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讀書筆記300字
“你以為只要說聲對不起,多年來的過錯和傷害就能彌補,就能從心上抹掉,毒液就能從創口排除干凈……”對于思嘉的懺悔,瑞德的話讓人痛入骨髓,“即使一種最堅貞不渝的愛也會被消磨掉”。傷心的不僅是思嘉,看到這讀者一樣揪心的痛,不是為思嘉失去了愛情,而為瑞德等到愛情的時候,已經不再愛了,不愿愛了。為什么我們總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愛上錯誤的人。
思嘉的悲劇不僅在于錯誤的愛著艾希禮,更在于她的自大,她的唯我獨尊,她的任性。她絕不會尊重真正愛她的男人而是竭盡所能的利用他們。正如瑞德所說“我愛你,但是我又不能讓你知道。思嘉,你對那些愛你的人總是很殘忍的。你接受他們的`愛,把這份愛作為鞭子舉在他們的頭上。”“只要你給我機會,我就會像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時能盡量做到的那樣,親切而溫柔的愛你。但是我不能讓你知道這一點,因為你知道了便會認為我軟弱可欺,用我的愛來折磨我。”這些話并不是瑞德憑空捏造的,僅從思嘉對查理和弗蘭克的態度便可知。她深知,憑著她的美貌,她一開口查理肯定會娶她,而她完全沒想過這對于查理多么的不公平,甚至在婚禮上她也在看艾希禮。對于弗蘭克,結婚之后她甚至不讓他叫她“甜心兒”。把這一切看在眼里的瑞德又怎能讓她明白自己有多愛她。
思嘉具有她的家族那種不承認失敗的精神,哪怕失敗就擺在面前。所以媚蘭崇拜她,讀者沒有一個不佩服她,在困難面前,思嘉是好樣的,是我們女性的榜樣,是許多男子都不及的。但是,在愛情面前她真的錯了,而且大錯特錯;敗了,而且敗的一塌糊涂。對于深愛了數年的男人到頭來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他,深愛了自己數年的男人等自己悔悟時卻已心灰意冷。
這對于現在的女性也是一個極好的啟示:對于愛自己的人,不愛也要心懷感激,而不是肆意的踐踏;在愛上一個人之前一定要了解他,不了解就不要告訴自己有多愛他;對于自己所愛并接受的男人,一定要信任且坦白。
《飄》讀書筆記300字篇2
以前有一個女孩問我是否喜歡斯嘉麗這樣的女性,因為自己當時還沒有看這本書,就臨時抱佛腳,去百度了一下大概情節,故事在我腦海中的最初輪廓就是圍繞斯嘉麗嫁人,成寡婦,再嫁人,奪走親妹妹的愛人,對于愛情相當隨意,對于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癡癡傻傻分不清……接著我對她回答說:我這么專情的一個人,自然不會喜歡斯嘉麗這樣的。她并沒有再回復我。
現在看完這本書,回想一下,斯嘉麗和媚蘭是整本書中最重要的兩個女性角色,截然相反的兩個性格,如果可以重新回答她的問題,我想說,我會喜歡斯嘉麗這樣的女性而不是媚蘭這種。我覺得這部小說傳達一部分女權主義的思想,斯嘉麗重建塔拉的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這學期行為學老師上課曾經問過我們班所有男生一個問題:如果將來你們的妻子掙的錢是你們的三倍甚至更多,你們愿意在家做奶爸嗎?事后我還特意問了我一個挺要好的朋友,他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不愿意。不管怎么說,我都覺得在愛情的基礎上,我是心甘情愿的。其實斯嘉麗并不濫情,只是在愛情方面不太成熟罷了。
特別喜歡白瑞德說的一段話: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的拾起一地碎片,把它們湊合在一起,然后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樣東西碎了就是碎了,我寧愿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愿把它修補好,然后終身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可是就算在找一個新的東西來替代它,也永遠無法換回你心中最初的那份美好。就像我的沙畫瓶碎了,我買了更貴更華麗的項鏈,可是,最初買沙畫瓶時心中那無可替代的美好,隨著它掉落地上的一瞬間,碎的難以接受。
《飄》讀書筆記300字篇3
