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作文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城南舊事》,書里的那一幕幕至今仍然在我的腦海中勾勒著,讓我難以忘懷……這本書,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故事中的快樂、幸福、悲傷、離別、無助。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全書透過小女孩英子稚嫩的.雙眸,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所感發(fā)的感觸。
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子,聰明善良。別人都認為秀貞是瘋子,沒人跟她講話,唯獨英子對她表示了友善,并和她成了朋友。為了幫助妞兒和秀貞找她們的親人,英子偷偷拿出了媽媽的金鐲子。在第二章《我們看海去》中那個蹲在大槐樹底下的男人為了供弟弟完成學業(yè),供養(yǎng)母親,而自己要冒著危險去做賊,在別人眼里他是一個小偷,但這在英子看來他可不是壞人,反而和他成了朋友。這不是她善良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英子常說自己分不清好人壞人,其實她是用自己的標準在衡量著世間的人。藍姨娘盡管可愛,討英子的喜歡,可當她發(fā)現(xiàn)蘭姨娘和爸爸手拉手,而挺著大肚子的媽媽正在灶臺便炒菜時,她心里難過,為媽媽不平,可又不知如何表達,最終,聰明的英子通過牽線搭橋,促成了蘭姨娘和德先叔的婚事,卻把爸爸蒙在了鼓里,讀到這里,我不能不佩服英子小小年紀居然有這么多的心眼。真是個小機靈鬼呀。于是,我便再也忘不了那個撲閃著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
書中還寫了英子兒時可愛的童真看法,描寫自己的生活。父親中年早逝令她一日之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母親28歲做了寡婦,她為母親痛心,母親是愛她的,沒有回天津,不想讓孩子們吃苦,令我不由得而同得想起了我媽媽對我的愛與呵護。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英子的看法是不同的,那么的純真、無邪。使我感動,她會用善心對待每一個人,不管是好人壞人,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使人不忍心打破。
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形象鮮活,真實,再加上作者那樸實的、詩意的語言,使我不自覺地被他們深深吸引,為他們哭,為他們笑,透過他們,了解了那個時代生活在各個階層,尤其是社會底層的貧苦人民的生活狀況。它就像一面小小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北京城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
名著《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2)
“媽媽把折子拿出來,叫爸爸念著,算了許多這錢那錢給她;她絲毫不在乎地接過錢,數(shù)也不數(shù),笑得很慘:’說走就走了!’” 這段話描述的是《城南舊事》中宋媽得知兒子已死,女兒被送人后準備和丈夫離開英子家回家時的場面。
《城南舊事》這本書中三篇都描述了當時社會女子身份地位低的事實:《惠安館》中的妞兒,她剛出生就被家人拋棄在齊化門,被后來的養(yǎng)父撿去,被養(yǎng)父逼著唱戲,不然就會挨打。還有“瘋子”秀貞,剛把妞兒產(chǎn)下,妞兒就被拋棄了,她無可奈何,最后母女倆在英子的幫助下終于相認,可剛走出家門不遠,她們就死于車輪之下。還有宋媽,她的女兒剛離開母懷,就被她的賭徒丈夫送了人,而她自己能做的,也只是悶哭一場……可見當時女子對命運不公的無可奈何和逆來順受。
我還感覺到整本書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悲傷,除第一篇外的每篇文章的結(jié)局都很悲慘,例如《我們看海去》,講述了英子在搬到新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空地草場上有一個銅盤,反扣著,里面有一些絲綢,后來碰到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得知那是他偷來的,但那是迫不得已的,因為他的弟弟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家里很貧窮,沒有錢供他弟弟學習,他只能靠偷盜來獲得錢財。結(jié)果被巡警發(fā)現(xiàn),他被捕了。由此可見那個時代的社會動蕩不安,社會底層那些無權(quán)無勢的窮人生活困苦窘迫,厚嘴唇的年輕人和他的弟弟便是他們的縮影和真實寫照。
《城南舊事》的'結(jié)尾令人悲哀——英子的父親去世了,那時英子才13歲,于是不得不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幫助媽媽,照顧弟妹,挑起生活的重擔。生活中的磨難使她迅速長大了。
書中所有的事都散發(fā)著一種哀傷的基調(diào),這種哀愁的基調(diào)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造成英子的童年散發(fā)著淡淡的哀愁。
名著《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3)
《城南舊事》講的是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jīng)歷的童年往事。
在小英子的童年中也有許多的美夢。不過,小英子的美夢碎了,因為她的爸爸去世了,她不在是小孩子了,她的童年已經(jīng)過去了。
還記得那個被別人誤認為是瘋子的秀貞嗎?她是以為失去自己的孩子才會變成這樣。秀貞把她的心事都告訴了小英子。小英子是多么同情她呀!秀貞是多么想找回自己的孩子!最后,秀貞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真是令人吃驚!
