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的讀后感600字作文
生命如歌,我們每個人都在展示著自己不同的旋律;生命如花,我們每個人都在綻放著各自的芳香。但生命總是短暫而又寶貴的,這些孝心少年大多是父母在經受病痛的折磨,最終病魔吞噬了生命……生命的長度是我們所不能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地拓寬它的寬度,使它的價值、意義更為深遠、更為宏大。就像孝心少年一樣,因命運的不公,他們過早的面對生活的艱苦,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敢于擔當,勇敢面對。這正是我中華民族少年自立、自強、自信的錚錚寫照,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
幸福是什么?可能每個人有不同的解釋。對于孝心少年,幸福不是富有,而是有父母的陪伴,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父母的健康。這是母與子的情懷、親與情的闡釋。而我們多數的孩子既有父母的陪伴,又有父母的呵護,甚至衣來順手、飯來張口……相比孝心少年是無比的幸福。可是,又有多少人不安于現狀,還抱怨這抱怨那,假如你身處艱苦環境,你又如何面對,如何挑起生活的重擔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環境造就這一個人的性格、意志,決定著一個人的成長,但環境是我們無法以個人的意愿來決定的,只有自己適應環境,拼搏于逆境,才能體驗到幸福和快樂。處于順境中的我們爭取到優良的成績、快樂的心境是輕而易舉的,但像高玉鑫在那樣艱苦的逆境中,還可以以四科滿分、全縣第一的名次升入中學,她的幸福,她的快樂更有價值和意義。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愛是在人生中隨歲月度過,如果最愛的親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愛就不能重來,只有珍惜現在的一切,才不能為失去而遺憾。
最美孝心少年的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2)
常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在今天干看的《最美孝心少年》是,梁蓉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女孩兒,特只有五歲。
梁蓉,是一個很愛笑的女孩兒,她已經是這個家的小頂梁柱。她的媽媽的左胳膊癱瘓了,她每天都會給媽媽一邊按摩一邊給媽媽講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情。她媽媽的病并沒有好轉,有一天媽媽的病又開始加重,她就不去幼兒園在家照顧媽媽。她不但很會做飯還很會孝順自己的媽媽,我當時的心情是非常的難過,因為他的媽媽的左胳膊癱瘓了不能動,要全靠她的女兒一人來張羅,十分的艱苦。
但是不管自己怎樣的小,自己總會戰勝一切困難,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字——那就是孝。我們都十一二歲了,也不知道該怎樣去孝敬父母,但是她卻懂得要如何的幫助媽媽,不讓媽媽過度的勞累。
但是自己要干所有的重活兒,從來都不讓媽媽干,因為他不想讓媽媽感太累的活,也不想讓媽媽太累。她的媽媽要讓她去上學,但是她就不去上學,她想留下來繼續照顧自己的媽媽。
當我看到這兒的時候,我的心情就是百感交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但是我明白我為什么會這個樣子,我是被她們母女兩個的堅強而感動。我已經是熱淚盈眶,任眼淚啪啪啪啪的打在鼠標墊兒上,我再也忍受不住了,但是眼淚只能說明當時的什么心情,眼淚是在難過、高興、激動……的時候才會落下,我就是其中的一種——難過;在難過的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的復雜,跟在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中的心情是一樣的。
孝心少年都非常的棒,他們面對這些困難都是非常的鎮定、樂觀,沒有任何的兵荒馬亂。她們的實際也非常的感人,不但感人還贏得了許多愛心人士的幫助,她們會得到許多的資金來幫助他們現在的情況。
最美孝心少年的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3)
最美孝心少年---這些不平凡的孩子們,用他們的愛和孝心支撐著自己的家。雖然家庭的不幸但是卻培養了孩子們的懂事與堅強。
我看著這些孩子的時候一直是在流著眼淚,他們所做的事情,試問有幾個成年人能無怨無悔地做得到?我活了三十多年真的感覺自愧不如。在現在這樣一個充滿自私和利益的社會里還有這方凈土真是來之不易。這些孩子的精神就象純凈水,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
本來是為了教育兒子讓他一起來看的,可是他只是看了一會后,就問我:“我能不能玩電腦?”我的眼淚改變性質了,是為了兒子的不懂事。今天兒子的成績下來了,每一門都不是很理想,可是他卻沒有一點負擔,高興的還只惦記著他的電腦,讓他幫著端杯水他都懶得去,問他:“你看到那個高羽欣了嗎?才11歲,幫媽媽烤串,還要干全部家務,而且能考四門滿分,全縣第一。我每天只是讓你專心學習,但你為什么還是學不好呢?”兒子沒有回答,其實他根本就沒有在意,還是繼續在擺弄著他那些一塊錢買來的地攤貨。
孩子不懂事一直在怪父母是教育的不好,可是這些最美少年,有哪個家長專門去教育過,去培養過,他們生在那樣的家庭是不能選擇的,可是他們用稚嫩的肩膀勇敢的挑起了這份擔子,選擇了正確的生活道路。用自己嬌小的身軀贏得了全中國最美麗的輝煌。
家是他們唯一的希望,而媽媽卻是支撐他們堅持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從而可見,媽媽在孩子的心里是全部,即使那些得了重病的媽媽只要能陪著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心里也是幸福的。林章羽說:“她回來時不希望房子只是房,只要有奶奶在就是一個家。”雖然是個孩子說的話卻是多么有哲理,是啊,因為有人就有愛,有愛才有家!