依稀記得第一次知道《飄》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時候,看著同學拿著那么厚的一本書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么厚的書給嚇到了,但當我被告知說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很有哲理的時候,我卻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細細的閱讀了好久好久……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說。這本小說所塑造的人物頗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豐富,每個不同的角色給人精神上的鼓勵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精神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們每位讀者為之傾心。
當現在的我提起筆來寫這篇小說的讀后感時,思緒不由得把我帶回三年前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女主角斯佳麗的形象也忽然間浮現在眼前。我對斯佳麗始終持有一種敬佩之情。在美國南北戰爭發生的時代,戰爭,硝煙改變了當時美國人民的命運,但也是在這時候,戰爭讓一群女人勇敢地站了起來,她們變得很堅強,在戰火和硝煙中捍衛著自己國家的土地,尤其是斯佳麗,她更是秉承著不屈服的的精神去承受戰爭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她堅信:Tomorrow、isanother、day!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斯佳麗在面對因戰爭而變幻的生活時的勇敢,無疑是我們現在在校的每個大學生應該好好借鑒和學習的。在戰爭中,大火燒了她的莊園,她以前一切美好的生活也隨著熊熊的大火而消失殆盡,留下的只有一片令人絕望的黑色焦炭。更糟糕的是,就在這時,她還要承受母親病逝,父親發瘋的痛苦。在這關鍵的時刻,她并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堅強地站出來擔當起整個家庭的責任,表現出令人震撼的堅強的一面。她是如此的獨立特行,她果斷的選擇迎接困難,擔當責任。這不禁讓我拿之與現在的我們進行對比,試想一下,現在的我們生活衣食無憂,有著良好的受教育環境,但是當生活給我們輕輕地一擊時,卻有多少人叫苦連天,承受不了,抱怨上帝的不眷顧?又有多少人可以站出來說,我要是也遭遇到這種情況,我也可以像斯佳麗一樣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21世紀的生活在給我們安逸舒適的環境的同時,無疑也在慢慢抹殺掉了我們心中那深藏的堅強的一面。多么可悲的事情!
但是,斯佳麗在面對自己的愛情時的猶豫不決,卻是我不敢茍同的。但失去之后的淡然處之卻又是讓我欽佩。或許是因為她面對失敗時的不言敗,那種傲氣使得她在面對自己的真愛時不敢去承認,還是一路苦苦的尋找,卻是一次次的錯過。但是當自己心愛的人離開時,她也只是堅強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對明天永遠是充滿希望,充滿斗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她的堅強讓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這種精神難道不正是現在的我們所缺乏的嗎?
大學,讓很多人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流于平庸,每天渾渾噩噩的生活讓一切變得無力與蒼白。但是,殊不知一個正確的目標對于現在的我們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要因現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淪,因為這樣只會讓你在面對挫折時顯得不堪一擊,誰能保證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像斯佳麗那么堅強,那么勇敢?我們要珍惜當下,更要感恩當下!
