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高中讀后感600字
這是個異常感人的故事。在古代意大利的維洛那城里,有兩個世仇大家族,蒙太古家和凱普萊特家。蒙太古的獨子羅密歐在凱普萊特家的盛大舞會上,見到了主人的獨生女,維洛那城最美麗的女孩朱麗葉。于是兩人一見 鐘情。不顧家族的仇恨,墜入愛河。他們不顧兩個家庭的強烈反對私定終身。最后因羅密歐失手殺人,被逐出維洛那城。朱麗葉為逃避家人安排的婚約,于是在好心的芝倫斯神父的幫助下假死。偷偷回城的羅密歐不知道真相 ,為朱麗葉的死悲痛不已。便喝下毒藥死在朱麗葉的身邊。當朱麗葉醒過來時發現羅密歐已經死了,毅然用短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讀這個故事時,我已經淚如雨下。羅密歐與朱麗葉那堅毅的愛情,悲慘的結局,無不可以打動每一個人,正是他們那金子般善良,冰雪般純潔的心把兩個家族的世仇化解了,雖然他們為愛殉情,可是那段唯美的愛 情故事卻傳為佳話,永遠流傳在人間。
那個時候子女成婚的年齡是那么小,在本該是最無憂無慮快樂的花季年齡就要承擔生活的負擔,坦然面對死亡。羅密歐他們為捍衛愛情在街上拼死搏斗,而那些旁觀者只會煸風點火,不曾考慮過別人的痛苦與死活,只要 事情與自己無關又能夠讓自己從沉悶的生活中解脫一下又何妨呢?那時的人們好無知,竟然為了一時私欲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他們可曾想過這對忠貞的戀人心里是怎么想的?父母不顧朱麗葉的感受就給她私定終身,不就是 為了金錢,榮譽嗎?不就是為了找個有錢的女婿出去風光嗎?但是最后,他們終于覺醒了,和有著世仇的對方和解了,這也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他們之間的那段情,是我所不能體會的。而我也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的在一起度過幸福的一天。
莎士比亞是用劇本形式展現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故事。所以我認為這本劇本能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此書獨特的語言魅力。而這獨特的語言魅力是莎士比亞的劇本所特有的。譬如此劇中眾多精妙的比喻,令讀者一讀就心領神會;眾多的排比句,增強了語勢,令讀者身臨其境……
古往今來多少悲歡離合,誰曾見這樣的哀怨辛酸啊!
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不能為了私心而剝奪他人自由選擇的權利。
羅密歐與朱麗葉高中讀后感600字(篇2)
“啊,羅密歐,羅密歐!”她說:“你在哪兒啊,羅密歐?為了我的緣故,別認你的父親,丟掉你的姓吧!要是你不肯的話,只要你發誓永遠愛我,我就不再姓凱普萊特了。”
想起了朱麗葉說過的這段話,我驀地有了很深的感觸。《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文中主要講述了在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大家族不和睦的背景下,朱麗葉和羅密歐毅然地相愛了,他們不顧一切的去愛,過程中一波三折。最讓人揪心的是經歷了千辛萬苦后的他們最終卻是以生命來結束了上一代家族之間的紛爭。這一切無疑是一個悲劇。但是通過這個悲劇確實恰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
那是一個反封建斗爭的時代,婚姻自由的斗爭表現的較為集中,也是較為尖銳的一面。通過《羅密歐與朱麗葉》疑問,我們可以看到莎士比亞筆下所揭露出來的當時的政治.社會生活的黑暗。在這個悲劇中,莎士比亞有力的控訴了封建社會對愛情自由的扼殺,譴責了家族間世世代代所結下的無原則的宿仇。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值得歌頌贊揚的青年一代的真摯熱烈.堅貞不屈的愛情。
是啊!中世紀僧侶統治下的禁欲主義是多么得令人痛恨。從《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文中我們感受到了那股邪惡的力量,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除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一段悲慘的愛情故事外,是不是還存在著類似這樣的令人心痛不已的情侶呢?他們是乖乖的服從還是滿腔熱血地進行反抗呢?然而,又有多少家族在等著血的教訓呢?羅密歐與朱麗葉啊,你們就是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一面普通卻又不平凡的鏡子。你們折射出了封建社會的邪惡與丑陋,也折射出了你們為愛情的自由而勇敢奮斗的決心與勇氣。我們都應該歌頌后者的這種高尚的情操。
“朱麗葉啊朱麗葉,你所在的地方的地方就是天堂.....”羅密歐真摯而又強烈的愛讓人震撼,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是對封建社會的一個有力的抨擊;同時更給昏昏沉沉的人們潑下了一盆冰冷的水!
