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
寫讀后感需要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梳理和表達,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優秀的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1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磨難重重,經歷了九九八十一大難,才從如來佛祖的手中拿到真經。
唐僧師徒四人為什么能夠拿到寶貴的真經呢?就是因為他們持之以恒,目標專一,一直朝著那個目標去做,一次又一次嚴寒酷暑,一趟又一趟爬山涉水,一天又一天忍饑挨餓,更是有持之以恒者事竟成。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師徒四人那樣持之以恒,目標專一,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世界上就有許許多多的人因為持之以恒而取得勝利。宋代著名的大詩人蘇軾小時候勤奮學習,持之以恒,將約4700萬字的《二十四史》背得鬼瓜爛熟,經過許多年的努力,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書法家。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甚至臥床三月翻書不止。
再如本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童年時并不顯得聰明,三歲時才學會說話,父母因而認為他是一個傻子。十六歲時,他報考蘇黎世大學,又因成績差而名落孫山。但他并不灰心,勤奮學習,廢寢忘食,幾十年如一日,寫出震驚的《相對論》。
還有一些人因為做事不持之以恒而失敗。春秋末年吳越 戰爭中,吳王夫差為替父闔閭報仇,富國強兵,終于一戰敗越,本來已經要滅了越國了,卻半途而廢放虎歸山,自己則貪圖享樂,不再勵精圖治。而越王勾踐知恥后勇,堅持不懈,20年過后終于一舉滅吳,夫差身死國滅。敗者虎頭蛇尾,臨陣退卻;成者勇往直前,始終如一。
我們應該向那些成功人士學習,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這樣就一定能實現美好的理想!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2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每當提起這首歌,我們都知道這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
《西游記》是明代的文學家吳承恩編著而成的,一共有百回合,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的故事。
唐僧師徒四人中,小朋友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活靈活現,頑皮可愛,他曾大鬧天宮,偷吃太圣老君的仙丹,還經常捉弄自己的師兄豬八戒,當然也有一路上為師徒降妖伏魔的勇敢、果斷,曾被紅孩兒的火燒傷了身體,但讓我最感動的要數三打白骨精,因為孫悟空在我們眼中最堅強,從不流淚,可在這里他卻留下了眼淚。因為去取經的途中,白骨精伏在老爺爺身上,孫悟空一棒打下去,可是卻把老爺爺打死了,白骨精早已逃之夭夭,之后,白骨精有伏在老奶奶身上,孫悟空一棒,又把老奶奶打死了,而妖精又不見了,之后,妖精有伏在他們的女兒身上,孫悟空一棒將女兒打死了。唐僧看到一家三口全部死在自己徒弟手里,心里難過極了。他下決心對悟空說:“悟空,你曾答應不殺人的,你走吧!回你的花果山,我沒有你這樣的徒弟”。孫悟空很傷心,跪著求師傅,豬八戒、沙僧也再求師傅開恩,唐僧下了決心不肯原諒孫悟空,孫悟空流著淚回花果山了。之后唐僧遇難,孫悟空二話不說又來救師傅,我很感動。
我們也要像孫悟空一樣,做一個堅強、打抱不平、永遠樂觀的人。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3
我從小就喜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但不知道為什么。長大后,我明白了,我喜歡的是他那種不知道什么是垂頭喪氣,永不服輸的昂揚的樂觀精神。
《西游記》中,對孫悟空的樂觀,有不少描寫。比如,在盤絲洞,七個女妖已經捉住唐僧,算計要蒸吃他,孫悟空這時在一旁偷笑“這些妖精,好沒算計,煮還省些柴火,怎好蒸吃?”他對自己的力量是多么自信,竟可以如此樂觀。還有,在獅駝國,那三個老妖已經將他們師徒四人捉住,準備蒸吃,沙僧愁眉苦臉,八戒抓耳撓腮,三藏哭哭啼啼,孫悟空卻微微一笑,說:“待我看看這是雛兒妖精,還是把式妖精。”等他聽到老妖說八戒不好蒸放在底下一格蒸籠時,笑笑說:“莫怕,是雛兒妖精。”哈!老孫不但很樂觀,物理學的也不錯嗎!