草地里蹲著的那個小偷也令我印象很深。他認為小英子很聰明,對她很有信心。其實,我也覺得小英子很聰明,因為她很活潑,有一顆善良的心……
這些小英子的童年往事不禁勾起了我的童年傻事。
我小時候并不像小英子那樣住在城市里。我住在鄉(xiāng)下,我經(jīng)常去田里摘西瓜、茄子等一些蔬菜。我還背著媽媽偷感冒藥吃,喝了水缸里的自來水。用腳丫來糊面粉……
時間過得真快,這么快就逝去了。小英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畢業(yè),我從一年級到即將上六年級。我有爸爸媽媽陪著我走向未來,小英子卻沒有,她的爸爸去世了。小英子的爸爸很愛種花草,他是那么細心地照料那些花草。他對小英子表面上很嚴格,但他的內(nèi)心是很愛小英子的。他對小英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不想讓她遲到,這些都是父親對女兒的'愛!就像我爸爸!
我爸爸很愛吃巧克力,但他從不說出來。有一次,他把所有的巧克力都留給我吃。還告訴我他不愛吃巧克力。那天晚上,我偷看到爸爸在吃我吃剩的巧克力。那一瞬間,我深深的感受到爸爸對我那濃濃的父愛!
《城南舊事》真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小說。林海音把那些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把那些事情寫得細致入微。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這本書!
我要把我的童年往事,童年的美夢藏在我的心里!讓它們滋潤我的心田!溫暖我的心房!呵護我的心靈!
名著《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4)
在暑假里,包老師在新華書店里買了兩本書,讓我們在暑假里看完。一本是《森林報》,還有一本是《城南舊事》。我可愛看了,特別是《城南舊事》,寫出了童年許多有趣的事情。
這本書是林海音阿姨寫的。描寫出了要珍惜童年的時間,所以她以寫日記的方法,回憶了她童年時光。像她寫的散文集有:《窗》、《兩地》、《做客美國》……等;短片小說有:《燭心》、《婚姻的故事》;長篇小說有:《春風》、《曉云》、《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有:《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這一些都是林海音小傳、專集,除了寫書以外,海音阿姨還寫過許多文學評論,見于報刊。其中海音阿姨的《竊讀記》被選入小學五年級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被選入了初中課文。
翻到目錄,看看只有6章幾章故事,可頁碼不小哦!看出海音阿姨很愛寫作文,才能成為一個有名的作家。不過,主要人物還是有的。海音阿姨(英子)、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好朋友妞兒、爸爸,蘭姨娘……在第1章英子阿姨認識了一位長得漂亮,又說她是瘋子的姑娘,英子天天路過那兒和宋媽買菜,幾天后就和秀貞姑娘結(jié)成了好朋友。秀貞有個失散的孩子叫小桂子,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卻原來是妞兒!于是,秀貞帶著妞兒再去尋失散的夫君。命苦的秀貞在中途不幸客死,見不到最愛的人……在這之前英子也已經(jīng)離開了那個生活的胡同。
這是一本經(jīng)典的童年故事小說,回憶往事是多么的開心,那么的天真無邪。海音阿姨寫了一段詩: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讓我們的一生都充滿著快樂的童年,純真的童心!
名著《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篇5)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每當我聽到李叔同的《送別》,腦海中便會浮現(xiàn)出英子的身影。她正用自己那雙天真、純潔的大眼睛,注視著生命中的每一個過客。
佛說人生有“八苦”,“愛別離”為其中之一。一個人也好、一個事物也罷,無論自己如何喜歡,如何珍惜,都不可能永遠相守、永遠擁有。因為“送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在《城南舊事》中,英子親身經(jīng)歷了朋友之間、親人之間的種種別離。秀貞和妞兒的慘死、小偷的意外被捕、宋媽的絕望離去、父親的病逝,一個個發(fā)生在老北京的別離故事連綴起了英子的童年。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別離中,英子長大了,從冬陽里效仿駱駝咀嚼的幼童,到肩負起家庭責任的長女,她變得獨立、堅強、勇敢,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活中的'打擊與磨難。
是啊,人生固然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但有失就有得,在歷練中成長,這不就是人生的收獲嗎?就像蝴蝶,在破殼而出的那一刻,它們雖然失去了溫暖的保護,但卻獲得了廣闊的世界和飛舞的自由。再黑暗的角落里也會有歡笑;“黃板兒牙”的驢脖子上,也套著一串小鈴鐺,在雪后的清新空氣里,發(fā)出悅耳的清響。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回首童年,作者表現(xiàn)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平和。曾經(jīng)也許是大悲大慟的生離死別,如今都化為了哀而不傷的文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四十二歲的林海音,仿佛正坐在冬日的火爐旁,安靜地講述著。而我,隔著幾十年的光陰,聽到了成長的聲音,聽到了對命運坦然的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