羅密歐與朱麗葉高中讀后感600字(篇3)
這是一個古老而簡單的愛情故事:一對青年男女相愛了,柔情蜜意,山盟海誓,可惜命中注定,一個是鏡中花,一個是水中月,疾風暴雨般的愛情并沒感動宿怨已久的雙方家庭,反而導致他們雙雙殉情,譜寫了一曲忠貞和愛的挽歌。然而,這又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自發表之日起, 歷經400多年的歲月洗禮,它仍如鉆石般獨自發著璀璨而耀眼的光芒;無數人把它搬上舞臺,無數人為它癡狂,為它流下滾燙的熱淚;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一代又一代人所傳頌。
為什么如此簡單的故事會讓人如此震撼,又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再讀莎翁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感觸頗深,好的故事如上等香茗,需要慢慢品味,慢慢琢磨,讀得久了,你便會發現它遠非一般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它一點也不簡單!
愛真的需要勇氣,這是誰都懂的。然而,愛需要的勇氣也有大小之分,有人只要跨越年齡的界限就行,有人卻要沖破時代和家庭的束縛,為愛奉上祭奠。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就屬于后者。他們不幸生于16世紀末17世紀初,毀滅人性的黑暗的中世紀剛過,人文主義美麗的曙光還未徹底照耀大地,他們便相戀了。自由,愛情,多么美好而誘人的字眼,它們在羅密歐與朱麗葉面前閃閃發光,可惜這不屬于他們,在封建社會,沒有人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空氣,自己的婚姻大事,是父母做主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天經地義。更不幸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活在兩家古老的世仇家庭,仇恨的心已蒙住人們明亮的雙眼,打架斗毆已成為兩家見面打招呼獨有的方式。他們的兒女是萬萬不能相愛的,愛了則是背叛,則是罪人。尤其是朱麗葉的父親,蠻橫、專制、自私,他對朱麗葉說:“你倘然是我的女兒,就得聽我的話嫁給我的朋友;你倘然不是我的女兒,那么你去上吊也好,做叫花子也好,挨餓也好,死在街道上也好,我都不管。”天底下竟有如此冷酷絕情的父親!
羅密歐與朱麗葉面對的是兩堵無法逾越的墻。一般人會知難而退,委曲求全。可他們偏偏不顧一切地相愛了,不僅如此,他們還偷偷地結婚了,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魄力!不是愛到極致,愛到骨髓,絕不可能拿出如此大的勇氣!作為現代人,我們感到汗顏,因為我們已經不需要為自由而奮斗,可我們中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而放棄了美好的愛情?放棄也罷,還要美其名曰:“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我們贊美羅密歐與朱麗葉,單單是勇氣,便是別人無法比擬和企及的。
羅密歐與朱麗葉高中讀后感600字(篇4)
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兩位深深相愛對方的戀人,偏偏生長在積怨深重的兩個大家族中。一方面朱麗葉的父母要求她和泰保爾羅結婚,可是她不愿意和他結婚,便向勞倫斯教士要來了靈藥,這種靈藥可以讓人偽裝一天的假死。在朱麗葉假死了以后,羅密歐以為朱麗葉真死了,便服毒自盡了。朱麗葉醒來了以后,發現羅密歐死了,自己也殉情了。雖然羅密歐與朱麗葉死了,但他們的死卻成了兩家化解仇恨的紐帶。從此,凱普萊脫和蒙太久便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了。讀過這本書,我不禁感慨:本來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終成眷屬,但是命運往往卻事與愿違。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短短的一句話,從古流傳至今,經歷了千千萬萬年,依舊沒有被人忘卻。這是為什么?它所帶的問卻是人們千千萬萬年依舊不能解開的。兩個人深愛著對方時,可能一輩子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地阻礙;可是,也可能在愛情的路上出現百般阻撓,狂風暴雨,困難重重。不過,他們相同的特點是:可以為深愛的另一方付出,又或者是犧牲。我們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里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為了家族的利益,羅密歐與朱麗葉彷徨著,在走投無路時,選擇了解脫。愛驅使著他們向死亡邁進,情催促闐他們拋開家庭走到一起,仇卻注定了他們命運的相斥,痛苦的背后藏著多少無奈啊。