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翅膀讀后感600字
——題記
《盛夏的翅膀》是一本非常勵志的圖書。這本書主要講了:從小喝“百家奶”長大的艾樂,是一個學習很不錯,又有孝心的孩子。因為阿媽的病,艾樂一心想要輟學打工為阿媽治病。可是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不久后,阿媽便去世了。這時,又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憑艾樂家的能力,上不了縣中學,于是老畢摩連夜奔跑,為艾樂籌錢,終于湊夠了。艾樂拿“百家錢”,重新踏上了追夢之路。
讀完這本書后,我心里滿滿的都是溫暖與感動。
我為艾樂家的善良而感動。那一次,艾樂的阿爹在母親河里捕到了一條大紅鯉魚,可仔細一看,才知道那條大紅鯉魚已經有了仔,阿爹雖然知道自己家的.日子過得苦,也心疼阿媽和孩子們,但還是把大紅鯉魚放回了湖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阿媽身上,阿媽和艾樂上山撿菌時發現了一只受傷的小鹿,阿媽不僅治好了小鹿,還把小鹿送回了山林。這難道不使人感動嗎?在當今時代,我們是多么需要這份善良呀!
我為五姊妹的堅韌而感動。自從阿媽去世后,這五姊妹便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一個家。蕎粒和麥子帶領著村里的小姐妹接下了十萬元的手工繡作品的訂單,艾苦和艾康與縣里的一家竹器廠聯系上了,在村里組成了一個“羅泊村生態竹產業合作社”,保護性地開放竹制產品,買到山外去,艾康還在村里組成了一個農家樂,專賣農家菜。這難道不使人感動嗎?少年強則國強,愿祖國能有更多這樣的好青年。
我為這樣一個多民族村落無私的愛心而感動。艾樂生下來時,高燒把阿媽燒得一滴奶水也不剩了,好在有很多母親自愿到老龍樹下給艾樂喂奶,艾樂就這樣喝著“百家奶”長大了,再后來,艾樂沒有錢上學,又是大家一起給他湊了“百家錢”。這怎能不使人感動?看啊,這個中華大家庭是多么團結友愛。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仿佛置身于一草一木,一聲鳥鳴,一片蛙聲的大自然中,置身于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性,豐饒的家園之中。不知不覺中,我像艾樂一樣爬上一座從未到過的高山,展開了夢想的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暑假的時候,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盛夏的翅膀》的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來自云南的少年艾樂從小吃“百家奶”長大,因為媽媽生了重病,想要放棄學業去掙錢給媽媽治病,后來在大家的'幫助下,他手握“百家錢”走出大山,繼續念書的故事。
讀過這本書后,我的內心無法平靜,感受到來自大山深處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滿是善良和感動。
這本書告訴我,愛心是做人的根本。艾樂出生的時候他的媽媽沒有奶水,他喝的不僅僅是“百家奶”,更是來自大家對他的關愛。當他的媽媽不幸去世之后,村民們為他籌集學費,這使我深深體會到了,愛心給人帶來的幸福,更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愛心。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艾樂始終堅守著信念,戰勝了來自生活的磨難。艾樂,一個少年,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承受住了來自家庭的困難,人事的滄桑。面對這些挫折,他并沒有被打倒,而是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為家里分擔,我折服于他的堅強。
這本書在寫少年的堅韌的同時還寫出了愛心無價的道理。艾樂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堅持愛心夢想將會實現。家庭的貧困并沒有埋沒他內心的善良本性。比如,他的爸爸放生大紅鯉魚,媽媽放小鹿歸山。善良在這一家人身上,在村民們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不論身處什么困境,永遠都不要放棄心中的夢想,堅定自己的信念并努力,夢想將會實現。“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艾樂經歷的正如這歌詞。在這同時,我們不要因為周圍的環境而丟掉了該有的善良本性。
既然生活偏要我們歷經艱難險阻,那我們就披荊斬棘,勇敢地面對挫折。艾樂,謝謝你的堅強教會了我如何堅持夢想,我將會像你一般樂觀,保持心中的善良,展開夢想的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溫情款款,輕盈靈動,這是《盛夏的翅膀》,讓我深受感觸。
《盛夏的翅膀》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從小吃“百家奶”長大的云南彝族少年艾樂,因阿媽生病,想輟學打工為阿媽掙錢治病,后來在全村各族人的幫助下,艾樂拿著凝聚大愛的“百家錢”,終于展開希望的翅膀,帶著祖輩的夢想,走出大山,繼續求學圓夢的故事。
作者以成人的邏輯口吻講述兒童的故事,這和許多故作可愛、幼稚的兒童文學有著很大的差別,這種樸素而理性的敘事方式是我喜歡的。沒有很多童話故事里常用的非黑即白的人物設定,也沒有非邪即正的激烈矛盾沖突,作者所做的就是以最自然的方式把多民族融合生活的農村人際交往展現出來,把人間最自然的情感表達出來。
