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的讀后感
一花一世界
構建在兩個看似平行的人,卻因林,姬,鳳這樣的融合大家族,而相遇的故事。
因為性格不同,他們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林遠明,世界的聰明好功利的青年。為了遠大的志向造福社會之類的,
舍棄了良心,徹底成為人渣。
姬憐憐,世界一殘障人士(閱讀障礙癥)。為了生存,隱藏自我的性格,追求一個容她的角落——青門。
他們兩個的性格都是社會極為常見的縮影。如果林遠明,沒有官場的錯敗,那么他們永生的交際就只是進入那個大家族里面,童年相遇的一瞬間。(可以想象為小學里面,同一個班級,但他們是屬于不同的群體的人。交集甚少。)
從林的角度,他傾心于姬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一他是一名眼高于頂的高材生,第二他的婚姻是要功利的要給他人生帶來利益的。落難,姬打破了他這兩項世界觀。高材生又如何,總會受到鄙夷的。功利是易變的。無私奉獻的人還是存在的。
身為世界。所謂聰明人的我們。何嘗不是這么眼高于頂。女主的由于人生的缺陷,隱藏鋒利,何嘗不是生存之道。
第一次閱讀時,并不欣賞姬的隱忍。僅贊賞林的智慧與進取。
第二次閱讀時,發現姬的隱忍是種暗暗的進取,林的鋒芒畢露阻礙的自己的進取道路。
第三次閱讀時,已然發現兩者都很好。世間為人當如姬,處事當如林。性格決定命運吧。
像許掌門的面露慈悲,內心卻忌才,但認真的本性,卻著實鍛煉出青門女子高端的劍技。需要佩服的是,其本人確實才華不凡。但是護短的性格,讓青門眾人都擁護萬分。
這個描述看似茅盾:卻是真實的人性。
一花一世界,此書沒有于晴以往的書寫的深刻。我并不失望。林遠明這個人很好得給了我安慰。何嘗我不是一個班級的風云人物。后來前進了,遇到更寬廣的世界,遇到了錯敗。成為風云人物之前,雖然有小打擊,但是一直認定前進的道路,便感覺越來越好。后來遭受的錯敗,似乎目標不明確了。看了這本書很能明白,有些時候,看著不進去的人,但就能獲取優秀成績,相容與世間的這些人的存在。鋒芒畢露,容易大起大落。
一花一世界的讀后感(精選篇2)
這是我第一次買的實體書,第一次拿著臺版豎排的繁體字啃讀,皆因為是于晴,在淘寶等待發貨那些時間不足以掛齒,因為于晴三年來才出的書。
從高中那會讀言情,以至于現在即使和朋友聊天為了解乏,玩笑說你可以去讀臺灣言情,小白文,讀起來輕松又短。然,于晴是我讀過臺言里的奇葩。
記得在豆瓣讀書里百無聊賴得尋書,看到“于晴”二字的書,心想:媽呀,都是8.0這么高的分。隨手下了一本“是非分不清”,晚上埋在被子里不禁熬夜看完,通篇無大情大愛,甚至男女主角連手也沒牽過幾次,這和印象里當刀直入的以往言情大大不同。然后閉上眼睛,故事里的女主角率真固善的阮冬故躍躍眼前,每天上班進辦公室都會發出中氣十足的問早聲;亦正亦邪的男主角東方非讓人又愛又恨,就是那俗話里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于晴又寫到“東方其實不是壞人,不過是任性之人”。聰明的人在朝堂之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在他看來不過是打發生的無趣罷了。這樣兩人,感情有如筆下的晉江工程,東方非一朝走完倒也愿意耐著性子慢慢誘著阮冬故一步步前進,看的讀者我心里心花開了又放。
后來陸續讀了閑云莊的系列,聶家系列,還有早期幾篇。不得不說于晴也是漸漸成長起來,文是在聶家系列后脫穎出來,后來越寫越好也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最震撼的是《就是皇后》,一般對臺言我都懶得寫書評,但是這讀完激動給了5星滿分且認為是看過言情里寫的最大氣又迂回沒有之一,源自言情勝出言情。故事是于晴架空四大國里的大魏,本是個皇子的江山美人老套故事。然而讀到文里寫的當了皇帝李容治隱隱感到未來不詳的預兆,“他的惡夢也是記不清了,只知夢里的自己撲前左手想抓住什么……他左右手皆有重視之物,右手掌心上是他少年時期就決定的目標,自己一生皆為它而活,談不上什么心不心愛?只全心全意在它上頭;左手掌心……初初只是偶爾看著它,心里發著軟,不料低頭看它的次數愈來愈多,他強行壓制心中那種失控的驚恐,也認定自身壓制得極好,但,猛然間,它自他手里展翅飛走,即使他窮極力氣,撲向它也抓不住了”。縱然最后他心愛的姑娘又回到他的身邊,身為帝王也沒有因為美人放棄江山,只能在臨終略帶愧疚地對著心愛之人說“愿來時沒有李家天下,只有你和我。”
于晴筆下對于故事人物的內心描寫很多,有時候不知不覺你仿佛就是筆下那人懂得喜明白憂,有國仇有私恨有自身成長的不足,那個人生下來不是有喜怒哀樂,背負人生種種,等到某一天你會發現,不會只有愛情,傻孩子,這世上的苦澀多了去;這快樂也不僅僅男女之情而已。
等到明白那時候,讀了于晴,于是便一遇成艷。
一花一世界的讀后感(精選篇3)