可是,他們到最后卻造就了他們兩大家族的和解,未嘗不是一件讓人值得高興的事;他們下到黃泉時,能夠在一起毫無阻礙的相愛,與相愛的人共赴黃泉,也是一件能令人感到此生無憾的事啊!聯想到最近學過的《孔雀東南飛》中,主人公焦仲卿與劉蘭芝,相愛卻不能愛,相結卻又被迫相離。劉蘭芝因母親和兄長的多番相勸改嫁,終答應了。可是暗地里下定決心 —— 在改嫁當天以死來表示自己對焦仲卿忠貞和遵守他們之間的諾言,焦仲卿誤會了她,以為她真的下嫁他人,可是經過劉蘭芝自己的一番辯白,焦仲卿終于明白了她,但是此時的焦仲卿已無法挽回劉蘭芝要死的決心,眼睜睜的看著劉蘭芝奔向湖中……最后,他自己也寫了一封遺書后,也上吊自殺了。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兩人合葬在一起,轉世成為孔雀,用是在一起并告誡后人。所以說愛情的力量,是多么的龐大,能左右一個人的生命的長短。
一個美好故事的結局,通常都以喜劇告終,讀者看了固然高興,可看過以后過幾天就會被遺忘。一個故事如果以悲劇結尾,那它一定會在讀者心里留下點什么,或是遺憾,或是可惜,讓讀者反復咀嚼,思考。人都是追求完美的。與此同時,人們也贊頌殘缺之美,這似乎很矛盾,但又不似乎不矛盾。
愛比天大,但比生命小!
羅密歐與朱麗葉高中讀后感600字(篇5)
意大利的維羅納古城,曾經是一座寫滿仇恨、血腥和戰爭的歷史古城。直到有一天,莎士比亞寫出了《羅密歐與朱麗葉》,他讓維羅納從此成了情侶們朝圣愛情的地方。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可以超越時間樂空間,穿越人的心靈,這個東西就是“愛情”。這是一個最古老的話題,從有人類開始,就了個話題。或許有人說這么早讀愛情故事不太好,但其實每一個年齡都有權利談論愛情,并且當時朱麗葉十四歲,那是中世紀,我們生出在21世紀,這樣推算一下,談愛情故事不算早。
“啊!火炬遠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懸在暮天的頰上,像黑奴耳邊璀璨的珠環;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間……我從前的戀情是情非真,今晚才遇見絕世的佳人!”這段話告訴我們,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其實建立在一見鐘情的基礎上而朱麗葉的美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雖然常識告訴我們以貌取人是一種淺薄,很沒有文化的行為。甚至孔子也說過“人不可貌相。”但是每一個人都有愛美的天性,所以我們可以說愛美是一種天然的權利。
在這本書里,最討厭的人是勞倫斯神父,第一是:羅密歐和朱麗葉請求他主持婚禮時,他應該做一做雙方父母的工作;第二是,他還想出了吃藥這個餿主意,導致羅密歐與殊麗葉都因為對方而死。這對年輕戀人的愛情故事成了一個傳奇,千年百年,一直在世界各地傳誦著。或許你會說這樣的愛情太殘酷了,但遺憾就是美。我并不認為羅容歐與朱麗葉是今天年輕人追求的榜樣。我認為,羅密歐朱麗葉這個故事魅力在于,莎士比亞寫出人們對愛情的一種的向往。青春、美麗、浪漫、激情而且短暫。可以說真正的愛情是非短暫的,它甚至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受。家庭之間那是另一層面的愛,它包括了責任、義務還有利益。而羅密歐和朱麗葉之間的愛,沒有責任,沒有義務,更沒有任何利益關系。他們是純真的,純粹的愛。這樣的愛是短暫的,但他們的短暫變成了永恒。而一個家庭在一起和諧地生活,一種互相為對方承擔起的一份責任,是一輩子。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比花前月下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愛。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中國許許多多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他們一個個都在無聲地向我們講述,一個不平等的婚姻是不幸福的,一個沒有父母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我們所說的緣分。或許是說一見鐘情,其實也就是這兩個人的命運。不管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的相愛都是命運決定的。而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命運,跟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跟他們自己的家庭,他們的祖先都有關系。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屬于舞臺,屬于藝術,屬于文學。而費萊蒙和鮑茜絲的愛情,屬于實實在在的生活。(費萊蒙和鮑茜絲的愛情故事時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