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我要買一輛自己的車——這是一個樸素的夢想,是祥子一直以來從未改變的夢,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但祥子卻如同一個玩偶,被命運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一次次如愿以償,又一次次一無所有。堅強的祥子不愿讓自己任由命運擺布,他就像一條被海浪沖到沙灘上的魚,不停地蹦跳著,想回到大海。可剛接觸到海水,就又被沖回沙灘……
倘若祥子真的是一條魚,也許還會有善良的人將他放回大海,可他當時所處的社會是多么冷酷無情啊!就算是有愿意幫助他的人,也已是自身難保,愛莫能助了。于是祥子在命運的浪潮和社會的無情之下,停止了無力的跳躍,任由自己成為了社會中的一粒隨波逐流的塵埃。
在這部小說中,老舍用他京味兒十足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個悲慘的故事,批判了那個只崇尚金錢、權力、地位,毫無人情味兒的冷漠殘酷的社會。有人為祥子的墮落而惋惜,認為他沒有堅持到最后;但我覺得這不能怪祥子,他已經竭盡全力地奮斗,卻一次又一次受到這么大的打擊,若是現在,很多人一定比他更早崩潰吧!祥子沒有錯,他只是不該生活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他要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奮斗,一定不會落得這樣的地步。
在祥子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他鍥而不舍的奮斗,面對命運的打擊也不低頭,雖然最終也淪為社會中的“刺兒頭”,但他至少可以大聲地說:我努力過了!我奮斗過了!
當我們覺得自己被命運拋棄時,想一想祥子,無論結果如何,也要拼搏,這樣我們才能問心無愧對地告訴自己:我奮斗過了!
寒假《駱駝祥子》讀書筆記(篇2)
讀了好多次《駱駝祥子》,每一次總會不禁感嘆那樣的歲月,每一次總會為祥子鳴不平。其實一向也沒有想明白,為什么一個永遠對生活充滿熱情,永遠不對命運屈服的少年會墮落成一個被人貶為“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的墮落的人。這是何其可悲,也是何其可笑的事實啊!
仔細想想,不得不提出了“時勢造英雄”的觀點。早就聽到過婉怡說它們的辯題,也就因此有了這樣的看法。好幾次的閱讀,都讓我看到了對壓迫人民的無德之人的諷刺。士兵,孫偵探,其實都是一類人,同是惡狼,披了不同的羊皮罷了。他們心里沒有人民疾苦,沒有良心與道義。他們為了可恨的利益,早已變為了丟失人性的牲畜。不得不承認,在那個時候,黑暗的舊社會中掌權的人物都是這樣的人物。他們都只顧自己,而是人物利益為糞土。一個個這樣的惡人毀掉了多少有志青年的夢,迫害了多少完美的家庭。只能說,我們的主人公是其中的一個被迫害對象罷了,我強烈認為,老舍的這部書控訴了舊社會活生生把人“變”成鬼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也揭示個人奮斗不是勞動人民擺脫貧困改變境遇的主題。更體現了人是隨環境變換而改變的動物,可謂是最不堪一擊的。人性的丑惡在此暴露無遺。他從主人公入手,讓我們看到,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里,還有這樣滅絕人性的人。
所以,我才會說出這個觀點。試想,如果祥子沒有活在那個時代,他也許就不會這樣墮落了。要說什么呢其實,真的只能為他感嘆,感嘆他的可悲。只是期望,更多這樣努力的人能夠得到幸福,不要再被時代而捉弄。我想,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也許是三生有幸吧,就像此刻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就已足夠,足夠……
寒假《駱駝祥子》讀書筆記(篇3)
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車夫祥子的悲慘故事。
青年農民祥子由鄉下來到城市,他對完美生活充滿了憧憬,也有自我的生活夢想——買上自我的洋車。最終,在祥子誠實努力的勞動中,祥子攢錢買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于祥子來說,是那么重要——在他眼中,車能“產生烙餅與一切吃食”。可是命運捉弄人,他的車被亂兵搶走;當他再次攢足了錢后,又被孫偵探敲詐一空;之后他又被迫與虎妞結婚,因虎妞難產而賣掉了第三輛車。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使了他心中最終一絲期望也消失了。從此,祥子便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落為自甘墜落。正如本書所寫,昔日“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的祥子,成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真是一個浸透了血淚的杯具。
