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云讀后感6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劉震云塔鋪的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劉震云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
雖然是寫70年代的故事,還是可以從中看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身影。
每個人參加高考都會懷著這樣那樣的目的:要當大官去治貪官,或者是"走出大山",亦或是帶著家庭的使命等等。
在高考沖鋒的路上有人勇往直前,有人卻倒下了。有的人收獲到了像男主和秀蓮一樣純潔的愛情。
讀這本書,高中時一幕幕場景浮現在我腦海里。
班主任老師以前也經常跟我們說"小麥不割只耽擱一季子,不好好學習會耽誤一輩子"。
現在經濟條件,教育條件相比好多了,大多不會有家庭用所有積蓄才能供孩子高考,也不會有父親磨破腳走幾百里去借一本書的劇情了。但是為了我們的教育,他們肯定傾盡了所有的心血和精力。六月,烈日炎炎。高考場外依然會有無數徘徊的父母等待孩子凱旋。
關于友情,應該說高中時代的友誼是最純真的,一點都不摻雜雜質的。雖然高考后,是騾子是馬就分出來了。有的人讀了好點的大學,可能以后有個不錯的工作。有的人直接結婚生子,過著別人眼中所謂平庸的生活。但是若干年后,再回首,除了友誼,我們還能想到什么呢?
劉震云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塔鋪》,劉震云著。恢復高考后,一群鄉下人備考的故事。很短,很簡單,卻容易看得男默女淚。
家貧,吃東西要偷偷摸摸,生怕分別人一杯羹,也怕丟臉(磨桌吃蟬);資源匱乏,競爭激烈,看個復習資料,要藏著掖著……不管你多么小心翼翼,全力以赴,受現實拖累的,都失敗了,磨桌、王全、耗子、愛蓮無一例外。
“我”是幸運的,一個一事無成的退伍小兵,兜里揣著150塊錢。“我”沒有像耗子那樣,作為一個泥腿子富二代,參加高考的初衷是為了追女孩子;“我”也不像王全,有彪悍的老婆、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等待收割的一地焦黃麥子。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得到父親鼎力支持,但是他老人家慢慢地給我的照顧無微不至,甚至為了一本至關重要的破《世界地理》,千里走單騎,日里來,夜里去。
愛蓮是“我”親吻過的第一個女孩子,就是俗稱的初戀。她復習得最認真,如饑似渴,一絲不茍。遺憾的是,她家里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跟一個酒鬼父親,一身病癆。考試前夕,他又躺進了醫院,命懸一線,醫藥費要五百多元。五分錢都意義非凡的時代,五百元……
她寫信告訴在塔埔考試的我,她在新鄉參加高考,“我”居然相信七十年代能“異地高考”。考試時,因為擔心愛蓮,“我”分心了一會兒,很快腦子里就浮現出了愛蓮嚴肅的樣子,又投入到緊張的答題中。第一場是政治,第二場是數學,我感覺良好,我的伙伴們卻慘不忍睹,磨桌緊張得當場暈倒,非常可惜。耗子等于交了白卷,他壓根沒好好準備過,不值得可憐的,更搞笑的是,耗子居然想學習張鐵生,被馬中老師嘲諷了一陣子。
考場外,老父親拿著六六三十六顆雞蛋守候著,為我大氣。愛蓮的信字字鏗鏘,溫暖有力,總的來說,我身后沒有那么多的羈絆,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這場博弈中去。
“我”脫穎而出了,走向了北方的最高學府。我以為,愛蓮也一樣,可是她卻是被永遠圍困了。原來,她騙了“我”,而去上演一出“賣身救父”的悲情苦戲。為了五百元醫藥費,她委身于隔壁村的暴發戶呂奇,“我”剛走出考場,她已嫁作他人婦。再見時,也只能哽咽著吐出一句:“哥,記著我。”
想起了金庸武俠里的張三豐和郭襄女俠,“我現揚名天下,你已青燈古佛”。只是,愛蓮和“我”的故事更苦澀,更骨感。對于成功突圍的“我”來說,這段經歷終究是將來回首往事的一個片段,一點談資,一個典故。對于賠上了所有夢想、愛情的愛蓮而言,卻是一輩子的遺憾、念想、無奈。
閱讀時,我在想,假如我是愛蓮,我會不會毅然奔赴考場,狠絕地把親情拋諸腦后。把不爭氣的父親撂在一邊肯定會內疚終身,參加不了高考一輩子做個伺候大爺小爺的村婦也會遺憾終身,同樣會悔恨,何不選擇前者?愛蓮是個善良的孩子,善良的孩子,是不會有我這樣自私的權衡的。
這是個高考的故事,高考自古以來就是這么辛酸的。這也是個生活的故事,生活比這小說精彩多了。劉震云后來的作品比這篇好,但太軸,拗口,小小故事講不清楚,雞零狗碎。這篇波瀾不驚,短小精悍,戳進心窩里。
劉震云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一看到這封面,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想起了小時候一篇一篇讓我們痛不欲生的文章,這些生動的文章充分體現了當時那些風土人情,令人不禁聯想出那些我們所謂80后未曾見到過的事,未曾經歷過的人。當時的我,因為當時老師那張嚴厲的面孔,也許是讓人喘不過氣來的考試壓力,這些文章在我的心理完全體現不了美感,因為這時我得不停地告訴自己:又要背書了。。。
時間飛逝,我已經過了那段已經被強迫學習的階段了,現在及其迫切地想好好體味那個年代的作品,讓我去體會那段充滿“革命情懷”的崢嶸歲月。《塔鋪》正是滿足了我多年的愿望。
《塔鋪》里的每一個角色都極具特色,似乎于那個年代的人思想皆是單純而有趣。然而故事的結局卻是一幅一幅令人扼腕嘆息的畫面,故事里的人物完全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而為環境而所累以至于難于實現自己的夢想,比較一下,發現自己是如何幸福啊!至少現在的我們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當然我們可能失敗,而故事里那些鮮活的人卻像極了被生活所操縱的玩偶,就連通往自己夢想的道路也被一座座大山所阻隔。
王全的復習更像一場賭局,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作為賭資,背負著如此壓力的他,復習用功到他要頭昏腦脹,十分刻苦,但畢竟是一個家境貧寒,賭資有限,他最終因無力在押寶而放棄了這場戰爭,最終成為一個普通的農夫,理想?與他無關了。
我是一個矛盾的人。有時覺得李愛蓮的人生是悲劇的,她家境貧寒,是班里最認真的一個學生,本有一次徹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可是,卻因為父親的病使她幾乎失去了這段激情燃歲月所有的成果:沒有去參加高考,沒有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嫁給了自己不愛的人,失去了自己的最愛。但有時,我又覺得她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的價值不在于擁有而是重在經歷,正是這一段美好的經歷使她的人生有無限回憶,這還不夠嗎?!
