的想:這部電影真好看呀!我發現這一部電影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將阿甘本人放在那些黑白的紀錄片里面,我們這個時代將新的人物拍在舊的電視劇里面很容易,但是《阿甘正傳》是二十多年前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一定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看這部電影時,我很想知道小Forrest寫給他媽媽珍妮的信里面會寫什么呢?我問媽媽,媽媽說要是我是小Forrest,我會跟媽媽說什么。我想我要是小Forrest,我會跟媽媽說,我很想念她,希望她在天堂里健康快樂,過得好好的,還有我和爸爸相處很好,爸爸愛我,我也愛爸爸!通過《曉松奇談》我知道了阿甘是右派的代表,珍妮則是左派的代表。右派是比較相信上帝,保護自己喜歡的人。左派則是比較民主一點的。不過我還不是很了解左派和右派的區別,希望以后可以多點了解。
這部電影的情節很特殊,是中年人阿甘在等車時向陌生人開始說自己的故事,說著說著又到了自己現實的生活中。詳細情節怎么樣,我就不說啦。我建議大家都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6
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隨著風兒,緩緩地飄落在阿甘的腳下。羽毛純潔平淡而美麗就象阿甘那平和的心。
好友推薦看《阿甘正傳》說我也會為之感動,并要求我要寫1000字的觀后感,看后的確耐人回味,片中最喜歡阿甘媽媽的一句話:“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并沒有什么不同,沒有。”阿甘母親的這句話,激勵著呵甘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奇跡。從智商只有75分而進不了學校,直至母親..才得以上學,到橄欖球健將,到英雄,到捕蝦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誠實,守信,勇敢和真誠,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阿甘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反而顯著有些笨拙,但上天是公平的,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地認識到生活中的真實與殘酷,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于是帶上那笨拙的輔助工具,于是同伴們就譏笑、玩弄,還追趕著向阿甘扔石頭。為了躲避同伴們的石頭。伴著珍妮“阿甘,快跑的喊聲”阿甘驚慌,拼命的奔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隨著鐵架子破裂,最后他奔跑如飛了。那些追打他的同伴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而束手無策。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跑進了橄欖球隊,進了大學并順利畢業。參加了。在越南戰場上,部隊中了埋伏,在敵機的猛烈轟炸下,部隊傷亡慘重,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轉頭越跑越快。他沖出重圍成了唯一幸免的人。但他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而一次次的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的真誠,勇敢和善良讓人震驚和感動..
我們常常會抱怨工作生活負擔過重,而消極不前,情緒低沉郁悶。阿甘卻信念單純,目標清晰,即使先天不足,可愛的阿甘平常的心視之,并取得了成功。我相信,阿甘這種生活態度和堅強意志,信念才是達到阿甘生命之巔、獲得最終輝煌之母。
阿甘有位偉大的母親,阿甘一生始終如一的愛珍妮,戰友巴布對阿甘說“等回了家,我們去鋪蝦”,阿甘為了實現巴布的遺愿,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蝦業,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可見阿甘是個守信感性的人,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著,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做人的真誠,對信念的堅定。阿甘讓我們的靈魂受到了洗禮,領悟了人生的意義。
片中經典語句:
媽媽說: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并沒有什么不同,沒有。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嘗到什么味道。
要向前走,就要甩掉過去。死是人生的一個部分。
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7
珍妮說,阿甘你不懂愛。
