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隋唐演義讀后感600字
我很喜歡《隋唐演義》,你如果讀了這本書,就會百看不厭、回味無窮。
這本書講了在隋朝末年,隋煬帝昏庸無道迫害忠良,強搶民女,致使當時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很多人無家可歸,被活活餓死了。
后來瓦崗寨英雄好漢揭竿而起,反抗暴政,開始了改朝換代的農民戰爭,并幫助唐太宗李世民隋朝建立唐代王朝,唐太宗登基后,評定戰亂,使得百姓們安居樂業。
讀這本書時,我仿佛回到了這個風云變幻,英雄輩出的歷史年代。故事情節生動精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好像身臨其境,令我流連忘返。
其中程咬金義劫官銀,讓我感受到程咬金勇猛,好爽;羅成打破一字長蛇陣,讓我覺得羅成這么聰慧的人,連其他人都不會破的大陣,羅成都會破;尉遲恭日搶三關,讓我知道他的英勇無敵;李元霸勇遭雷轟,讓我十分可憐他;中奸計羅成慘死,讓我體會到蘇定方和劉黑闥的陰險狡詐。我覺得李元霸的武功最厲害,他是隋唐第一勇士,手舉雙錘,名喚紫金錘,共重800斤。他還可以把雙錘舞得風聲四起、呼呼作響。可是太過于自大,竟敢舉錘罵天,結果被錘砸中,當場身亡。太可惜了,哎!
我還覺得徐茂公也很厲害。就好像是三國里的諸葛亮一樣,神機妙算。處處都做得周周到到的。他掐指一算,就知道未來天子是李家的李世民。真是牛,我都想回到過去,學一學這招呢!
在這本書中,程咬金、秦瓊、李世民、李靖、單雄信、王伯當、尉遲恭等英雄好漢都很厲害。
你只要認真閱讀此書,就會讓你身臨其境,流連忘返。所以希望你一定要去閱讀。
小說隋唐演義讀后感600字篇2
《隋唐演義》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十大名著之一。讓我一讀開頭,就想讀結尾。
這本書只要講述了隋煬帝楊廣和高祖李淵的一場戰爭。在秦王李世民(李淵二太子)夜探白璧關時,遇見仇人尉遲恭,護駕的程咬金和尉遲恭好一頓戰斗。尉遲恭黑鬼有條神鞭重八十斤,中上鞭的人必死無疑。程咬金被打后死了,但又復活,原來這程咬金是土福星宮轉世,死后遇土復活,這樣一連幾次,氣得尉遲恭氣不打一出來。但秦王受委屈了,軍師徐茂公將程咬金趕出了軍營。最后,李世民在長安登基,自號唐太宗。
讀完這本書有各種各樣的感受:驚奇、高興、悲傷……讓人感覺身臨其境。故事中,軍師徐茂公好謀善斷,尉遲恭有萬夫不當之勇,秦瓊神勇無敵,羅成武藝高強,李元霸力大無窮……人物各有特色。其中徐茂公足智多謀我最欣賞。他用智謀戰勝了劉武周,讓劉武周的得力之將歸順于唐。
徐茂公的計謀讓我想起了李廣的空城計,他的幾百人馬遭遇匈奴幾千人馬襲擊。李廣裝作若無其事。匈奴擔心李廣有什么陰謀,便撤退了。其實李廣并無陰謀,只不過擔心打不過匈奴,使出了一個讓敵人誤會的空城計罷了,沒想到敵人果然中計。
他們有這等計謀,是因為他們小時侯博覽群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嗎!我一定要發憤讀書,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同時,我也欣賞將士們誓死為唐的精神。我要把這種精神放在學習上,更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要一鼓作氣沖破難關。
我十分欣賞欣賞唐代將士,更欣賞他們那不怕困難的精神。
小說隋唐演義讀后感600字篇3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兩本厚厚的《隋唐演義》。這兩本書結合了白話文和詩,寫了大隋從興盛到衰敗和唐朝的漸起的全過程。上下兩冊共六百零三頁,共一百回,每一回的開頭都有一篇摘自右調的詩總領全文內容。使文章變得更加精彩。《隋唐演義》的上下兩冊十分精美,是兩本很好的書。
