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小說讀后感作文
本文借由女兒國、君子國、大人國等著名故事片段與讀者共同探討小說中提出的三個話題:第一個是“女性問題”,第二個是“社會理想”,第三個關于“博學知識”。帶著這三個話題來一起閱讀這部妙趣橫生的小說,在獲得閱讀樂趣的同時,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深層次思考。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說,命名取意于“鏡花水月”一詞,蘊涵著對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夸大和變形的手法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在藝術風格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作者的豐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千奇百樣的國家,千奇百態的風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場夢。故事中的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作者獨具匠心對虛幻世界的描寫,無情諷刺現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寄寓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其中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促使婦女揚眉吐氣。雖然現在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余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封建社會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禮制,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小說讀后感作文(篇2)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難忘的書——《鏡花緣》。
《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律、圍棋。晚年雖然生活貧困,卻用十多年時間寫了號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最奇特的一部——《鏡花緣》。當代學者稱之為“雜家說”,國外學者評為融幻想、歷史、諷刺、游記四類小說于一體的巨著。
剛翻開書的第一頁,就看到上面那段簡介,我心中暗想:“一個老頭兒能寫出什么巨著,沒聽說過這本書,我倒要見識見識。”
故事從百花仙子被貶開始,沿著兩條主線敘述。明線為唐敖官場失意,索性與妻舅林之洋出海經商游歷,暗線則是百花仙子在凡間的故事,兩條線一明一暗,為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看《鏡花緣》的`第一感受是幽默。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場面描寫都能看出。淑士國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館,伙計是這樣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臨,莫非飲酒乎?用菜乎?請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國人的呆板,酸,透過一個小人物的幾句話,躍然紙上。
看《鏡花緣》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與凝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在笑過之后,我也有些羞慚。白民國書架上擺得滿滿的,人人都有一股書卷氣,卻連《論語》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卻詩書滿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鏡花緣》的第三感受是感動。雖然某些國家的習慣不好,但每一個失德行為背后又很快出現一個反襯人物,厭火國人因為貪財而噴火傷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魚卻出手想要救助,最終趕走了厭火國人。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說,卻嚴厲地抨擊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真可謂是一面“鏡子”。從此《鏡花緣》成了我書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鏡花緣小說讀后感作文(篇3)
我很有幸地閱讀了李汝珍的《鏡花緣》一書。這本書帶我認識了諸如發女兒國,兩面國等各有特色的國家。這本書在幽默的語言之中,帶著極強的諷刺意味。這本書,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是想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整本書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筆墨,最多的篇幅去寫了女兒國。唐敖一行人,在女兒國看見的是如“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這樣一番奇特的景象。為什么作家李汝珍要這樣寫呢?這不就是為了追求男女平等嗎?自古代以來,女性和男性一直就享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門需要纏上腳,男性則不需要,這不就是作者在呼吁男女平等嗎?放眼千百年來,在官場朝廷上,除了武則天以外,又有多少大官是女性所為。女兒國之行,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否定了封建官場,呼吁男女人權平等。作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機會。
書中還描寫了那陰險狡詐的“兩面國”。作者在文中寫道,“看看他們這些人的兩面是何形狀,誰知他們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后遮住,只露一張正面,卻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看見兩面。”作者的這段話十分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語言中,很好地諷刺了那些說說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給別人看,還要拿布把它遮起來的那種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很想對那些人說:“你們這樣做兩面派,你們難道不會感到羞愧嗎?”是啊,在我看來,那些人就如狐貍一樣陰險狡詐,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這個故事,強有力地諷刺了那些迫害百姓,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人民階級的人,也是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否定官僚主義的情感。
除此之外,唐敖、林之洋這一行人還去到了諸如君子國、大人國等國家。每到一個國家,作者都會突出這人國家的特點,通過自己的適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鏡花緣小說讀后感作文(篇4)
近日以來就是因為讀書節,我有幸可以一睹《鏡花緣》的風采。
話入目第一章,有句話我是有感情的,那就是仙女獻花之間和草藥仙子無意的談話出現。 “我不知道精靈與此玉碑也許注定?不幸的是,我們雖然不朽,研究女性身體的部門,即使人文德都盛玉碑,其中所含的未來,建立或學者,不一個女人,我這一代不會在這句話減色?”,該文本可能是最弱光一句話,讓我深深地影響了我這一代不會消減?女人真沒用,或者不給他們機會的年齡。女人的美德,他說,實現這個父權時代。吳無數有才華的,如果不開女科,一個可能是缺乏人才在歷史的長河中。
除此之外,嫦娥的性格,她所謂的冷漠和善良,讓她無人能及,也對我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它是侵略性的和不合理的。是金色,金色,黑色和白色嗎?還是一切都有兩面性?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在逆天而行武醉誓要讓在光線的冬花后,該物品可以考慮的精彩內容的開始。花應該害怕懲罰,無論天上的事,竟選擇在冬季真正開放的,所以我覺得挺不屑,背地里卻生怕得罪強大的,放下自己的原則,讓人無法尊重。然后,仙女獻花愿不愿意承認,他們不想陷入不做事廣寒殿凡塵橫掃下跌了三年,著實令我欽佩。這是一棒,尊重他們的表現,值得人們敬佩,學習!
墜入凡塵后也寫了一個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親唐敖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種種社會經歷,體現了人情以及冷暖,世間沒有善惡……
總之,作者李汝珍寫這個小說是真正優秀的,難以捉摸。神幻將寫入其創作手法的數量,根據代碼的精彩勾畫出滑輪的絢麗斑斕的彩色圖片。
鏡花緣小說讀后感作文(篇5)
這幾天,我接觸到了一本名叫《鏡花緣》的課外書,書中情趣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鏡花緣是清朝作家李汝珍所著的一本長篇小說。李汝珍,直隸大興人(今屬北京市),號松石道人。
書中所寫的前四十回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一行人游歷海外諸國的故事。而后來的四十六會寫的是才女們參加女子科舉考試的故事。最后四回寫的是起義軍如何攻破武則天,把江山還給大唐的故事。
起初,王母娘娘生日時,嫦娥和百花仙子打賭人間的百花是否會同時開放。后來嫦娥略施小計——讓武則天令百花開放。世界百花因受到人間帝王的指令,掌管各種鮮花的仙子不得不開放百花。于是,百花仙子被貶下凡間。
百花仙子被貶后,投胎到唐敖一家。這唐敖本是一位年過半百的秀才,好不容易考上了探花卻又因為和起軍反抗的徐敬業有交情,又被貶為秀才。之后,唐敖心灰意冷,也無心再考試了。于是,他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游歷海外,漂泊各國。
書中有幾處細節最使我難忘。一是路過黑齒國時,幾位女孩與多九公論書。多九公見對方只是孩子且都是女性,便開始掉以輕心。結果被女孩侮辱“問道于盲”。從這一節中,我覺得一個人不論怎么樣有才華,都不能驕傲自滿。否則就像多九公一樣,被人“問道于盲”了。
二是林之洋路過女兒國時被耳纏足,險些被女兒國國王招為“皇后”。多虧唐敖治河有功,女兒國國王才勉強同意唐敖將林之洋帶走。
在書中,我喜歡為人善良而重情義的唐敖;喜歡知錯能改的多九公;喜歡重情重義但并不唯利是圖的商人——林之洋。
《鏡花緣》是一本非常不錯的長篇小說,希望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