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再次回顧所讀的內容,并加深對書籍中的情節、人物、思想等方面的理解。這里給大家分享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方便大家寫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時參考。
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篇1
暑假期間,我讀了葉圣陶的《稻草人》這部童話。《稻草人》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梧桐子》、《旅行家》、《富翁》……每個故事都令人沉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粒種子》。
《一粒種子》主要講的是世界上有一粒核桃大的種子,這是一粒非常罕見的種子。國王得到了它,非常開心,把它當作寶貝無微不至的供養著,等到奇跡出現,時間像逃跑一般過去了,轉眼就是兩年。可是,這顆種子一點動靜都沒有。于是,國王很生氣把種子挖出來扔到了池塘里;漁夫得到了它,覺得這是一顆稀奇的`種子,于是拿到街上叫賣;富翁、商人、士兵得到了它都希望通過這粒種子實現自己的愿望,等啊盼啊,最終種子還是沒發芽;士兵把這粒種子用力一扔,種子像坐了快速飛船一樣,只往麥田飛去;最后一位年輕的農夫發現了種子,他種下種子,任其自然成長,終于,種子長成碧玉似的小樹,開出了嬌艷的花朵,散發出濃郁的香味,人們看到臉上都掛著出平和的微笑。
《一粒種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我們在做事或為人時,都不能帶著強烈的功利心。正像故事中的國王、漁夫、富翁、士兵,他們都為了權力,為了發財、轉運、升官,都對種子帶著極大的期望,有著非分之想。其實他們不明白,要像那位農夫一樣要帶著一顆平常心,一顆耐心,尊重自然規律,無欲無求才能得到回報。又讓我想到了溺愛。國王和商人他們把種子放進溫室,百般呵護,就像父母對孩子們過足寵愛,不讓孩子們經歷風吹雨打,殊不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自然這粒種子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
讀完《稻草人》這本書,我收獲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的態度,有生活常識……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的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社會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篇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關于葉圣陶的書,叫做《稻草人》。
這本書是爸爸在新華書店給我買的,里面有很多小故事傳說,我都十分喜歡,有《跛乞丐》《稻草人》《書的夜話》《小蜆的回家》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就是《書的夜話》和《小蜆的回家》這兩篇故事傳說。
《書的夜話》描寫了晚上圖書館里書籍大討論的場景,作者葉圣陶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很是陶醉,總覺得手中的這本書也變得有了生命。故事傳說里的每本書都有不同的經歷,但是卻都沒有得到一個真正熱愛并且愛惜它們的好主人:有的&39;人只是為了得到利益,發財之后就將它們棄之不顧;還有的人對他們十分不愛惜,一本好好的書被弄得破敗不堪;然而有的書雖然干干凈凈好像新的一樣,可是卻沒有被人們認真閱讀過。我覺得我不能讓自己的書變得像書中的那些書一樣,我要好好地閱讀它,把它當做自己的好朋友,更多地去了解它,而且好好愛惜它,不把它弄臟,給它包上好看的書皮。珍惜自己擁有的書籍,這就是我從這個故事傳說中得到的啟示。
《小蜆的回家》這個故事傳說很簡單,講的是一個男孩兒殺死了一只蝦之后十分的內疚,最后懷著一顆善良的心把小蜆放生回河里的故事傳說。我非常喜歡故事傳說里那個教導男孩的人,我感覺他就像葉圣陶本人一樣,十分慈祥。他見到小男孩把蝦切成幾段之后并沒有嚴厲地呵斥他,反而給男孩講述了一個美好的故事傳說,喚起了孩子純真善良的本性,每個生命都有母親,小蜆最終回到了媽媽的身邊。這個故事傳說讓我知道施恩的美好,就像一句名言說的那樣: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只有好好地閱讀它,才能發現隱藏在書中的道理。
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篇3