阿甘從小到大都沒哭過,珍妮拒絕他的時候、巴布死了的時候、他的媽媽死了的時候,阿甘都沒有哭,但是珍妮死了之后,阿甘站在她的墓前哭了。我想阿甘最愛的人珍妮,他記不得很多事,但卻記得珍妮的每一句話,他總按照珍妮的話做,但是珍妮在即將要死的時候才回到阿甘的身邊。
珍妮的一生都是可憐的,所以她即將到達生命的盡頭時,對阿甘說:“我們結婚吧。”她知道阿甘是唯一能給她安慰的人。我想她同樣是愛著阿甘的,因為就算她不與阿甘結婚,她知道只需要她的一句話,阿甘也會養她們的兒子。
由于童年的創傷以及成年后的吸毒經歷,珍妮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她在愛與不愛之間徘徊,不管是一開始還是結尾,她都選擇了離開。如果珍妮是一只自由的鳥,她一定會選擇留在阿甘身邊。她與阿甘一起祈禱“萬能的上帝,請讓我變成一只自由的鳥。”珍妮死了的時候阿甘去她的墓看她,就在阿甘要離開的時候,樹上的鳥飛了起來。阿甘回頭癡癡地望著,那是珍妮在與他道別,珍妮微笑著說:“我要走了。”
生命快結束的時候你會想和一個人那么靜靜坐著,沉默著讓時間流逝,然后靠在他的肩膀上一覺不醒。那一刻,珍妮想到了阿甘。小時候的學校巴士上,珍妮讓阿甘坐在他的身邊,她們的命運從此牽絆。不論好的壞的,都緊緊纏繞在一起。
珍妮說,阿甘你不懂愛。
阿甘說,我們結婚吧。
阿甘真的不懂愛是什么,他只知道他愛她就要保護她。阿甘每一次都盡全力保護珍妮,不想讓她受一點點的傷害。
是珍妮不懂阿甘的愛那么深沉,那總把她愛進骨髓里的感覺,珍妮不懂。
媽媽說,你和別人一樣。
阿甘和別人不一樣,他比任何人都要成功,他把上天給他的恩賜發揮到了極致。他的背總是挺得直直的,做事情一絲不茍,說話不拐彎抹角。他從不認為自己笨,也不喜歡別人說他是笨蛋,他總是說:“笨是笨的作為。”所以他是聰明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
我很喜歡媽媽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遲到什么口味。”媽媽總有辦法解釋的讓阿甘聽懂。
媽媽死之前和阿甘的談話沒有哭泣,像平常一樣說說話。因為阿甘知道,媽媽知道這一天總會來的。
經歷過太多生離死別的阿甘,阿甘最后發出了一聲請求:“如果沒有死亡該多好。”
如果沒有死亡,巴布可以看到自己的愿望終于達成了。如果沒有死亡,媽媽會看到自己的孫子是多么可愛。如果沒有死亡,珍妮和阿甘該會是多么幸福。
如果沒有如果,阿甘不會在最后憋回去那句話“不要上陌生人的車。”
經歷了這么多,阿甘終于體會到了母親對他的勸導,巴布死前用芭蕉葉擋住流血的傷口,珍妮對他的情誼。
阿甘終于長大了,一切都不晚,珍妮送給他一份很好的禮物。
小阿甘。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8
這部電影布局巧妙精巧,始于一片潔白的羽毛,也終于此,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天空中一片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過青天……最終,它落在阿甘的腳下,阿甘坐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長椅上,滔滔不絕的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
阿甘出生于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她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孩子接受同樣的教育,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他常常鼓勵阿甘“你和別人沒有什么不同,做傻事的才是傻人”。
而上帝也并沒有遺棄阿甘,它不僅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還賜給他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
在學校里,阿甘遇到了一個叫珍妮的女孩,開始他一生不停的奔跑:兒時他不斷逃跑躲避其他同學的戲弄,又因為驚人的速度而被大學破格錄取并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參加時因為背負戰友躲過炮火的襲擊而成為了英雄。最后還是因為橫穿美國的跑步壯舉使他再一次成為了名人。
但他的一生決不僅僅只是奔跑那么簡單。跑只是一種表象的直觀體現,是他在生活中執著向前的最好表征。他不僅因跑出色、成名,他一樣能成就其它的事業。為兌現死去戰友的承諾,傾盡所有出海捕蝦,最后成立了全美知名的布巴甘公司;只是因為愛好而打乒乓,竟使他作為乒乓外交的一分子見證了美中外交關系改善這一重要歷史事件。
"lifeislikeaboxofchocolates,forrest.youneverknowwhatyou&39;regoingtoget."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在影片的開頭就用這句話給了我一個深入的思考:每個性命軌跡都在不同的地區存在著,而且是絕無僅有的存在著。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我們不僅要學習阿甘的堅忍不拔的精力,而且要學習阿甘待人仁慈的心靈,更要學習阿甘‘傻’的處世方法。當我們在閱歷每一個首要的人生階段時,當我們為一件主要的事情做決策時,我們不僅要有堅韌的精神,要有向善的心靈,更要有傻的態度,不要讓利欲擺布了眼睛,不要讓自己的得失影響糊口。信任假如你有阿甘的精力再加之比阿甘優勝得智商怎么不會勝利呢。
