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原著讀后感600字
學習了《小草與大樹》一課后,老師布置我們閱讀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一放假,我就到圖書室借來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以夏洛蒂 。勃朗特為原型創作的。簡小時候很不幸,父母都去世了,寄養在舅媽家??墒蔷藡屢稽c也不疼愛她,處處歧視她。更讓人氣憤的是她的表哥——13歲的里德很放肆地欺負、虐待她舅媽也熟視無睹。九歲那年,簡被送進了孤兒院。她在孤兒院里接受了最初的教育。十八歲那年,她成了一名家庭教師,教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在這里,她認識了房子的主人羅切斯特,兩人相愛了。就在他們在教堂中舉行婚禮時,簡才知道,羅切斯特已經有一個妻子了。簡很氣憤,帶著她僅有的一點東西,坐著馬車離開了羅切斯特。由于簡的東西都落在馬車上,不得不過著乞討的生活。后來,簡得到了叔叔給她的大筆遺產,簡一下子變得富有了。這時,她還深愛著羅切斯特,她輾轉找到了羅切斯特,此時,羅切斯特的房屋已被一把火燒光了,為了救縱火的妻子,羅切斯特也失去了雙眼。簡與羅切斯特有重新走到一起,從此兩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簡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至少我們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地位的高與低,更不能因為勢力大就去欺負勢力小的人。
簡讀愛情非常執著。羅切斯特曾經也愛過一個女的,可是那個女人聽羅切斯特騙她說自己沒有錢時,那個女人就對他慢慢冷淡了。而簡一直是真心地愛著她,直到最后羅的眼睛都看不見了,簡仍然對他不離不棄。
簡一生都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她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并為之付出努力。讀這本書,我們既同情簡的不幸遭遇 ,更為她最終能獲得幸福而感到欣慰。
簡愛原著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今天我讀完了《簡愛》,對簡愛這個人的印象也改變了許多,以前認為簡是一個又丑陋又有心眼的人,而看完之后才發現她很善良而且勇敢。
我第一次感動是簡愛小時候,被送進學校,只有一個朋友,名字叫海倫,簡要給海倫畫像,于是海倫脫下了她的帽子,散下來一頭金黃色的漂亮卷發,正巧被先生發現先生說她虛榮,于是要拿剪刀剪斷她的長發,簡為她辯解卻不起作用,于是簡就脫下自己的帽子要求和海倫剪一樣的頭發。我清楚的記得她大聲對先生說no的時候那堅韌的臉龐,這種勇氣是當時的孩子們少有的,因為在當時老師總是被認為是正確的。
簡長大后,當聽說舅媽病危時,她不計較舅媽以往對自己的傷害,仍然去看望并照顧自己的舅媽。并且當舅媽說出以前自己對丈夫撒謊說沒有簡的消息的時候,簡仍然原諒了。在簡看來過去已成往事,珍惜現在才是最重要的。她的大度與善良最終為她贏得了舅舅的遺產,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好人自有好報吧。
簡和羅切斯特的戀愛也讓我感動,羅切斯特從傲慢到對簡的著迷,是簡的獨特性格與智慧影響了他。羅切斯特堅守自己作為丈夫的責任對自己的瘋了的妻子不離不棄,即使面對兩廂情愿的戀愛,他仍然冒著生命危險解救自己迷失在大火中的妻子,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讓我為之肅然起敬。
結局的圓滿讓我為簡感到欣慰,簡的堅韌不屈的身影將成為我日后拼搏的動力,我將把對簡的感動化為我自己的精神力量。
簡愛原著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么《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簡愛原著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讀《簡·愛》不只是要讀懂書,更要讀懂簡·愛這個人。
簡愛的作者夏綠蒂·勃朗特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她溫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眾,讓她產生了一種自卑感,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自卑感,塑造了她極強的自尊。她筆下的簡·愛和她一樣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卻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
簡·愛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輕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她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去追求一種她向往的,光明的,公平的,美好的生活。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并不因為自己只是一個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想法正派,品質高尚,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愛上了她。
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在這樣愛情的包圍之下,在富裕生活的誘惑之下,她依然理智的選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金錢面前,她也有不俗的表現。在獲得叔叔的遺產,一夜之間由貧窮變為富有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就把大部分的遺產轉贈給貧困的,在幼年時欺負她的表哥、表姐。在她的心目中,親情比金錢更為重要。
小說設計了一個表面悲慘,其實卻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毀了,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的人,但正是這樣一種情況,使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不再有隔閡,獲得了真正的愛。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上,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友情,親情和愛情。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不為金錢所動。《簡·愛》所寫的是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簡·愛為維護公道、維護個人尊嚴,作的不屈不撓的斗爭,不僅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尊敬,也使得簡·愛這一形象,這本書經久不衰,永遠讓我銘記。
簡愛原著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簡愛》是一種膾炙人口的愛情劇,而其中幾乎平凡的故事所揭露的對愛情實質的討論更是被世人一代代的廣為稱道,而今再看簡愛同樣沉醉于愛情的詠調時也引發了我的另一種思考。這種思考的角度是從伯爵對于他那個瘋了的妻子引起的。
簡愛故事的高潮起猶在于舉行婚禮時竟突然發現原來在愛情中竟存在著如此大的障礙。普遍的思考角度都是由此而引起對簡愛他們對世俗不顧而最后忠于愛情的感嘆,而我要說的這種思考角度則是,伯爵如此對待他的瘋子妻子反應了什么?正如伯爵自己所說,他如此所做已是非常的仁慈,而如今要追求自己的幸福時卻是法律不允許的。自己的仁慈之舉已成為自己幸福的障礙。這對矛盾就是在社會角度的人道主義與自身的角度自我的幸福間的矛盾。
這種矛盾自古有之。從來都不曾消失過,微觀來講是一種人道主義與自身幸福的追求間在某一種特定環境中所存在的矛盾。而宏觀來講則是一種社會環境與自身選擇,一種社會道德和個人道德間存在的沖突。而這點也正是簡愛所要揭露的主題,只是在此處用伯爵所面臨的選擇來揭露,則顯得更為深刻點。人,作為社會的群體動物,從有智慧存在起,就一直在自身的本性人性和社會所賦予的社會道德的人性之間徘徊。從兩種的對抗則常常前者屈服于后者。故歷史上常看到,在社會道得以繼承的同時也是個人本性所遭受的悲劇。而簡愛最后的結尾雖然是靠一場大火這一因素來沖淡了社會道德的束縛從而實現個人本性的勝利但在那個時代的作者來看這已是對社會的一種最大的反抗了,并且是以勝利結束。因為我們已從簡愛之中看到了學到了這種信念,而這正是簡愛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