最美孝心少年的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4)
在學校里我們全班同學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完了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黃鳳、吳林香、趙文龍和何秀巡姐弟等10人是《最美孝心少年》上的主人公,他們紛紛為癱瘓或重病的父母盡孝--洗衣、做飯、買菜。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趙文龍。趙文龍是一位來自包鋼八中的初一學生,他的媽媽患有頸椎裂和尿毒癥不能下床,他要擔當起一個學生兩倍的責任。12歲是一個頑皮、叛逆的一個年齡。而十二歲的趙文龍不在學校里與同學追逐打鬧,而是大部分的時間陪媽媽去醫院做透析。雖然只有十二歲,但是趙文龍卻能承擔下所有家務事。這么多年趙文龍幾乎沒有時間玩耍。最大的樂趣是生日那天去八一公園玩。承擔這么重,但是趙文龍仍然開朗活潑。
期中考試趙文龍成績下降,老師知道情況后,搬到趙文龍家附近給他輔導功課。在主持人說他的成績很好,有希望沖擊清華北大時,而他卻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這句話讓趙文龍的媽媽沉默了。這小小的趙文龍雙手承擔起著整個家的義務。想一想我們吧,我們平時都是些“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皇上”。我們平時還對父母大呼小叫的,真是慚愧。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里說道:“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個字的結構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字,簡直是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矩。孝就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孝,是對老人的尊敬;孝,是對弟弟妹妹的關愛;孝,是給父母的報答。古人云:“百事孝為先。”我們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的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5)
上一周,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視頻,名字叫《十大最美孝心少年》。
他們的故事感動著無數的人,有無數的人為他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有無數的人為他們感到震驚。是什么讓我們為他們流淚、為他們感到震驚?是什么?是他們的一顆孝心,一顆美麗的孝心。
他們是誰?是來自吉林的王丹,河南的張俊兄弟,內蒙古的梁蓉,甘肅的梁維月,天津的許卓婧,遼寧的鐘岳峰,湖南的游柘楠,安徽的袁德旗,湖南的向娜和來自黑龍江的吳金棋。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一個來自內蒙古的五歲小女孩——梁蓉。今年5歲的小梁蓉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患有先天性血管瘤,7個月大的時候,爸爸拋下她和媽媽離家而去,媽媽隨后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癱瘓,低保金是母女倆唯一的生活來源。現實的困境沒有讓小梁蓉失去笑容,她煮飯、掃地、給媽媽梳頭、穿衣服、倒排泄物,早早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她才5歲呀,有些事情,我們10歲的孩子都未必能做到,可她卻做到了。小梁蓉還在媽媽吃的藥上標注上“a”、“o”、“e” 。“a”表示早上要吃的藥;“o”表示中午要吃的藥;“e”表示晚上要吃的藥。而且,小梁蓉每天上學時還囑咐鄰居,好好照顧媽媽。有時媽媽病又發作時,小梁蓉就不去上學,堅持要,留下來陪著媽媽,照顧著媽媽。我看出了小梁蓉對媽媽的關心和愛。她媽媽能有梁蓉這樣的孩子真是她的福分啊。不止是梁蓉愛她的媽媽,她媽媽也愛她。雖然這個家庭是有殘缺,不完美,但是這個家庭是充滿愛,充滿溫暖的。
我們也要像小梁蓉那樣,孝敬我們的媽媽,爸爸,要每時每刻都要孝敬他們。不然,等他們不在時再孝敬他們,已經晚了。
同學們,抓緊時間好好孝敬我們的爸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