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清玄讀書筆記
很久以前就喜歡林清玄的文章,它總能以詩樣的哲理給人帶來智慧和覺悟。他是一位胸懷寬廣的智者,恬淡安適,于細小的生活中發現真理。作家都有一雙細膩聰慧的眸子,他洞察體恤世間一切,娓娓道來,讓人豁然開朗,心里充滿寧靜祥和,同時也深含著愛和陽光。
每每體味作者誠摯的情感和親切質樸的語言時,總讓人感動,覺得自我隨著娓娓的敘述深入他的內心,順著他看似散淡的思路,感受著他淡泊平和的生活,聆聽著他對人生的頓悟,那么寧靜平和,那么超脫,許多生活、工作中的煩惱也會隨之淡然。
于是,我孜孜不倦,愛不釋手。
最近,看了他的一篇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
“看到水田一片純白的花,形似百合,卻開得比百合花還要繁盛,姿態十分優美,我當場被那雄渾的美震懾了?!@是什么花?’我拉著田邊的農夫問道?!@是空心菜花呀!’老農夫說。原先空心菜能夠開出這么美麗明艷的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問農夫:‘可是我也種過空心菜,怎樣沒有開花呢?’他說:‘一般人種空心菜,都是還沒有開花就摘來吃。怎樣會看到花呢?我這些是為了做種,才留到開花呀!’我仔細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麗也不輸給百合,并且有一種十分好聞的香氣,如果拿來插到花瓶里,也不會輸給其他的名花呀!可惜,空心菜是菜,總是等不到開花就被摘折,一般人難以明白它開花是那么美。只是有一些做種的空心菜能熬到開花,人們難以改變觀點來看待它。”
作者不由得感慨:僅有完全破除對空心菜的概念,才能真正看見空心菜花的美,這正是以空心菜來看世界??墒?,人要“空心”來應對世界,真的比空心菜開花還要難呀!
空心菜的故事給我們很多感悟。等待會有馨香的驚喜,等待會有美麗的回報,等待會有生命之花的燦爛開放。孩子的成長,不也是空心菜開花的歷程嗎?這是一個漫長的積蓄和提升過程。我們能做的就是要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輕輕地呵護,慢慢地欣賞,耐心地等待,尊重他們的差異,寬容他們的腳步。我們不能違背四季的規則,提前收割。否則,我們收獲的就只能是“空心菜”,是菜!絕沒有期望看到美麗的空心菜花。不是孩子成長慢,而是我們的心太急;不是教學方法有問題,而是教學思想有偏差。其實,他們正在不知不覺地生長,心靈的蓓蕾也在悄悄地萌芽。只是我們浮躁的心在應試的海洋中浸泡得太久,失去了知覺;我們功利的目光,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搜尋得太累,迷失了方向。所以很難察覺到心靈的感動,傾聽到花兒開放的聲音。
讀林清玄讀書筆記篇2
最近我讀了《清歡》中的《沿溪行》一文,感觸頗深。
文章講述了作者平時身體不錯,卻總在秋冬交替時節,因過敏性體質而頭暈咳嗽。他為此十分苦惱??墒牵芸旄淖兞俗晕业膽B度和想法,因為它想起了鏡虛禪師說的“三不求”。
“三不求”是指:一、不求絕對的健康;二、不求沒有煩惱的人生;三、不求修行中始終沒有障礙。這或許在那些完美主義者看來簡直不可理喻,但在我看來卻帶著深深地禪意。人不能求絕對的健康,因為絕對的健康有貪欲,所以古人云:“久病成良醫”是有道理的。而沒有煩惱的人生也是不可行的,舒適的生活會造成人的怠情,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理解生命中的焦慮和痛苦。”最終一點,就是不求修行中始終沒有障礙。修行無障礙,求道之心就會熄滅。這也是對“在困境中得道”的論證。
傳說,一千兩百年前,有一位苦思禪悟的和尚迷路了,他問大梅法師出山的路,大梅法師只說了三個字:“沿溪行”。沿溪行?!那和尚頓時開悟:沿溪行,不就是順著心的水流走嗎?巖石,樹根,落葉……對溪水都是一種障礙,可是當你有了新的認識,樹根和落葉能使溪水更美,巖石與懸崖能使山溪更加壯闊。人生的山溪也是這樣。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順境與挫折,都如巖石,樹根美化著我們,只要我們坦然理解這一切,就會像溪水一般,找到出山之路。
讀林清玄讀書筆記篇3
一碗溫暖的冰糖竽泥
林清玄的散文是美的代名詞,是作者情感的體現,頗有一絲禪意。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那篇《冰糖竽泥》。
記得小時候,在那個年代,食物十分單一,長年不缺的僅有番薯和竽頭。雖然僅有兩種食物,但母親為了讓“我們”吃不厭,總是每一天都換新花頭?!拔摇敝两襁€記得得到兩個紅心番薯是多么隆重的獎賞,剝開番薯皮,那甜蜜的滋味真不亞于在學校的講臺上領獎狀。在冬夜里,做完功課后,嘗一碗母親親手熬制的溫熱的冰糖竽泥當點心,頓時就能暖和起來。
幾十年過去了,作者仍然記著那番薯竽頭,那最初的味道。一碗冰糖竽泥化作一股無私的、濃濃的愛,淌入“我”的心田,化作一股精神支柱,像母親一般,永遠推動著“我”,在“冬夜”里溫暖著我,使“我”得以挺過人生中的大風大雨。一碗冰糖竽泥,是“我”對母親的牽掛與回憶,是童年的象征,是母親的化身,是舌尖上的一絲甜,永遠珍藏在“我”的內心深處,永不褪色。
如今,再想吃一碗冰糖竽泥,已成奢想。母親也隨著冰糖竽泥而逝去。
如今,應對著大街小巷上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們總是隨意揮霍。應對著母親的關愛,我們總是大吼大叫。
請珍惜今日的和平與幸福。
請不要愛得太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