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高老頭400字
通過讀后感的寫作,學生可以回顧和總結所讀內容,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進行歸納和概括。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讀后感高老頭400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讀后感高老頭400字。
讀后感高老頭400字篇1
一個來巴黎求學的窮大學生,原本擁有著熱情、才氣和至高的理想,卻因為社會的“熏陶”,全身扎進了利益與金錢的無底洞。如果有很多人在憐憫高老頭的可悲命運,那么應該有更多的人悲泣這個善良熱情的窮大學生拉斯蒂涅,他的良心被野心所吞噬的經歷。
拉斯蒂涅是《高老頭》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是整個故事的線索,與其說《高老頭》是在寫高老頭的故事,不如說《高老頭》是在說拉斯蒂涅的命運。
拉斯蒂涅是廣大青年的形象,在這個樹立人生觀、世界觀的年齡,在這個最容易動搖價值趨向的階段,更需要的是社會的幫助,人們的正確引導。可是在當時的巴黎,社會被金錢所主宰,人們被利益所左右,還有誰來引導這些對社會充滿好奇心的青年們?不僅沒有人來引導,反而那些被利益驅使的靈魂還來唆使他們。可憐的拉斯蒂涅!可悲的人們!當時社會最可悲的不是人們的道德淪喪、物欲橫流,而是連這些正直善良的年輕人也要栽進這個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的社會。
這是一曲金錢與權勢的悲歌,唱盡了世間悲涼,唱盡了人情可悲。
這是一面光亮而真實的明鏡,照出了人心的丑惡,照出了時代的面貌。
這是一把沾滿鮮血的利刃,刺傷了丑惡的靈魂,流的是時代的淚血。
讀后感高老頭400字篇2
今天,當我看完了《高老頭》這篇文章之后,高老頭這種偉大無私的父愛,讓人難以琢磨。他不怕別人的嘲笑,將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放在了孩子身上,而自己卻從不享受一分錢、一分力、一片自由,是他的父愛將自己緊緊束縛住了。
看到高老頭,我想起了九八年的那次洪水。一位父親發現洪水來了,就把孩子放進了盆里,他倆開始逃生。由于浪太大,他和孩子被沖到一棵樹旁,他把孩子搬在樹杈上,又撕下自己的衣服,把盆在樹上固定住。這時他發現,這棵樹已承受不了過多的重量。他環顧四周,到處都是水,水面上再也沒有第二棵樹,他脫下自己的衣服放在孩子身邊,看了一眼孩子,縱身一跳,年輕的他頓時被淹沒在茫茫洪水中。等到水退后,人們發現了這個孩子,又不禁為這位父親感嘆。
做父親的想法都是一樣,為了孩子,自己是一文不值,孩子在他們心中是最神圣的,他要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換取孩子的生命、健康和快樂。
也許,這就是永恒的父愛。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好一點,多點理解,多點孝敬。
讀后感高老頭400字篇3
高里奧就是高老頭,他原來是一個面粉商,有一些積蓄,但很節儉。在伏蓋公寓,他是一個被人嘲笑的對象,而他同時也是一個讓人尊敬的老人。
他有兩個女兒,他為了給他女兒一些經濟幫助,把自己的金飾物全部當掉。而這個老人得中風倒下時,在臨死前,他嘴里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女兒們:“納西、費納(他的女兒)……”而他的女兒們此時一個在家中與丈夫商量事情,另一個則在參加舞會。皮安訓和拉斯蒂涅克兩人去向她們通知高老頭病危時,她們依然無動于衷。彌留之際,高老頭心中記掛的仍然是女兒們的歡樂,他向皮安訓和拉斯蒂涅克說:“讓她們玩,別去打擾她們!”
兩個女兒視父親為累贅,可是高老頭是怎么對待他的女兒們的呢?他說:“我這個人的生活全系在我的兩個女兒身上了。只要她倆玩得高興、開心,穿著高雅體面,只要她倆的房間里鋪著地毯,我穿什么破呢衣服,睡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關系?只要她倆暖和我就不感到冷;只要她倆在笑我就決不會煩悶。”這就是高老頭父愛的全部,只需付出不求回報。
這個老頭是一只豐富多汁的檸檬,他把自己身上的水分全擠給了寶貝女兒,而他的女兒們把他的皮肉榨干后將他丟棄了,他卻沒有半句怨言。
讀后感高老頭400字篇4
物欲橫流的社會必然滋生出浮躁的心態,在浮躁的心態支配下,人們總是爭先恐后地想擠進上流社會,孰不知在這浮躁的追逐中,人們失去的將會更多。例如《高老頭》中的高里奧為幫女兒向上流社會爬,卻落了個悲慘的下場。“親情”這兩個字眼本是人間最溫暖的字眼,可在高老頭的家里,我竟然看不到一絲溫暖的曙光。相反,親情反而成為了高老頭最痛的一塊傷疤。當一個女兒不像一個女兒的時候,當一個父親也不像一個父親的時候,父女之情在污濁的社會中便會感到更加蒼白無力。
古往今來無數游子都在旅途中吟唱出“家是游子最溫暖的港灣”,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我們在外面撞得多么傷痕累累,家永遠是我們最溫暖的歸宿。可我們從《高老頭》中看到,家是高老頭可望而不可即的溫暖,而父親也成為了兩個女兒搜刮的工具。或許等到有一天,當我們在外面漸漸體會到人情的冷暖、生活的艱辛時,才會真切地體會到家才是我們心靈最溫暖的港灣,才會體會到父愛的偉大。
讀后感高老頭400字篇5
他如饑似渴的接受了奢侈的貴族生活,愛上了豪賭,輸贏很大,終于習慣了巴黎年輕人的放浪生活。戀上了交際。他不知時間的寶貴,就這樣將它糟蹋。高老頭死后,他草草埋葬老頭,也埋葬了自己的最后一滴溫情的眼淚,埋葬了單純。
他那一雙眼睛簡直是渴望地盯著旺多姆廣場銅柱和殘老軍人院倥隆中間那塊區域,那里便生存著他曾經朝思暮想打進的上流社會。最后,他對巴黎的富人區說:“現在咱們來較量吧!”在這之后,歐仁有了自己的貴族頭銜,成了一個無恥的政客。
在我看來,這本書更多的是以歐也納為主線去敘述,高老頭并不算是本書的主人公,不過盡管如此,高老頭給人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而且巴爾扎克通過寥寥幾句就刻畫出了那種扭曲的父愛。沒錯,就是扭曲的父愛。高老頭為了兩個女兒放棄了一切,盡管他知道是女兒不對,但卻無怨無悔,哪怕自己過得再凄慘,只要兩個女兒高興就行。當然,首先要弄清楚一點,兩個女兒嫁給的都是有錢人,高老頭的女婿腰纏萬貫,但兩個女兒卻不問她們的丈夫要錢,一個勁兒的壓榨父親,這實在是太狠了。高老頭在臨死的時候才發出對兩個女兒的詛咒,實在是太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