民族村寨里的善,是李維流淌在筆端的一股股清泉,沁人心扉。打魚的阿爹打到了要產仔的大紅鯉魚,盡管賣了可以解決一點生計,但想到的是老輩人傳下的規矩:“不獵懷崽的獸,不捕擺子的魚”;森林中救下的受傷小鹿,盡管有老板來出大價錢收購,正可換錢交學費,但艾樂一家還是幫它養好傷后放歸山林;雖然地處偏遠,但彝家人知道,“家有讀書人,門上會發光”。小艾樂的漢族小學老師用最樸素的話告訴他:“人這一輩子哪,可以窮,可以生病,但不能沒有一顆向往遠方的心哪!”對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來說,走出大山是一個很嚴肅的人生命題,山外的世界就是命運的彼岸,而接受教育,是通向彼岸的唯一道路。有一股善的力量始終在推動著、鼓勵著小艾樂走出去,走向遙遠的地方,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民族村寨里的美,是飄拂在村莊上空的山嵐,輕柔溫暖。艾樂生活的村子是一個多民族的村子,他出生時母親沒有奶,他吃的 “百家奶”,源于民族的大愛。當艾樂的母親不幸因病去世后,彝族老畢摩召集來白族老祖、回族老阿訇、傣族老貝瑪、哈尼老祖,動員大家共同為艾樂湊學費,這也源于民族的大愛。我深深體會到,五十六個民族之所以是一家,就是因為有這份手足深情,有這份至親的大愛。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仿佛置身于一草一木、一聲鳥鳴、一片蛙聲的大自然之中,置身于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性、豐饒的家園之中。不知不覺,我像艾樂一樣爬上一座從未到過的高山,展開了夢想的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喧鬧的盛夏彌漫著喜迎秋收的期盼,同時滿載著一個少年的歡樂時光。
春去春又來,一年四季總是交替變化,永無休止,便有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品讀了《盛夏的翅膀》,驀然發現,在少年艾樂的心中,有一個盛夏是獨一無二的,承載了盛夏時光的太多美好回憶,永遠慰藉著他的心靈。縱然往事已成為過往云煙,銷聲匿跡,艾樂也始終不忘初心,是那個看似短促卻又漫長的盛夏的陪伴,讓他體會到了許多的許多,種種的種種,也讓他成長了,學會了生活、生存。
《盛夏的翅膀》用情感的語句輕吐心語,那位少年艾樂是一個從小吃“百家奶”長大的孩子,阿媽生病,想輟學打工為阿媽掙錢治病,后來在全村人的幫助下,艾樂拿著凝聚大愛的“百家錢”終于展開希望的翅膀,帶著祖輩的夢想,走出大山,繼續求學圓夢。
讀了《盛夏的翅膀》,我的內心猶如故鄉深山里的一股清泉,它沁人心脾,滿滿是善良,友愛、溫暖與感動。
《盛夏的翅膀》告訴我,愛是民族與民族之間溝通的橋梁,正如艾樂所收到的一樣——來自于多民族給予的大愛。咱們國家56個民族之所以是一個大家庭,就是因為有著這份手足情深,有著這份至親的大愛。
《盛夏的翅膀》告訴我,堅持愛心才能繼續夢想,才能體現愛心無價的真諦。
在《盛夏的翅膀》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對他人的關愛,對自然的尊重,以及對命運的期待和對生命的敬畏。整個故事彌漫著濃濃的溫情,卻掩不住內心的孤獨,而天真的年齡卻承擔著生命的感傷,總是令人心疼。窮困雖然無法選擇,但未來可以改變,這是作者對艾樂命運的期待,也是對無數農村孩子命運的期待。
從性別的視角來看,這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兩位女性形象的塑造。阿媽和大姐蕎粒看似只是穿插在故事里的兩個普通女性角色,但阿媽的善良和堅韌是艾樂意志品質的重要塑造者,蕎粒在家幫弟弟縫制“春天的書包”到最終依靠自己巧手能活,帶領全村人走上致富之路……
合上書本,我感慨萬千,盡管書中人物的音容笑貌有些模糊,但是她們自帶的`光輝早已深入我的腦海。
讀完了這部十來萬字的小說后,我被故事感動的同時又好似“余音末散”,久久深浸在這個溫情款款而又輕盈靈動的作品之中。是啊,作者的赤子之心,讓我們看到了他心中那個真、善、美的伊甸園,而作者的理性,又讓我們看到了他對現實深深的思索,理解自己的處境并且自我修復。
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性,富饒的家園,不知不覺,腦海中有了個念想——我要象艾樂一樣展開夢想的翅膀,去尋找一片更為廣闊的天空,那便是夢想的寄托地。
盛夏的翅膀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盛夏的翅膀》是一本勵志少年小說,它讓我體會到了不同于城市的溫暖與成長。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羅泊村的小村莊里。這里的人們過著充實而又幸福的日子,艾樂一家也是如此。可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自從阿媽被查出脖子上的腫瘤后,一家人便像泡在了冬日的水里,一天比一天寒,一天比一天冷。艾樂知道,阿媽的病不能拖,因為學校里那個唱歌很好聽的翠英老師就是被這個包塊送去了天上。可是,艾樂上學要錢,阿媽治病也要錢,哪有那么多錢呢?艾樂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見了阿媽生病,他逃學,賺錢給阿媽治病。最后,艾樂還是聽了張老師的話,參加了升學考試,并且考上了縣一中。就在艾樂盤算著以后的事情時,阿媽永遠地離開了艾樂。在失去阿媽的痛苦中,這家人又開始犯愁了:艾樂的學費怎么辦?老畢摩是村里最有威信的人,他聽說這件事后,在村里連夜奔跑,總算湊夠了艾樂一年的學費。但是,以后幾年又該怎么辦?就在大家犯愁時,鎮長竹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大姐蕎粒的刺繡出名啦,外國人搶著要她的繡品呢!而艾苦和艾康開了一家竹制品加工廠和一家農家樂。歡笑聲充滿了這個小院。艾樂不用擔心了,他終于可以放心地這個盛夏賦予他的“翅膀”,飛向自己的遠方。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要感嘆一句“天無絕人之路”。艾樂的阿媽死后,這家的五兄妹怎么會不難過呢?可是家里的一切都還等著他們去做,他們并沒有被困難打倒,而是用自己的雙手讓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不怕困難,勇敢地去面對一切,就是有了自己的一雙“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