《飄》讀書筆記300字篇4
《飄》是一部有關戰爭的小說,但作者米歇爾并沒有把著眼點放在戰場上,而是著重描寫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婦女所受戰亂之苦的感受。戰爭失敗了,有人因此意志消沉,從此失去斗志,無法調整好心態來面對戰后支離破碎的生活。反之,另一部分人則克服了失敗的心理,凜然面對嚴酷的現實,成了生活中不畏艱難,重新前進在生活道路上的強者。
這其中就有女主人公郝思嘉。應該說,小說中最吸引人的人物非他莫屬。出身種植園園主的思嘉年輕漂亮,個性鮮明。不幸的是,她尚屬十六歲花季年華,就情場失意。她愛上了風度翩翩的鄰居衛希禮,可衛希禮卻娶了他的表妹韓媚蘭。更不幸的是,戰亂接踵而至,在殘酷的戰爭和艱辛的生活的重壓之下,歷經磨難的郝思嘉在二十八歲就成為了一個成熟女性。
小說《飄》出版后,美國評論界對她的性格莫衷一是,有人把郝思嘉說成一個毫不足取的女性,認為她“吝嗇迷信,自私自利,簡直無人可比,她只知道她那珍貴的皮膚、土地和錢財,其他什么也不看中”。可以說這些人把郝思嘉身上被人鄙視的一面做了精準的概括,但思嘉身上,同樣也有為人欣賞的一面。
思嘉的性格中最為人稱道的一點是她面對現實、不畏困難的精神。縱觀她的一生,從故事開端開始,情場失意,打擊一個接著一個,如果不是能夠面對現實這一點支撐著她,她早就被挫折打倒了。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幕:亞特蘭大失陷前夕,郝思嘉拖著剛剛生過孩子的媚蘭和孩子回到塔拉,思嘉從小崇拜媽媽,一有困難就去尋求媽媽的保護,此時她之所以一心要回塔拉,是因為她認為到了塔拉之后自己就可以卸下肩頭的擔子。殊不知,當思嘉因沒有被無情的戰火而感到慶幸時,一場更大的災難在等著她。她愕然發現媽媽在前一天剛剛去世,爸爸因為媽媽去世已經傻了,全家十幾張嘴等著吃飯,而塔拉留給她的幾乎一無所有。
注視著默默地望著她的一雙雙眼睛,面對一張張面黃肌瘦的臉,思嘉沒有放棄,她親自摘棉花,騎著唯一一匹孱弱的小馬到鄰居家去借種子,甚至殺了一個前來偷盜的北方佬。在塔拉陷入賦稅危機時,她來到亞特蘭大希望靠自己的魅力贏得白瑞德的幫助,此計不成,又轉向小有資產的弗蘭克,盡管思嘉收到了很多指責,但她不畏困難的勇氣值得我們敬佩。
最后的最后,思嘉意識到自己愛的是白瑞德,而瑞德已經離開了他,可她并沒有放棄,而是非常堅強的接受了這一事實,“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這是思嘉的座右銘,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思嘉的座右銘,同樣適用于我們。生活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易的。只有在困難面前昂首,解決困難的,才是強者。我曾經經歷過學習成績波動的低谷,而思嘉則是我堅持不放棄的力量,當我重新找回那真正的我的那一晚,我抬頭望天,無數的星星閃爍著,似乎在告訴我明天又是一個大晴天。今天終將過去,不管今天取得了多少成績,經歷了多少痛苦,一切終會過去。只有把每一個明天都當做新起點的人,才能成為強者。
不僅在學習上是這樣,在生活上也是如此。當我第一次體育中考遺憾的錯失滿分時,我感到很沮喪。轉念一想,小說中的思嘉在回到塔拉后遇到的情景比我困難得多,但她依舊不放棄,最后成功的挽救了塔拉,思嘉可以,我為什么不行?于是我每天中午都跑到體育館去強加練習實心球,每一次實心球“咚咚”的落地聲,每一滴汗水,都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終會好起來的。思嘉的座右銘。最終成為了我克服困難的力量。
Keepgoing,getstronger。不忘初心,堅持不懈,方能譜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畫卷。
《飄》讀書筆記300字篇5
第一次讀《飄》時,看的很快,一些在當時認為不夠吸引人的段落都一一帶過,記得的只是斯嘉麗的堅強和她那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一開始讀《飄》,不了解斯嘉麗,認為她是一個討人厭的十足千金大小姐,只是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就驕傲得不可一世。讀到后面,越發的覺得當時我對斯嘉麗的討厭,也許只是因為妒忌。妒忌她的傾城容貌,妒忌她的討人喜歡,同時也妒忌她的出身優越。那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究竟是一個多么平凡的小市民,心胸究竟是多么的狹隘,究竟是多么的讓自己羞愧。只看到了斯嘉麗的光鮮,卻沒有注意斯嘉麗在南北戰爭時候表現出來的堅強與勇敢,沒有注意到斯嘉麗當年只有十七歲。十七歲那年,我們在干什么呢?斯嘉麗又在干什么呢?