他的'樂觀,我覺得和他的能力有很大關系。遙想當年,齊天大圣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之中沒一個對手。瞪著一雙不白不黑的火眼金睛,拿著一根不長不短的金箍棒,九天之上任他歪。在陪唐僧上西天的路上,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他也一定會上天下地,尋遍諸神,把問題解決。幾乎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有這么強的實力,當然不知道什么是垂頭喪氣了!
說到樂觀和實力,在《水滸傳》中,有一個人物,和孫悟空很像,他就是魯智深。在桃花莊上,小霸王周通想娶劉老太公的女兒,老魯用計把他打跑后,全莊上下都喊“苦也,苦也”,魯智深卻樂觀地說:“俺死也不走。”一個人上了桃花山,交流中一點也沒有低三下四的語氣。因為他有理,有實力。當然自信而樂觀啊!
樂觀,是漫漫長夜中的一盞明燈;樂觀,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眼清泉;讓我們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吧!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4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在我的生活里必不可少。我愛看情節精彩的巜三國演義》巜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可最有趣的是《西游記》!
《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喜歡它的原因很簡單,情節精彩,人物生動,有真情實感,質樸淺顯。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善良的唐僧救下之后,收下了好色的豬八戒和忠厚的沙僧,之后收下了一條白龍馬,師徒四人打敗了無數妖魔鬼怪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師徒四人最后終于修煉成仙。我認為孫悟空那敢作敢當的精神可歌可泣,他的性子其實還挺硬,當然師傅老是誤會悟空因為師傅沒有悟空的火眼金睛所以才會誤會他。師傅太過善良,所以老是把一些妖魔鬼怪認成好人,孫悟空不會,因為他有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破壞人的原形他的筋斗云七十二變令人實在佩服。還有他的那跟金箍棒能隨時放大放小無所不能。雖然說豬八戒整天好吃懶做花天酒地,但是豬八戒也有優點比如每次也是盡心盡責的保護師傅。讓師傅受一點傷害。那誠實忠厚老實的沙僧,每一次都是竭盡全力地保護的師傅。我們應該向沙僧學習,學習他那忠厚老實的精神。嗯,像唐僧學習學習他的善良。也應該孫悟空學習,學習他的堅強和上天入無所不能!
既然“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那么我們應多“補充營養”在營養中成長。我們應做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吧!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讀好書!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5
《西游記》第二回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孫猴聽菩提祖師講法,聽到妙處不由得手舞足蹈,而他的道友們依然正襟危坐,一副認真聽講的姿態。可這幫貌似認真聽法的道友們,最終卻未能得道,而是這個小猢猻得到了祖師的真傳。這是為什么呢?
有人可能會說是故事所需,也可能有人說是猴子的悟性好,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孫猴上課時用了腦子,邊聽邊思考著祖師的講解,要不然怎會品味出“妙處”。而他的道友們如木人般機械的聽法,自然難成正果。
這個小片段告訴我們什么呢?—— 脫離思考的學習,只是被動的重復,空勞筋骨,最終收效甚微。“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孔子告誡了后世的學子近2500年。我們的老師也常常提起,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這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習是一項長期的,科學性很高的智力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觀察,體會,更要勤于思考。我們要善于綜合運用已掌握的各方面的知識,通過思考分析,去獲取更多的新知識。我們現在的許多同學,常以“學海無涯苦作舟”為座右銘,也有的真把學習當做了苦事。機械的、程式化的在學校苦學、苦讀,回到家中又是埋頭苦寫、苦背,考試階段更是廢寢忘食。壓力越來越大,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失去了快樂。
勤思敏行。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更是呼吁、提醒我們在學習中“要思考,不要死背”,并要學會“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只有多思考,才會讓我們的思維靈活流暢;只有多思考,我們才會發現知識的魅力;只有多思考,我們才會發現學習充滿了樂趣。