主人公?依然令人遺憾!
劉震云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我相信《塔鋪》就是劉震云的自傳;他讓我想起我的高中。
也離家很遠,好像是三十多里路,騎自行車要走上一個多小時。每周回家一次,帶回去要洗的衣服,帶點兒生活費來,或是其他什么。我的那個中學雖說叫做蒙古族高中,其實還是漢族的學生多;當時的學校很亂,打架的事情很多。我自己也被打過,因為那個小的單放機,或者叫做隨聲聽更時髦點兒。
宿舍很冷,入冬之時,我們自己去學校外邊的莊稼地里撿柴火,用來給宿舍引火;學校給每個班級都弄了一個儲藏煤的屋子。每天下午第二節課間,回宿舍燒炕。那個時候就我和我的那個哥們勤快,大多數的時候,整個宿舍兩鋪炕,只有我們兩的那個灶燒過火,也只有我們的那個位置熱火一些。那幫家伙可真懶。
有一次,我臨鋪的老袁在半夜十一點多的時候說要去給我拿塊冰回來,我不信,這個家伙就步行一公里多到學校門前的河里給我搬了一塊很大的冰回來,非得要塞進我的被窩。當然,現在這個家伙不承認他去了學校的河邊,說是在學校找到的。
我們高考的壓力也很大,因為不考學出去,就沒有其他的出路,只能回家種地。我幾乎干不了什么農活,只能靠著上學這條路了。我不是不努力,我是真笨,復習了一年,才考了那么一個爛學校。
小說里的劉震云還有過一個初戀,而且是撕心裂肺的。我沒有。我們那個時候不懂,要是有人談戀愛,我們統統認為是不正經,屬于和流氓同類。現在想想真是傻死了。不過,也有玩的來的女生,也只是玩的來。最令我感動的是,我生病了,瘦小的一個哥們居然把我背到醫院,要知道我當時雖然沒有現在胖,不過也是很沉的。還有一個女孩陪我玩了兩個多小時的撲克,就是拿出大小王猜大小的那種。
也不知道現在的那幫兄弟都怎么樣了。現在的大家都忙了,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再見面也都世故了,會裝了。再也沒有當年的那種感覺了,多單純的兄弟啊!
劉震云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大約26年前,劉震云的小說《塔鋪》問世。憑借這部短篇小說,劉震云成功從《農民日報》的小記者轉型為作家。
現在回過頭看這部小說,難免讓人心生感慨,尤其對我這樣從農村考入大學,然后與農村訣別的人來說。26年了,這部小說,僅僅在故事情節上,還能打動人,可見我們的國家有過20多年其實并未有太大進步。
應該說,這部小說故事很簡單,講述了退伍士兵“我”從參加復習班考大學的故事,同宿舍有農民王全,當時稍微有錢的耗子,磨桌等人一起復習備考的故事。王全最終因為地里麥子要收,放棄了高考!耗子談愛,卻在最后時刻被分手,磨桌終于考砸了,只有我考上了!
但我心愛的姑娘,卻被生存的壓力所迫,放棄高考。我知道我考試成功之后,再一次去找已經嫁為人婦的姑娘。然后,淚流滿面,走了。夕陽如血。
在這段高考故事里,夾雜著兩個大難題:吃、出走、愛情,三個問題。
對于農村人來說,吃飯問題牽扯一切。一切卻只能以出走為結束。我的高考比劉震云晚了將近30年,不過,只要一想起初中時代,想起那冬瓜菜,那帶肉絲的菜,需要5毛錢,我就能從中找到共鳴。沒有經過為吃飯問題折騰的人當然不會知道,鄉下人考大學的一個重要阻礙——乃是吃不飽。
磨桌,就烤蟬吃。還說“班長,來一個吧,好香的!”饑餓吞噬著夢想,吞噬著大腦,一并吞噬了愛情!
通篇小說,劉震云寫出了不同鄉下人面對吃、出走、愛情的不同態度。最終,得勝者的出路乃在于——出走,就是考上大學!
我成功了,他們統統失敗!
但我的成功,也有淡淡的哀傷,我的同伴淪陷,我的愛情淪陷!——甚至,我的故鄉淪陷!!(這一點劉震云多年后終于涉及!)
最近狂迷劉震云!覺得自己也能在他同樣的年紀寫出那樣的小說,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是的!努力,寫吧,寫出鄉下人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