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閱讀感悟心得
《論語今讀》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李澤厚先生提倡古為今用。一 方面,李澤厚先生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說;另一方面,他又憑 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通過閱讀《論語今讀》 ,值得我們思考 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是現代的孔子思 想。 粗略的閱讀了一遍之后, 最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李澤厚先生對論語中孝道, 讀書,以及為人修身養性之道所做的闡述。 《論語》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作,有著包羅萬象的價值觀念,如“孔顏” 一樣的的人格,自古以來都有著獨特的感召力,其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 勵著人們不要碌碌無為的虛度人生。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 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直 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 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論語”中有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 品德修養諸多環節,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 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典也逐 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 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薄笆赂改改芙咂淞?”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 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 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 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這里講了什么是孝, 同“事
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 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 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 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 正的孝。 二、讀書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這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論語閱讀感悟心得篇2
在中學都學過論語,但當時也只是應付考試,雖然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里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
《論語今讀》把現代社會跟論語相結合起來,我發現原來我們是需要論語這個指導思想來幫助我們學習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卻又所缺失的一些精神。孔子在幾千年前就受到社會的關注,人民的愛戴,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為什么,因為他有著高尚的情操,有著小人所沒有的想法。
其一,人與他人的關系,特別是人與自己家庭的關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情。在人情的種種關系(親子、君臣、兄弟、夫婦、朋友)中,孔子特別強調的是忠和孝??鬃由踔琳J為忠孝為人之本。學而第一篇中,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睘檎诙?,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p>
其二,主張個人的修養,也就是后世儒家所推崇的“內圣外王”。在這里孔子重點強調了君子行禮盡義,提高自身素質。例學而第一篇中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為政第二篇中,子曰:“君子不器?!弊釉唬骸熬又芏槐龋∪吮榷恢??!碧貏e需要強調的是孔子對于“信”是非常重視的。學而第一篇中,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睘檎诙校釉唬骸叭藷o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其三,孔子主張君主要仁義愛人,同時主張恢復周力。一方面孔子從正面強調作為君主應該如何做才能使民信服。為政第二篇中,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弊釉唬骸暗乐哉?,齊民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倍硪环矫婵鬃佑謴姆疵嬲f君主不應倒行逆施,違背周禮。論語八佾篇中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禘自既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我們作為人民教師應該要學習論語,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才能讓學生受到感染。所以我會繼續學習《論語今讀》,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
論語閱讀感悟心得篇3
《論語》,不得不說,它對后來人們的言行舉止起著非常重要的啟發!
隨著現代文化的逐步發展,《論語》也被人們翻譯、演繹了出來。有的為了方使人們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義、所含的人生道理,它被人們改編成了電影、動畫片等等。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論語》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隨著它的廣泛傳播,人們現在對《論語》的傳播的方法的看法也越來越大。因為為了使更多人知道理(了解)《論語》,就把它弄成了各種各樣的形勢來傳播,那些電視劇或是電影為了提高收視率,就把《論語》的內容篡來改去,沒有尊重歷;打不的人為了敷衍了事,并沒有把握和充分散發出《論語》的本質,有違《論語》的本質;也有人認為這是是可以接納的,因為它假進了文化的傳播……
人們各有各的意見。或許吧,現在《論語》的傳播方法確實各有各的意見。就像古人說所說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的確,現在的《論記》被人們搞成了事事非非的樣子,這就有違了《論語》的實質。但這也有它對立的一面,這促進了《論語》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論語》。
如大家所知,《論語》告誡了人們的言行舉止;教人們如何做人;如何來對待學習;遇到困難時的態度……
我們不應該只片面地去看待事物,要全面地去看,去了解它所含的最深刻的意義。就像這《論語》,人們對它的傳播方式各懷意見,雖然它現在的傳播方法被我們所不以同,但不可否認的的是,它確實,真真實實地使知道《論語》的人越來越多。這使得更多的人通過《論語》所述的,養成了高尚的品格、良好的行為習慣。
因此,我認為通過媒體傳播的方法是可行的!
論語閱讀感悟心得篇4
一個人的經歷再豐富,也絕對沒有書中提到的那么多,一個人的一生時間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懂。我該怎么辦?只有學習,從書本上學習,當然只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其他的,比如聽別人說話,看別人做事,看別人如何成功和失敗,也是在學習,但主要是通過看書來學習。俗話說,學者不出門就知道世界上在發生什么。學了該怎么辦?我們也應該學以致用,努力在學習和實踐中取得成功。不管你不需要學多少,也是白學。學一點用一點,把學到的東西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學習的目的,也就是學習。舉個例子,數學中有很多公式。先學習公式,然后用公式回答問題。這就是學習。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好士樂學。有些同志一看到書就焦慮,一時讀不下去。坐不住就學不會,當然也找不到學習的快樂。試想,書籍是思想本質的集中體現和濃縮。在思維的海洋中徜徉,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一些事情,應該是很幸福的。中考前,我因病不能學習。回到學校后,我自己壓力很大。有時候,我在一節課上做一道物理題,反復檢查。我的心沒有分心,我的精神世界完全沉浸在數字中。這種投入感覺很好。我不認為所有的感官刺激都像投入的感覺一樣好?;卮饐栴}后的成功感是外人想象不到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位朋友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我相信真正朋友的概念是一樣的。朋友有兩種,真的和假的。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是好的,朋友也是好的,如連綿不斷的水,從純到純,依靠水,互相幫助。有這樣的朋友自然是一件幸福的事。假朋友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利益是這類朋友存在的前提。如果兩個人之間沒有利益關系,自然就不會成為朋友,或者說這樣的人不能稱為朋友。
他不是一個完全有道德的人嗎?盡管人們可能不會注意到他,他也不會感到不安。這句話的土點可以翻譯成:人們不知道我們可以,但我們不生氣,所以我們不是紳士?這在現實世界中更合理?,F在有觀點認為,能做一點,十點就能做,十點就能做,會有一點成績。如果你寫幾篇手稿和文章,你就會被發表。如果你唱一首歌,你會把自己當成明星。太浮躁了。農村俗話說,恐怕別人會把他當傻子。我覺得,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或者說,在某一方面,絕對有比你強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低調,保持低調。那種善于炫耀和開發能量的心態是絕對沒有必要的,遲早會吃虧的。
論語閱讀感悟心得篇5
今天,我們學完了《論語》十二章和《論語》十章,經過幾節課的學習,我有了一些心得和感觸。
孔子雖然已經去世了兩千多年了,但是他的話語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仍然是耳熟能詳,這些話仍然在影響這我們,指導著我們。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以君子乎?”孔子教導我們要做一個君子,要愛學習,樂交友,做有修養的人?,F在人們依然保持這種追求,要做一個德才兼備人格高尚的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弊釉弧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用自己的經歷來教導我們,要循循漸進,終身學習,還告訴我們學思結合的重要性,短短的三十八個字,孔子敘述了自己的一生,這三十八個字成為多數人都要達到的為之奮斗的人生理想。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笨鬃咏虒覀?,當正義和財富發生沖突時,要堅守道義正義。君子不是不愛財,但要通過正當的手段來獲取。現在,有多少人因為貪污受賄而被判刑,他們之中不乏都是一些大官員,他們雖說,學識淵博,單絕對不是君子。
我知道孔子頗有盛名,但在學了《論語》中的一點兒之后,我才正真意識到孔子的偉大,他絕對擔的起圣人的稱號。正因為有孔子他們這樣的人存在,我們才能被稱為“禮儀之邦”之一,我們的民族得以延續才有了文化紐帶?!墩撜Z》這本書的語句已經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那一串串話語早已成了了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性格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