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
如果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看戰爭中的中國是怎么樣的呢?美國記者,同時也是世界聞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諾就很好地為我們表現了出來。他冒著生命危險奔赴當時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據地,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然后運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把一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了這本書上。
在書中,斯諾還對國民黨進行了批判,駁斥他們一直對外宣稱共產黨為“狂熱分子”、“無知土匪”的這種行為。他對主席大加贊賞:主席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地研究,對于工作卻事無巨細、一絲不茍,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還有頭腦冷靜不屈不撓的周恩來,戰無不勝的林彪,令地主鄉紳聞風喪膽的賀龍,彭德懷、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權等一批優秀的革命領袖,他們用那火一樣的愛國情懷,燃起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熱情;他們用那鐵一樣的堅定意志,斬去了舊中國的病根腫瘤。這些革命先驅雖出身平凡,卻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國救民意識。身為領導人,卻與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擺架子,他們那顆愛國愛民之心,不為功名,不為利祿,只為當時中國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作者在書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著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p>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通過這一段段鉛字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場,看到了共產黨員們流下的鮮血。讀書讓人了解了歷史,更加讓人學會了思考。前輩們經久不衰的一腔熱血感染了我,我要學習他們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學習他們為中華崛起而克己奉公的無私,我更要學習他們在強大敵人面前不服輸、勇敢克服困難的難得精神。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盡自己的一份力守護祖國,守護這一來之不易的和平。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2
西北,苦寒之地,夐不見人,飛塵蕭索。正值天朝國難,全球之刻。鮮有人知,于崇山峻嶺間,村落市鎮里,共產黨之蘇維埃政權已然步步壯大。其人民之軍隊曰“紅軍”,甚是驍勇善戰,無可匹敵。美利堅記者斯諾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季夏至開冬登訪天朝,深入陜北之革命根據地,期于主席、周恩來等新中國之命脈領袖。往往徹夜暢談,秉燭不倦,其嘗調查大街小巷之風土民情,撰寫采訪數余篇。上自浴血奮戰之鐵血軍人,下至衣衫襤褸之鄉里百姓,莫不一心向黨。斯諾于回程中思索再三,將黨員干部之無私,建設革命之思想,決策階層之果斷,底層戰士之勇猛等種。種事跡精神整理編合,刪繁就簡,終得一著,名曰《紅星照耀中國》,風靡久矣。
此書予瞻慕久也,今朝終得翻閱,一氣讀完,大呼快哉。斯諾筆下之紅色中國名副其實,蘇區,蓬勃發展之一點一滴,均記錄在冊。有俗語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以旁觀者之身份,不計偏倚,描摹昔日之中國圖景。無歌功頌德之成分,亦無忌諷貶低之偏激。徹底于人民之立場考慮,于人民之視野評判,真乃人民之肺腑之言爾!不愧于“長征第一手資料”之名。
再觀書中之領袖風采:手指江山社稷,口令百萬雄兵。主席最為典范,其自幼酷好讀書,后因變故退學,自修甚勤,不懈努力,終得五車學富,后于連年征戰中步步為營,皆憑于此;嘗留學于德意志、法蘭西之周恩來,在校成績尤為優越,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心懷報國熱血,砥礪前行;更有賀龍、彭德懷、劉伯承、左權等各領風騷。眾人之堅毅、深邃、勇猛亦或幽默,均為個人魅力之表現,予欽佩不已。
斯諾之作品同是哲學。于兵糧寸斷之最絕望時,共產黨之軍隊迎難而上,竭全力予敵之圍剿當頭一棒,于敵重重阻擊中不渝使命,猶星火置于朽木,敵之打擊愈烈,火苗之勢愈旺,眼看即可燃遍全中國鮮明之火光!