于大說了,這是一本“小品”,所以我不該期待《就是皇后》那樣的蕩氣回腸。但是,即便有了上述認知,讀罷這本《一花一世界》,仍然覺得失望。由此可見,我不是一個好的死忠粉絲。
寡淡,是最大的感受。情節像是湊出來的,沒有起伏,平平地,尚未開始,已經結束。這不是于大第一次寫“兩小無猜”,但是卻是最不令人信服、仰慕的一回。男女主角的設定是典型的于晴風,女主默默無聞、不被看好但心地善良、堅韌不拔。男主豐神俊朗、聰明過人卻心理陰暗、性格別扭。但這次,女主不是貌似平庸其實光彩照人,她是真的很平庸,連她那不可告人的“秘密”都沒有什么值得隱瞞的。比起《到處是秘密》來,女主的“秘密”仿佛是硬掰出來的人生障礙。男主據說是聰明而腹黑的,但是沒有什么光輝事跡來佐證,看來看去就是一個驕傲的小男生,前途尚未展開、剛剛擺了個架勢就已被三振出局,而他日后在青門是怎么大展宏圖的,于大沒告訴我們。
這本里,連配角都淡的好似一個影子。曾經,于大筆下的那些配角是多么的出彩,溫于意、何哉、五紙,個個都有自己的性格,他們的故事都配一本書來講述。這次的姬連,尷尷尬尬、不明所以地存在著,為什么要設置這么一個人物?我讀到最后也沒想出來。
于晴本來最擅長寫人物心理和語言,尤其是她的古言,對話含蓄、雅致、意味重重,這次不知是不是為了展現小姑娘的天真和瑣碎,青門眾女子的對話充滿了現代臺言的口水感,無營養,細碎,還有可有可無的嗲氣。
于晴說本來要寫姬滿故事,中途來了靈感轉而寫了這本小品,這個靈感有何精彩、新穎之處,我沒太看出來。還是期待姬滿的故事吧。
一花一世界的讀后感(精選篇4)
誠如作者在后記里稱此作為小品文,較之之前幾個系列顯得極為寡淡,比起正道公子與魔教妖女,高雅春香公子與市井氣的今朝姑娘,以及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東方非與剛正不阿的冬故姑娘這些個配對,這個故事里,林明遠一出場算是弱爆了吧,當年在朝堂上的意氣風發只存在于“如果是在以前”的假設里,仿佛是前世的事了吧。
想著《就是皇后》楔子中靈堂場景,想著《春香說》開頭今朝姑娘的永不對傅臨春動心的起誓和春香的一句“多謝李姑娘成全”……我以為在這個故事里男主的落魄是暫時,會有反轉劇情。
但隨著故事情節推進,才發現自己的某些期待落空了,男主被設定為了“人渣”,就連相貌也只是“長得俊俏”,比之天仙之類差得遠了。
而姬憐憐依然極為于晴風格,貌不驚人,低調怕事,大智若愚,重點是沒有野心,這是與林明遠的矛盾之處。
林嘲問姬沒有野心嗎,當了掌門要風是風,要雨是雨……
而姬卻道:當了掌門,有風要替大家擋風,有雨要替大家遮雨。
從一開始這個矛盾便存在,而最后矛盾爆發在于林想著回到朝堂,而姬只愿呆在青門安穩度過一生。
當念出“知足則不辱,知止則不殆”時,姬應該比誰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聰明如林明遠者又何嘗不懂其中含義,但是始終克服不了自己的“貪心”,糾結過后終于棄朝堂而定于江湖。
讀完整個故事,愈發覺得于晴的作品不斷淡化“言情”情節,而越來越多的心理描繪,越來越多的思考,關于世間的愁世間的樂以及如意和不如意。這也就是區別于其他言情小說家而鐘情于于晴的緣故吧。
看到幾次提到云家莊,很懷念那個系列。
一花一世界的讀后感(精選篇5)
本書讓我們等的太久了,三年時光,真的很是漫長啊。一度懷疑于大是否要封筆,可無論如何總也放下這位作者,時不時會去網絡上尋找她的消息,當看到有新書出爐的時候,歡呼雀躍,心癢難耐,總之,比中了大獎還要高興,呵呵,我輩其實還是很有精神追求的嘛。
這本書,一如既往的于氏風格,語言精煉到位,有時詼諧幽默,有時又發人深思。深以為精彩生動的心理描寫是于大的一絕,于大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看似平凡普通,沒什么特別之處,其實都是具有很高情商的人,聰慧,世故老練,最重要的是心底善良。男主角也是一如之前的于氏小說里的形象,一點腹黑,一點自私,滿腔含蓄的深情,其實我比較鄙視深情這個詞語,有點爛俗,我更愿意說是情感偏執,呵呵。
不打算劇透,只想說這是一個關于江湖的故事,奇怪的是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腦袋里浮現的是閑云公子時期的江湖,而不是春香公子和蘭青時代的江湖,大概是因為書中的青山綠水頗有謫仙的感覺吧。男女主角幼時相識,一個仰慕,一個憐惜,長大后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因了冥冥中的緣分吧,重逢于江湖,拋卻富貴浮云之后,重新發現自己一直珍惜的,最后相濡以沫于江湖。讀完后,讓我對緣分這件事又有了認識,有時候錯過一步,真的就是錯過終生了,唯有神奇的緣分才能讓人相聚啊。所以,一定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錯過了便不再有了,就算有,大概只會在小說里出現了。
一花一世界這個書名起得挺切題,但是我覺得也可以改為這樣:《一花,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