讀到這些資料,我感到悲傷、憤怒。我對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傷,也對他之后可恥的所作所為而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會是黑暗的,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面目也是丑惡的。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環境下,祥子一類的下層市民被壓迫,祥子在理解了幾番打擊后最終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實現自我的完美夢想,過上完美幸福的日子。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的則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此刻的生活條件優越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一開始奮發向上要強的精神,而不能學習他之后的墮落。
寒假《駱駝祥子》讀書筆記(篇4)
我喜歡許許多多的作家,如茅盾、高爾基、老舍等等。這個暑假,我讀了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駱駝祥子》。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舊北京的一個車夫——祥子的故事。以祥子買車為主要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以前車夫的苦難生活。概括了祥子從充滿信心到掙扎苦斗到最終精神崩潰的悲慘人生。
我覺得作者在這本書中描述出了對社會最低層勞動人民的苦難命運的同情,又贊揚了祥子善良、向上的優秀品質,另外老舍也在《駱駝祥子》中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不滿,批判了舊社會的罪惡,不讓窮人有出路。
盡管祥子命運悲慘,但他一開始應對困難,還是堅持不懈地去努力,為實現自我的夢想奮斗,這些都是值得我學習的。我想起在暑假期間,我和媽媽去爬了被稱為“五岳之首”的泰山,一開始從中天門往上爬,大家都十分簡便地走著,可再往上一點,就口干舌燥,上氣不接下氣了,有的人堅持不住,就放棄了登山,選擇做纜車上去,我也很想坐纜車簡便地上去,可想到前面還有那么多人,都在堅持往上爬,別人能做到我也必須能行。于是就和媽媽一齊努力地爬著。沿路的草、還有一些小花,都好像在鼓勵我們。我一個勁為自我鼓勁、加油。因為上頭有最美的風景,不是說“風光在險峰”嗎?大約爬了三個多小時,我們最終到達了玉皇頂,那里有翻騰的云海,茂盛的樹木和兀立的山石。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習習涼風吹來,我們立刻感到心曠神怡。于是忘記了旅途的疲勞,開心地用相機記錄下了那些完美的瞬間。
如果遇到困難你不退縮,而堅持去做的話,那么必須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但如果半途而廢前功盡棄,那最終只能像祥子一樣無能、頹廢。所以我必須要做一個能堅持,永不放棄的人!
寒假《駱駝祥子》讀書筆記(篇5)
讀完《駱駝祥子》這本書后,我的心情是感激、憤怒和遺憾。
祥子在老舍的作品中來自農村,失去了父母和幾畝稻田。當他18歲時,他獨自來到這個城市。他以自己的堅強、誠實、善良和勤奮帶著這個年輕人來到了農村。當他決定拉一輛車時,他成了一個“車迷”。經過三年的節儉,他終于買了一輛自己的車,成為了一名一流的黃包車司機。但好景不長。當時的社會形勢一片混亂。最后,當他拉著一輛車的時候,他被逃兵抓住了,失去了一切。幸運的是,他帶回了三批駱駝。在回北平路上的一個村子里,祥子賣了三只駱駝。他認為他可以花100元買一輛新車。結果,他只換了三十多塊錢。回到北平后,由于一系列非祥子娶了虎妞,但他并不快樂。幸運的是,虎妞用自己的錢給祥子買了一輛車,但不久虎妞就因難產而死,祥子也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兒子。最后,祥子被這個殘酷的社會所傷害,他的生活是如此的糟糕,他無法建立信心。從那時起,他開始玩,吃,喝。祥子靠賭博、賣錢、殺人賺錢,成了城市的垃圾,成了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劇結局令人遺憾,值得我們深思。他為什么不早點換工作呢?如果是在這樣惡劣的社會環境中,原諒祥子等人吧。但是在沒有戰爭的21世紀,為什么祥子還會出現呢?或許社會對底層的關注不夠。我們希望如何迎來古老的大同社會——人不僅有親人、兒女,男人有分,女人有回報……
我們應該向祥子學習,關心和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我們是一個和諧的大集體,這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