星星之火,不堪燎原乎?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3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為基礎,完成本書的寫作。作為一名西方記者, 斯諾所站的是一個公正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除此之外,還表現出了紅軍及其領袖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狀況。這本書可以說是讓人們可以進一步的去了解當時十分神秘的中國的紅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紅色區域的所見所聞都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后來匯編為《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的內容豐富而且生動。
1936年,中國革命與戰爭最兇猛、最危險的時期,斯諾孤身一人冒險穿越南京國民黨軍隊的新聞封鎖,長途跋涉來到西貝蘇維埃地區,尋找紅色中國。故事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更是讓我對當時的人民、紅軍、毛主席等等都有了嶄新的可謂是顛覆性的認識。
在蘇維埃社會一節中,有兩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產黨在西北所以受到群眾擁護,其當前的基礎顯然不是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點象孫逸仙博士的主張: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有基礎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蘇區里,警衛工作幾乎全部由農民自己組織起來擔任的?!?/p>
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總結的那樣,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農民才會主動組織起來保衛自己的紅色政權;也正是由于秉承了這樣的理念,共產黨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始終得到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不斷推動革命事業向前發展。
在我的認知范圍中,當時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錮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訥。但是事實卻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會進行批評和抱怨,這無疑就是他們言語自由開放最直接的證據。大部分農民團結一致,并且看好“蘇維?!焙汀凹t軍”,以此證明他們思想覺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標,并且堅定不移的支持著自己的信念。對比當今,我們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這一塊兒,這是我們所欠缺的地方。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紅色中國,與我們教科書上所學到的是有許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真實、可靠。
說道紅軍,就不得不提軍隊。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了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認為紅軍是中國唯一的一支從政治上來說是鐵打的軍隊。在真正的紅軍一節中,作者這樣描寫到:“他們向來都同士兵并肩作戰,團長以下都是這樣。一位外國武官這樣說,單單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紅軍擁有極大優勢的敵人的作戰能力。這就是紅軍的軍官們習慣說的:“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向前沖!”。同樣是六個字,差別卻是很大的。第一種是把自己與士兵放在了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們心連心。
提到紅軍,另一個比提的就是長征了。電視里所演的長征真的是驚心動魄、驚險萬分。紅軍通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人的重重圍堵,擺脫危險困境。無論是四度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度金沙江等等都顯示了紅軍的有勇有謀。當時,當他們面對一些少數民族的人民時,當當地人民對他們聞所未聞,他們仍舊是勇往直前,他們的功績、作為都幫助他們贏得了少數民族的友誼,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來參軍。這足以證明了中國紅軍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轉移,是一次武裝巡回宣傳,是一個奇跡。它體現了共產黨強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質,而這些也僅僅占了全書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說,紅軍的長征也僅僅占了中國革命的一小部分。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4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炮火聲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阿!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樂的時候,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樣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
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情緒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戰勝蔣介石。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忙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望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立刻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之后人!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明白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
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中國之后人。紅軍將士們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撓,奮勇拼搏的革命精神。從那里給我的啟示是:我們不能辜負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要勤奮學習,做一個祖國的棟梁,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5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該書絕大部分素材來自作者采訪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狀況。
作者透過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主席、周恩來、朱德、劉志丹、賀龍、彭德懷等以及廣大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的接觸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實狀況,準確、鮮明、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斗爭業績。主席和周恩來是作者埃德加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僅在政治好處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畫、環境描述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段餍新洝分凶g本出版后,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作家社此次推出中譯本七十周年紀念珍藏版的《紅星照耀中國》,獲得譯者董樂山先生家屬獨家授權。書中首次匯集1937年英文初版、1938年中譯本初版、1939年英文修訂版等三個早期不同版本中的所有珍貴圖片。
新版《紅星照耀中國》的圖片安排,以1937年、1938年、1939年三個不同版本危險后順序,前面版本中已用圖片,后面不再出現。凡英文原版中的圖片,則盡量援用最初說明,以使讀者了解該書與西方讀者最初見面時的原貌。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6
一位英勇的將軍,指揮紅軍完成一次次“以少制多”的戰斗,他就是彭德懷。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彭德懷的偉人面紗被揭開。向我展示了一個堅貞不屈的勇士形象……
彭德懷的幼年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心靈。他從小就有能力照顧自己,當被老師打時,“他舉起一條板凳,揍了老師一下”,這一舉動是多么與眾不同,使彭德懷先生的勇于反抗的精神爆發出來,這就是彭德懷“不屈”精神的起點。當時社會的,彭德懷家庭破裂,他的專制祖母甚至把他趕出家門,但是,彭德懷并非“近墨者黑”,當他看到窮人饑餓、富人過著紙醉金迷生活的場面后,起了惻隱之心,他帶領農民反抗,堅貞不屈地為農民而戰,為窮人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共產主義的核心,彭德懷的思想與共產黨發生了驚人的碰撞。當他被逮捕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每次他又決定不屈服,堅持到第二次再說”,他像所有的共產黨人一樣“橫眉怒對國民黨的威脅,寧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看到彭德懷“昏過去了好幾次”,從未招拱一項證據,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更為彭德懷這種偉大的精神所感動!
彭德懷到一九二七年才參加共產黨,都說“童年是長大后的影子”,幼時的遭遇使他早已具備了一位紅軍戰士所有的精神。當斯諾采訪彭德懷時,他對戰術的熟悉對時局的看法讓我為之贊嘆。彭德懷認為游擊戰是紅軍取勝的關鍵,為了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這三座“大山”,紅色游擊隊蓄勢待發。他們宣傳共產主義,不畏艱險,與農民共同戰斗,是“不屈”;他們憑借極小的兵力與敵軍拼博到底,是“不屈”;他在重重封鎖下,“用樹皮做短衫,把褲腿剪下做鞋子”,是“不屈”……是共產主義之光照亮了中國,更是像彭德懷這樣戰士的堅貞不屈的精神為那縷紅色增添了光彩!