有人說21世紀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會思考的人,讓我們學會思考,輕松學習,乘坐“樂”做的學舟前行,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6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作者通過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塑造了“人、獸、神”性三合一的人物形象,用生動典型的對話來體現人物性格,用幽默、諷刺的寫法來抨擊現實。
孫悟空是一只神通廣大、勇敢、樂觀的猴王。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一直除妖斬怪,盡心盡力的保護唐僧,但唐僧每次都被妖怪抓,甚至分不清人和妖怪,孫悟空打死妖怪,唐僧卻要念起緊箍咒懲戒他,有時還會不聽他解釋把他趕走。悟空雖然心不甘情不怨,但還是死皮賴臉地跟著師傅。可每當八戒又來找他救師傅時他總是義無反顧地去救師傅,沒有一絲猶豫。
豬八戒是個貪色、貪吃、貪財的豬。即使上了西天之路,也會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長著大嘴巴,大耳朵,大臉盤子,頭腦簡單,但他身上也有些難得的優點,比如單純善良、吃苦耐勞,使我十分欣賞。
再說說沙僧,他是個忠誠、能吃苦耐勞的人,路上的擔子全是他挑的,卻無半句怨言。取經之路還有個功不可沒的角色——白龍馬,如果沒它的任勞任怨,日復一日的趕路,唐僧肯定去不了西天取經。
在取經的路上,雖然會有一些小矛盾,便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如果師徒四人一點兒都不團結,一發生誤會就放棄,那還取什么經?所以我學到了一種團隊精神,我認為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7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吳承恩筆下的西游記,體現一個團隊不斷前進的路。這條路是危險的,群魔亂舞;這條路是艱難的,行萬里路,翻萬座山;這條路還是真實的,越危險越能見真情。取經八十一難,難難驚心,唯獨第三十四難“大賭輸贏”銘刻我心中:唐僧師徒四人,對賭車遲國三大國師虎力、鹿力和羊力。第一回合,“云梯顯圣”,鹿力欲用大臭蟲取勝,卻被行者化蜈蚣弄得摔下臺,第二回合,“隔板猜枚”,先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被行者變作跛爛流丟一口鐘。后為一個大仙桃,碗來大小,被行者吃得干干凈凈。最后是道童,被行者剃發換裝變作一和尚。
后來,三國師與悟空比尋死之路,砍頭再生、剖腹剜心、油鍋洗澡,樣樣極至危險。老大虎力與其比砍頭再生,頭被行變出獵狗叼走。二兄鹿力與其比剖腹剜心,正在鹿力整理腸子之時,行者撥下毫毛變作老鷹,叼走了鹿力的腸子,讓鹿力空著肚子當場死亡。三弟羊力,與行者比油鍋洗澡,行者油滾燙,那羊力油卻冰涼,后來問龍王得知,這是他自己煉的冷龍護住鍋底,悟空便教龍王收了那冷龍,油鍋里一陣噼啪聲,三國師被炸得連灰也不剩了。
一個團隊,要互相信任,一起努力,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簡單篇8
讀了《西游記》這本書后,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只有誠心誠意,永不放棄,才能實現最終的愿望,就像唐僧師徒那樣,克服了千難萬險,最終取得了真經。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唐朝高僧玄奘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收了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天蓬元帥下凡的豬八戒;卷簾大將下凡的沙和尚,分別為自己的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他們在去西天靈山的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難,一共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到真經,功德圓滿,修成正果。唐僧被封為功德佛;悟空為斗戰勝佛;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因為他不但本領高超、能言善辯、尊師重道,而且有猴子的天性、頑皮可愛;我對唐僧有意見,因為他人妖不分,悟空好心救他,唐僧不但不感激,反而多次誤解悟空,還時不時念念緊箍咒懲罰悟空,直到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才想到了悟空的種種好處。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么叫堅持就是成功,正是唐僧師徒的真誠和堅持感動了上天,這才取得了真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自己,經歷了一點點的困難,就不愿意繼續了,不是主動去找解決的辦法,而是直接放棄或生氣了;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遇到多少比自己厲害的妖魔鬼怪,碰到多少威力無比的武器,當然也有很多享福的機會,他們沒有放棄繼續西行,每一次都通過師徒四人的團結和智慧找到了解決方案。
讀了這本書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向唐僧師徒那樣朝著目標努力,永不放棄,并給自己寫了座右銘:不達目標決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