一根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飄向藍天,寓意何在,我無從得知:生命就像那空中潔白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墜入深淵……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9
一根潔白的羽毛隨微風,以優美的弧度躍入我的視線,引領著我在這空中飄揚。漸漸地,他把我帶到了一個男人的身旁,停了下來。他有呆呆的表情,看上去很憨,他就是福雷斯·甘。來了一個女人,他開始幽幽地講述著自己的一生……
阿甘天生就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卻給了他一個精彩的人生。幼年的阿甘,腰十分彎曲,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為他穿上笨重的矯正器,以輔助行走。放學后,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朝他扔石頭。上學第一天認識的女同學珍妮朝他大喊道:“跑,阿甘,跑。”阿甘拔腿就想跑,卻跌倒了,他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禁不住他的速度,漸漸散開。離開矯正器的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長大后就算是汽車也追不上。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大奇跡。
那次被同伴們開車追趕使他無意間進入了橄欖球隊,經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以后又進了大學并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被邀請入伍,認識了好朋友——黑人布巴。在越南戰場上,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于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阿甘卻在逃離后,想到了朋友布巴以及和他的諾言,便回到戰場,尋找戰友,他來回奔跑,就下了許多戰友,他們傷痕累累。接受政府救濟,他在不經意之間學會了打乒乓球,而且打得非常好!一個人,兩個人,他都能打得十分優秀,他反正也有很多時間,每當空閑,就練習乒乓球。
他執著的練習,執著的探索,不顧一切人的嘲笑和議論,跑步時,他只記得:一直跑下去,跑跑跑!打乒乓球時,他只記得:眼睛跟著球,認真看準!他無論做什么,都是堅持去做,無論有多么困難。這就好像爬一座陡崖,阿甘只是想著向前向前,慢慢的,他就爬到了山頂。阿甘想起與布巴的諾言,便買了捕蝦船,與丹中尉在風暴中保住了船只,撈到了許多蝦,成立了“布巴·甘蝦公司”成了富翁。
是上帝對他格外寵愛嗎?不是,上帝是虛構的。阿甘靠的是自己,是自己的一心一意做事,他的善良,讓他最終過上了好日子。我們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是不是不能在朝三暮四了呢?一起學習阿甘吧,有了這樣的精神,哪怕是傻人也會有傻福。
阿甘正傳讀后感篇10
看完這部電影,男主阿甘的三點品質,最讓人折服,也值得去學習:1、他對愛情的專一珍妮熏酒、在酒吧里裸著身體唱歌、圈子混亂、吸毒,但是阿甘依然愛她。他一次次依依不舍地目送珍妮離開,又一次次滿心歡喜的迎接珍妮歸來。在他心里,珍妮是他永遠愛的女孩。
布尼一心想的是退伍之后成為一個捕蝦船的船長,他邀請阿甘成為自己的大副,阿甘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布尼的邀請。只是,在殘酷的戰爭中,布尼中彈死去。戰爭過去,獲得許多榮譽的阿甘原本可以享受優厚的生活條件,但是阿甘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他來到布尼的家鄉,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了漁船,過起海上漂泊的日子,這一切都源于他對布尼的承諾。就算布尼不在了,他也要實現自己的諾言。3、對認定的事堅持到底欺負他的人追趕他,他就一直奔跑,沒有想過要停下來,不與那些男孩子爭辯,他只是一心一意往前跑,最終將他們遠遠的甩在了身后。當他在戰場上遭到炮火襲擊,跑出去后發現布尼沒有出來,他一心想的是回到戰場上救人,面對即將到來的空襲,他仍舊不為所動,他的心里想的就是救出布尼。無論面對多么危險的狀況,他都去做了,最終他救出了布尼。當他在第一次打兵乓球時,戰友說,打乒乓球最重要的是目光不要離開球,他按戰友的話訓練,最后成為了國家隊員。后來他一次次出海都沒有捕到蝦子,但是他仍舊不放棄,風暴過后,只有他們的船幸存下來,他最終開辦了捕蝦公司,獲得了財務自由。阿甘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對認定的事情一定會堅持到底。
想想現在的我們,做了多少事情,有多少半途而廢了。仿徨不定,不停的去懷疑這條路是不是正確的,能不能達到終點,換一條路會不會更好,這樣反而容易自我動搖、不能全力以赴,最后很可能會與成功失之交臂。也許簡單一點,純粹一點、生活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