今天我讀了葉圣陶寫的童話《稻草人》,《稻草人》這則童話我小的時候聽過,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那些可憐的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名漁婦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生病了,咳得厲害,但她卻沒有時間照顧他,稻草人真想自己去做柴火,給孩子煮茶喝;三則是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篇4
從來沒有一本書能給我如此大的感觸,更沒有一本書讓我體會到這回味無窮的快樂,也沒有一本書讓我淡淡的憂傷,然而,它終于出現了,雖然不是國際大獎的書籍,更不是講述世界的《圣經》而是葉圣陶爺爺花心血寫的《稻草人》。
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是善良、不怕犧牲,是一個一心都想為他人幫助的好心人。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家里就剩老婆婆一個人。稻草人非常愛老婆婆,為她一天到晚的值班。收成好時,它為婆婆高興,收成不好時,它又為自己傷心。
稻草人的能力有限,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人,如漁婦的孩子想喝茶,稻草人不能為孩子送茶。稻草人看見一個跳河自盡的女人,卻不能缺說……
我想,如果我們能保護國家,為祖國爭光,就可以去幫他人,向稻草人一樣。
稻草人的讀后感怎么寫呢篇5
生活于忙碌而又繁瑣的都市生活的我,常常會有一個莫名的念想:我如果能過穿越到童話世界,那該多好啊!因為那童話的世界,雖有邪惡,但終究不及正義;有可憐的主人公,可他們終究會迎來雨后的彩虹······一篇篇美麗的童話故事,總能帶給人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觸動,靈魂的震撼!
在童話世界中,給我最大感觸的自當是葉圣陶先生的《稻草人》,故事從孩童的角度出發,憑借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描述,敘述了一篇篇凄美的故事。每每讀來,不禁讓我萌生了一次次深徹的感悟。
《稻草人》全書共包含23篇短篇童話,主要敘述了在一塊莊稼地里插著的一棵稻草人,它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作者卻賦予了它靈魂,它心腸很好,總是一心想要幫助那些它看見的受苦受難的人們,但無奈自己卻一動不能動。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哦不,他甚至比社會上的一些見死不救,明哲保身的人更像人,更配做人……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總是為不能幫助別人而深深自責不已。第一次,它見到它那可憐的年老的主人辛辛苦苦種的的稻子即將被害蟲吃光,愁眉不展,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可恨自己“雙腳”緊緊陷入泥中,不能有絲毫的移動,于是,它便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看著生了重病的孩子想喝一口水,但母親卻忙得的無法照顧他,稻草人深感同情,恨不得讓自己去做柴火,只要能夠煮茶給這孩子喝,自己也在所不惜,但是它卻縱使使出渾身解數,也擺脫不了泥土的束縛;為了挽救一名悲痛欲絕的婦女的生命,它著急不已,想拉住她,阻止他,但是自己卻做不到,看著這位婦人,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它甚至認為,這是它一生最大的罪孽······
讀著,讀著,我的眼淚總不知不覺得悄悄落下,不知流了多久,我才能止住。這是唯一一本能如此感動我的童話,也是在我讀過的所有圖書中,唯一一本能夠震撼我的佳作。我為之感動,為之震撼,也為之沉思······稻草人的菩薩心腸感動了我,讓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換念想,若我是那顆稻草人,若我見到了這一件件事情,我又會怎樣?我也會為之惋惜,為之自責嗎?不,我想我不會。若是我,我恐怕只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頂多再怨天尤人,埋怨上天不公,為這些可憐人而惋惜一下吧!在設想,若在現實生活中,普通的我碰見這些事,會伸出援助之手嗎?我,猶豫了。當今社會上發生的一系列“碰瓷兒”“反咬好心人”的事兒,恐怕早已將我的援助之心抑制了,讓我最先想到的總是壞的方面的后果,而不曾是應該不顧一卻救人。
是啊,雷鋒精神逐漸微弱,而社會中的人們也大都被自己的利益束縛,成了無情無義的“稻草人”。不,絕不可以這樣,連童話中的稻草人都有一顆“愛人之心”,身為21世紀的我們怎能變得如此無情?讀《稻草人》有感:我不是個稻草人,但我應該有稻草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