全書最讓我感動得一幕,就是看到斯嘉麗為梅拉尼找米德大夫這一段,看到斯嘉麗快速的讀那一頁死亡名單那段,看到威爾克斯老先生參加戰爭走遠后斯佳麗在胸口劃十字那段,擦了大把的紙巾。那一刻才明白,斯嘉麗并非我所想的那樣只是個花瓶,她是我最喜愛的堅強勇敢的女性。
那場南北戰爭呵,閉上眼就覺得自己處在亞特蘭大,和成群結隊的人聚在車道旁等死亡人員的名單,塔爾頓家四兄弟都完了,湯姆和那對孿生兄弟完了,威爾克斯,阿什禮的父親,頭發發白的老人也被炮彈打中,米德太太的大兒子死了,小兒子不到十六歲在戰場上重傷,這是場扣人心弦的戰爭,成百上千的傷員,飛舞的蒼蠅、骯臟的繃帶,血腥、汗漬……南方敗了,北佬來了……
有這樣一個時代背景,才成就了斯嘉麗這位亂世佳人。一直覺得電影的名字取得很好,凸顯了斯嘉麗這位愛爾蘭農莊主的小姐的變化,從嬌弱溫室玫瑰突然成了堅強美麗的野薔薇。如果斯嘉麗沒有遇見白瑞德,那么斯嘉麗會不會在故事結局時堅強的對明天發出挑戰呢?若是沒有遇到白瑞德,斯嘉麗一定一輩子都會認為阿什希是自己的最愛吧。當白瑞德離開之時,斯嘉麗才意識到她需要的不是阿什希,而是白瑞德。當她了解白瑞德的愛時,已經太遲了。愛總是讓人捉摸不透,總是喜歡突然離開。
也許失去愛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會傷心欲絕。這時候,斯嘉麗沒有,斯嘉麗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飄》讀書筆記300字篇6
看到這塊實在心緒難平,斯佳麗讓我又愛又氣,生氣她的自私跋扈任性自我,從來不懂考慮別人的感受,同時又愛著她的堅強勇敢和永不服輸;玫蘭妮巴特勒船長反復用偉大杰出的女性來描述她,但我覺得善良真誠無私來形容她更合適明明是那么嬌弱的身體卻蘊含了旁人無法比擬的善良真誠自己餓著肚子也要收留流浪漢,與斯佳麗相反的是她從來不會為自己打算和考慮,內心堅定而正直原文說的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斯佳麗一度以為玫蘭尼是偽善的其實是她理解不了蘭妮的精神世界到蘭妮死前她才明白有多么愛蘭妮?她兩已經超脫了普通的友情上升到骨血至親的愛;
而對于阿希禮,斯佳麗更是活在虛幻的想象的所謂忠貞不渝的愛情里,她對阿希禮的癡迷和狂熱的愛完全是一種想象她從沒撥開自己的內心真正看清楚,因此造成了對瑞特的徹底傷害,巴特勒船長對斯佳麗的愛情已經超脫了一般男人愛女人的那種,他縱容她?保護她?給她所有她想要的一切,最終他還是受傷了,他總希望通過縱容的花銷安穩的生活能讓斯佳麗忘掉阿希禮把自己放進心中,可是他用錯了方法。巴特勒斯佳麗他們都太強勢太自尊生怕流露出的愛意會讓他們失去面子及主控權,甚至最后瑞特把對斯佳麗的愛毫無保留的轉到女兒美藍身上,她給美藍想要的一切,全身心毫無保留的寵愛她,美藍死后,他的心也跟著一起死了…還沒到結局不知道巴特勒和斯佳麗是否可以破鏡重圓,但巴特的一句話很深刻:布娃娃破了,我不能再去一片一片重新縫好然后每天欣賞補丁,更不能當做重歸于好的當做什么也沒發生,我沒有精力去補了…生活就是這樣如果你總覺事情都還有機會補救,那你往往會錯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