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讀物論語讀后感600字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寒假讀物論語讀后感600字(篇2)
從前我對《論語》只是片面得了解一些,通過學校開展的交流活動,我認真地學習了《論語》是我受益匪淺;現就我個人的理解和對我的幫助啟發與大共同分享。
在于丹《論語》心得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交朋友要交個真心對你有益的朋友。下面是對交友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再生活工作環境中,交朋友是最重要的,從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交什么樣的朋友,就可以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如果朋友是一本書,他可以幫助你打開你的世界.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么從朋友身上,讓我終生受益。
我愛人是當兵的,我們86年結婚到現在,我跟隨幾徑周折,前后調轉了5個學校,每一處都是陌生的面孔,使我很孤單無助,從內心渴望朋友的幫助,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在工作,我和各位老師熟悉了,我非常珍惜和大家相識,相知的機會,我在大家的熏陶影響下。我以我的熱情,我用我的真心去和大家和諧共處,在工作中有事和大家商量,盡自己力量去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志,去回報對自己有恩的人。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朋友自然多了,當然也交往過和自己性格不同的朋友。但我會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和同志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鉆牛角尖,要換位思考。多看他人身上的長處。來補己之短。這樣無論與誰相處關系都會融洽。世界變得更美好了。
其實,真正的朋友,她能包容你,給你適當的點撥與批評。會讓你從內心找到自己的缺失,找到黑暗中需要光明。
多年來我一直得到同志朋友的關心與幫助、最難忘的使祥和的春節剛過,人們還沉醉在與家人團聚幸福的時刻。我愛人胃病突發。經診斷讓我震驚,好似晴天霹靂、天旋地轉。當時兩腿發軟,不敢面對現實。但我依然十分清醒,想到我高中的一個好朋友,他在中日醫院工作。我急忙打電話向她咨詢病情。她首先給我安慰、鼓勵。然后給我出招,讓我去她那里醫治。正確的分析去她那里的利與弊。我在她的誠懇的邀請下,來到了中日醫院,每天在她的陪伴、鼓勵下,我的心漫漫地放松了,我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每天能面對現實,精心照顧我愛人。每天她倒出的辦公室,讓我愛人在那里面化療醫治,使我愛人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很快讓我們夫妻二人度過了第一個化療階段的難關。
出院后,有幸得到學校孟校長和高校長與許多同志的關心幫助,給予我很大的精神安慰、記得孟校長還特意給我寫一封信,至今我還珍藏著。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還有任主任好幾位教師給我代課,使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家長反饋十分滿意,給我抽出更多的時間照顧我愛人,再半年時間里,再所有病友中,我愛人恢復最快、最好。這都是朋友給予的勇氣和力量,換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過閱讀于丹教授的《論語》使我更加認識到朋友的重要,我將朋友視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時于丹老師也漸漸地靠近我的心岸,激勵讀書的熱情。是書籍讓我受益終生。讓我快樂、讓我充實、讓我更富有。讓我找到前所未有自信與力量。
寒假讀物論語讀后感600字(篇3)
讀論語,感到收獲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后人稱他為圣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孔圣人。
《論語》教會我學習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強調學習時要注意溫習舊知識,就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讓我懂得了要怎樣為人處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誠信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立足才能有所成就。
《論語》告訴我一定要孝順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道僅僅指的是奉養父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跟飼養牲畜有什么區別呢?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真正的孝子從對待父母的和顏悅色就能看得出來。
《論語》中的“禮”也讓我感悟良多。子曰:“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禮”強調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規范,就是仁。如果能做到這點,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因此實踐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論語》更教會了我崇高智慧。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在提醒人們要用老師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寒假讀物論語讀后感600字(篇4)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于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非淺。
“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小學時的課本來復習,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復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____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啊!!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堅韌不拔,是那么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秘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寒假讀物論語讀后感600字(篇5)
今天開始認真讀《論語》。對于這一類的古籍,年輕的時候真不太上心。想想自己讀了很多年的書,竟連這樣一本古典、經典、充滿智慧、字字珠璣的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不禁汗顏。
第一段便是那耳熟能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說”同“悅”,一早便知。然“悅”與“樂”的區別在哪?之前從未細想。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可不,學習的過程中內心充滿喜悅,那是靜靜的心底的私語。雖有時也會忘形地手舞之,足蹈之,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表面平靜,內心洶涌。有時竟然是不能說,不可說,說不得,說不出。呵呵,有時候語言的力量真真有限的很。
而有“朋”來到,若不喜形于色,豈不讓“朋”誤會?而“朋”之一字,絕非泛指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可見古人擇友嚴苛,并不隨意與人為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這樣的人來了,豈會不樂開了懷?那絕對是喜不自勝啊。
“人心隔肚皮,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可謂是難之又難。知你、懂你的人世間能有幾人?年輕時常常豪氣干云地吼上一句:莫道前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現在想想不免發笑。所以,人不知,我不慍,這豈不是我們該有的基本境界嗎?話說,你慍了又如何?可不就是庸人自擾嗎?就讓花自飄零水自流吧。
靜靜地享受讀書的喜悅,讓真正的朋友感受你的在乎,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淡然地微笑。這是夫子早就給予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