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書筆記600字
去年暑假,我就看過電視劇《圍城》,當時還是被里面的一些情節吸引了,引起了我讀《圍城》原著的好奇心,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手頭也沒有這本書。直到這個暑假,我從朋友那里借來這本書后,才慢慢讀著。
讀了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了。方鴻漸這個人,在錢鐘書的筆下似乎是一個除了會點舞文弄墨、缺有百般缺點、一無是處的人。他的文憑是買來的,志大才疏、胸無點墨、性格軟弱又好強要面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表現出假裝清高、不通人情世故,有時還很虛偽。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給了我深深的印象。他做事小心、對愛情執著,有時候往往透著一些可愛。
在學業上,出國留學的他居然沒有取得文憑,他居然花錢買張假的,這里就體現出他的可愛來。既然作假,國內又很難被查出,自己卻還是擔驚受怕,怕被發現。好像是一個
偷吃了蜂蜜的孩子,怕被母親發現。
在愛情上,方鴻漸也透出他的可愛來。他同事和三個女性交往,既愛這個,又喜歡那個。后來結婚后,居然發出談戀愛無用的感慨。事業上,方鴻漸是不得志的。處處是別人的棋子,可是方鴻漸卻無奈接受,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有放棄,表現出堅持的可愛來。
看《圍成》這本書的過程中,里面的幽默、諷刺的用語給了我歡樂;看完后,對主人公方鴻漸的悲劇有深深的感慨。
《圍城》讀書筆記600字篇2
從小就開始聽媽媽講對錢鐘書先生的《圍城》的評析,她曾經對我多次提過錢鐘書先生的一句經典名言:“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現在我長大了,終于開始認真讀《圍城》了。
作者錢鐘書在《圍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創作意圖說:“我想寫現代的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參照小說內容,可以看到,作者著意表現的是現代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遭遇。通過主人公方鴻漸與幾位知識女性的情感、婚戀糾葛,再通過方鴻漸由上海到內地的一路上發生的故事,《圍城》以喜劇性的諷刺筆調,刻畫了抗戰環境下中國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彷徨和空虛。作者借小說人物之口解釋“圍城”的題義說:“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這句話在當今社會上可謂是家喻戶曉了。小說的整個情節,是知識界青年男女在愛情糾葛中的圍困與逃離,而在更深的層次上,則是表現一部分知識者陷人精神“圍城”的境遇。而這,正是《圍城》主題的深刻之處。
越讀《圍城》,就越覺得它更加深奧莫測,因為它是通過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達思想,而且還能給人啟迪,能讓讀者省視自已的靈魂。它象一面鏡子,照鏡的不是人,是一個個赤裸的靈魂,映出了人性的種種美和丑!也許,這就是《圍城》能被萬人之傳誦的原因吧!
當讀到方鴻漸的第三圈“圍城”——他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候的玩世態度時,我又被它震撼了:《圍城》中揭露的一面,竟然與當今社會的某些黑暗角落的情景極為相似!他們也與《圍城》中的一面一樣,心狠手辣,心有城府!這下,我終于明白《圍城》的文學價值了!明白錢鐘書先生為什么會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大師了!
多看看《圍城》吧!它會令你受益不盡的。而這,就是我看完《圍城》的最深的感受!
《圍城》讀書筆記600字篇3
讀完《圍城》,感觸頗深,錢鐘書十分誠實地刻畫了那個年代的一些事。
這本書講了抗戰時期關于一個留學生回國后的一些事。方鴻漸真是個凄慘的人物。但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吧。圍城這個書名很妙,非常含蓄的概括了全書的主旨內容。
仔細品味會發現書中有三道圍城,愛情的糾葛是一道圍城,學校里的明爭暗斗是圍城,家庭的婆媳之爭是一道圍城。其實生活本身就是一道圍城,夾雜著城內的喜怒哀樂,一個城圍住了我們整個人。
書中的幾個主要人物無不為圍城所困擾,方鴻漸身處愛情的圍城,事業的圍城,家庭的圍城,怯懦的他最終重重圍城之間一事無成。趙辛楣最終也沒逃脫婚姻的圍城,和一個并不愛的女孩子結婚生子,蘇文紈自始至終也沒走出愛情的圍城,最終墮落,身上原有的才氣全無。看到這里,我們不禁心寒,圍城這么可怕嗎?幾個留學生竟為此葬送一生。
其實圍城并不可怕,只是如何看待這個圍城,身處圍城中,為何總想沖出這個圍城,最終不是撞得頭破血流,退回去就是沖到另一個圍城之中,又飽受糾葛,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大圍城,包含很多小圍城,圍城中總有不如意,我們并不是總要去逃避,而應該適應這個圍城,在圍城中逐漸建立自己高大房屋,不要總好高騖遠,不斷地換城,總以為世外桃源就在城外。其實不然。審視這個世界,圍城處處存在。
眼看21世紀,圍城依然存在,我們看待圍城依然要有正確的眼光,除非圍城中烏煙瘴氣,實在無法生存,否則就不要不停的出城進城直到最后精疲力盡,而流浪街頭。
《圍城》讀書筆記600字篇4
看完圍城,感覺自己對婚姻都沒有了期望。
錢鐘書的這本書,偶爾會有點壓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情原因,還是自己對愛情的失望,以及對婚姻的失望的原因。
不過,錢鐘書的這種方式,有一部分詮釋了婚姻與愛情的區別,還有一些,是留洋的風氣與之后的無所作為。
方鴻漸的愛情,一直都是無疾而終的,當時戀愛中的人們也許是愚不可及的,愛一個人,而另一個人并不愛,比如蘇文執對方鴻漸,比如趙辛楣對蘇文執。而他和唐曉芙算是情投意合,可是后來唐小姐給他的回信,因為悲痛沒有即使發現,于是,錯過了。
姻緣,愛情,有時也會是將人玩弄于股掌之間。
還未談及結婚時,一切都是隱晦而美好的,可是,遇見婚姻,所有的一切幻象都破滅了。
開始的時候,孫柔嘉看起來人如其名,可是,婚后,任性嬌縱,是多少女人的真實寫照,總以為拿捏的很好,感情和人都不會從指縫溜走,卻不想,被磨滅的不僅僅是情感中美好的一面,還有兩人的耐心與溫暖。
方鴻漸和孫柔嘉結婚之前,他想起來戀愛與結婚,覺得和一個人平平淡淡結婚不失為最好的方式,感覺美好,不會有轟轟烈烈,也不會像戀愛般揪心。
再怎樣轟轟烈烈的愛情,都比不過平淡無奇的生活,尤其是大家庭的生活。
所以說,愛情不比婚姻,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而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愛情,婚姻,不過爾爾,就如那句話,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而里面的人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