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母愛讀后感600字
時間:
小龍
讀后感
育雛期的“媽媽”不但愛護自己的子女,而且還會愛及其他種類動物的幼仔。動物園管理人員將一只失去母親的幼熊,抱到正在給幼仔哺乳的母狗身邊,母狗卻能欣然接納之,盡管熊是狗的兇惡敵人,如果狗崽全部死掉的話,那么她會對熊崽更加細心地照料,當成親生子女。這一現象,被稱為動物的“母愛轉移”。
動物的“母愛”行為,是其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往往越是那些產卵少產崽少的動物,其母愛行為表現得就越突出,因為她不能像那些產卵多的動物以多取“剩”,所以就只好以母愛的方式來彌補種族延續的不足了。 令人贊嘆的是,動物的“母愛”并非一味地“溺愛”。母狐在育仔期,為了幼狐不致于餓死,會不顧及自己的性命,去極危險的地方獵取食物。斷奶以后,母狐會教給子女們如何辨味尋找食物,怎樣捕捉獵物,怎樣逃避敵害等等。可是,一旦當子女們具備了基本的生活能力的時候,母狐就會一反常態地將他們驅逐出家門,讓他們去開辟自己的領地,獨立生活。
以后,真的為這些動物的母愛行為感動不已。從動物母親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的胸襟、可以讀懂母愛的偉大。做為一個母親,為了養育、呵護自己的后代就是要傾盡所有心血,付出全部的愛,乃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母愛都是至純至尊的、無私而高尚的,讓我們永遠在感恩中記住母愛,在回報中傳承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