彭德懷說:“戰術很重要,但是如果人民的大多數不支持我們,我們就無法生存?!闭撬@種以人民為本,以戰術為要,以堅持為鋼的戰斗理念打敗了國民黨,使紅色中國閃閃發光!
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接下重任,學習像彭德懷那樣堅貞不屈的精神,我們要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還要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
彭德懷不僅是一位紅軍戰士,還是每個共產主義者的榜樣。他的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將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閃耀,使他們團結起來,讓祖國朝著更遠大的目標前進!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7
作者埃德加.斯諾,懷著對中國革命戰士的重重疑問,以一名記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險奔赴當時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據地,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然后他運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把一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的呈現在了這本書上。
在書中,斯諾還對國名黨進行狠狠的駁斥,駁斥了他們一直對外宣稱共產黨為“狂熱分子”、“無知土匪”的這種行為。他在書中對毛澤東大加贊賞:然而毛澤東還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對于工作卻事無巨細、一絲不茍,他的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除此之外,還有頭腦冷靜不屈不撓的周恩來,戰無不勝的_,令地主鄉紳聞風喪膽的賀龍,還有彭德懷、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權等一批優秀的革命領袖,以及他們那講不完的英雄事跡。他們用那火一樣的愛國情懷,燃起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熱情。他們用那鐵一樣的堅定意志,斬去了舊中國的病根腫瘤。
作者在書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著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我們現在坐在明亮溫暖的教室里,可以接受的教育,不妨好好想想,是誰讓我們過上了這充滿陽光與微笑的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即使現在是和平年代,不要也不能忘記無數在革命斗爭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驅,是他們在那民哀國殤、狼煙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沖鋒陷陣赴湯蹈火。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這些革命先驅雖出身平凡,卻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國救民意識。身為領導人,卻與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擺架子,他們那顆愛國愛民之心,不為功名,不為利祿,只為當時中國四萬萬老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幅幅畫卷展開,不帶過重的色彩,卻讓革命先烈們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認識了這樣一群有氣魄有力量有風度有抱負的,知道了一個真實的充滿生活和活力的蘇區,了解了一段令我們驕傲自豪的歷史。
__年后的今天,如書上所說,共產黨已如一顆紅星,照耀了全中國,讓中國走上了富強繁榮的道路。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400字篇8
早在學生時代就聽說《紅星照耀中國》是本好書。懷著對斯諾的崇敬之情,我拜讀了此書。該書從“局外人”的角度去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這段歷史。該書是一部從新聞視角記述中國革命的歷史書籍。通過了解認識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如果沒有共產黨人那堅如磐石的信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斯諾懷著對中國革命和戰爭的重重疑問,孤身一人前往被時下的中國當局刻意曲解、嚴密封鎖的革命根據地。在根據地,他將他的所見所聞真實記錄,以一個記者的視角,生動豐富地描述了紅色革命根據地大大小小的人物與事件,他通過搜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運用文字的形式將這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斯諾的語言平實,沒有過多的修飾性詞匯。他不僅記錄了一些革命領導者的事跡,如_、周恩來、賀龍等,而且對主要的歷史事件也進行了敘述,如蘇區教育、人民抗日劇社、長征、西安事變等。正是通過他的文字,我們對國民黨當局的暴行才有了更深的了解,對橫亙在漫漫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才有了更形象的把握,對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亡國之禍的革命先驅更加心生敬畏。
文章描寫的都是在這片貧瘠生發生的故事。艱苦的生活環境,艱難的生存條件,然而人們卻是滿懷激情,斗志昂揚!是什么讓共產黨人如此樂觀?是什么在堅強地支撐著他們?答案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國民黨舉起屠刀屠殺共產黨的時候,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前仆后繼!當共產黨人輾轉于被圍剿被消滅的各個戰場時,是信仰的力量支撐著他們堅持下去!讀后感·當紅軍在雪山上、草地上彈盡糧絕時,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戰勝一切困難!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共產黨人點燃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中國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才能最后取得成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最終站上了世界的舞臺。正是有了這種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綻放異彩。
閱讀紅色經典,重溫歷史記憶,我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我們都要倍加珍惜。歷史是沉痛的,幸而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強大。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并非晴空萬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在新的征程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入黨誓言,永遠跟黨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