這兩本書講述的故事背景大為不同。一本講的是當時大隋統一時,一本講的是十八路反王起義時,故事內容主要是講了綠林好漢:秦瓊、程咬金、王伯當、單雄信等人以瓦崗山為根據地,聯合反王大隋創建唐朝的事。當時楊廣在位當大隋的王,他魚肉百姓。大興土木造宮殿,鬧的百姓吃不好穿不暖,天天民不聊生,而他在宮里吃喝玩樂,十分快活。后來出于巧合,秦叔寶等人走到了一起,準備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造反。他們一反,各地也都反了。秦叔寶也是一路順風,收降了許多身懷絕技心有大志的好漢,比如羅成、尉遲公等,使他們更加強大起來,在這世道上有了威望,同時也有了力量。終于,楊廣上吊自殺了。隨之唐朝又立了起來。隋唐演義就完了。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只有正義的力量是大的,自古正邪不兩立,每一個人都要做有正義感的人。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我很喜歡它。
小說隋唐演義讀后感600字篇4
這幾天,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隋唐演義》,中國十大名著之一,作者是褚人獲。
這本書大概講的是:瓦崗寨眾英雄匡扶正義,反抗暴政,各路起義軍隋唐到唐王朝建立、李世民稱帝的傳奇故事,再現了那個風云變幻、英雄輩出的歷史年代。其中秦瓊賣馬、程咬金劫王杠、羅成打破一字長蛇字陣、尉遲恭日搶三關等故事早已是膾炙人口。
《隋唐演義》里很多故事令我難忘,有徐茂功智退三路兵、雄闊海捐軀千斤閘、紫金關眾將破賊……但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徐茂功智退三路兵,這個故事講了:尚師徒、新文禮、楊林來攻取瓦崗。在萬分焦急的時候,徐茂功站出來用他的智慧說退了尚師徒,新文禮也隨之而去,接著有勸走了唐壁。徐茂功用他的智慧和那三寸不爛之舌竟然說退了三路大軍,他的大智若愚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書中也有很多猛將,有程咬金、秦瓊、羅成……其中我最喜歡羅成,他在破一字長蛇陣的時候毫不猶豫,那可是謀反的事,并且和他爸作對,但他為了國家,寧愿犧牲這些,他大公無私真令大家佩服。
小說隋唐演義讀后感600字篇5
《隋唐演義》這本書講述了從南北朝末期到隋唐時期發生的朝代更替故事。
在南北朝末期,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四處攻打其他政權,所向披靡,一統天下,隋朝成了繼秦朝以后第一個一統天下的朝代。隋朝的建立,標志著天下進入了穩定繁榮富強的時代。
可是,朝代總是不會永久存在的。楊堅的兒子楊廣登基后,表現得無比昏庸:修大運河、加稅、攻打高麗(現在的朝鮮韓國帶)······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被逼迫得造起了反。天下大亂,十八路反王逐鹿中原。可此時,楊廣竟然還不知道,仍在游玩作樂!
后來,隋朝的大臣李淵也起兵反隋。這時的朝廷已經烏煙瘴氣,就像沒有生命的皮球,任意地讓人們踢來踢去。終于,李淵成功地了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唐朝。不久后,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自己登基,登基后勵精圖治,將唐朝治理得無比繁榮,史稱貞觀之治,成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兩點。一是統治者決定成敗,如果楊堅當時不選楊廣當接班人,隋朝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如果楊廣當時以黎民社稷為重,不推行苛政,隋朝也不會這么短命。
第二,謀略決定成敗,如果李淵當時還是忠心耿耿地跟隨楊廣,那么,他也會成為一個在戰亂中被殺死、無人顧及的普通大臣,起兵反隋,難道不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正確決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