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貝利讀后感600字
關于足球的電影有很多,卻很少有一部能像《貝利:傳奇的誕生》帶給人這么震撼的感觸,以至于從上映到兩年后世界杯即將來臨之際,還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貝利:傳奇的誕生》魅力之處在于,影片結合了大量史料將貝利傳奇人生拍到力求真實。
比如“貝利”之名的由來,片中認為是小時候的阿爾塔菲尼(后來的隊友)為他起的,意在嘲笑他的口音和寒酸光腳的形象,這也和貝利自傳中關于口音錯誤的描述不謀而合。
關于家庭的描述也與現實相符,貝利父親唐迪尼奧也是名球員,因膝傷而退役,通過打工賺取微博的收入,他的母親不希望貝利重走父親的路,于是一次次禁止貝利踢球,但因為父親的影響,貝利從小愛好足球,10歲時,就和伙伴們自組“9月7日街道俱樂部”,主要在小鎮街頭踢球,同時還靠擦皮鞋給家里掙錢。這些影片都真實的呈現了,同時為了增加視覺效果和劇情特色,引入了少年足球比賽和街頭足球玩耍的場景,算是對巴西足球文化的一種描述。
在劇情設置的時間線上,影片同時從少年到青年兩個時間段記錄貝利成長蛻變過程,記錄了他內心因愧疚而想過放棄、因父親鼓勵而堅持、因教練安排而懷疑自己等等心路歷程。
童年的貝利無疑是快樂的,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是有一眾小伙伴一起踢球玩耍偷東西,他們甚至組建球隊參加比賽,雖敗猶榮。但是因為一個小伙伴的意外溺亡,讓童年的貝利陷入了一種自責和愧疚的內心郁結中,從此主動放棄足球。這一段無從考究,可以認為是電影為了豐富人物形象而進行的藝術加工。作為曾經國家隊足球運動員的父親用自己的鼓勵打開了貝利的心扉,讓他認清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到了青年,貝利已經通過自身的不斷練習掌握了大量足球技巧和經驗,尤其是根植在巴西人身上的“任加”,在他的街頭足球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最終他被足球教練發現并帶到足球隊中,給了他以后一鳴驚人提供了契機。在足球隊中,因為教練對歐式足球踢法的追求,巴西特有的“任加”踢法得不到展現,這讓貝利很困擾,甚至懷疑自己,電影利用了多個鏡頭特寫呈現出貝利的彷徨無措,這與他征戰世界杯中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人物的形象更加飽滿真實,原來即使天才,也曾懷疑人生。
如果單純作為人物傳記片,很容易陷入平庸,電影巧妙的探討了巴西特有的“任加”文化與足球的融合問題。這也讓這部球王的傳記片主旨得到了升華,上升至身份認同和國家文化層面。
最終,貝利在世界杯半決賽和決賽中完美施展了巴西花式踢球技巧,用華麗繁復的盤帶技術、巧妙炫目的挑球過人、熟練快速的顛球技巧、精彩絕倫的倒鉤射門讓比賽變成了一個秀場,再加上隊友的配合,1958年的世界杯最終因為巴西隊的覺醒而導致東道主瑞典的一蹶不振,貝利也在這屆世界杯中一戰成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球星。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似乎關于傳奇的崛起,這樣的介紹已經足夠,然后這對于貝利來說只是開始,當然,對于每隔四年的世界杯來說,更加只是無數傳奇中的一個。世界杯的魅力在于,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傳奇會是誰?
《貝利:傳奇的誕生》觀后感(五):旗幟
27歲的我看這部電影時,滿滿是我17歲奔跑在球場的影子,我希望在我37歲時,看到的是一個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奔跑在這個荒涼城市的自己。如果其間,我成了父親,我也會做一個理解孩子、鼓勵孩子、指引孩子的父親。
我保證。
“我會為巴西贏得一次世界杯,我保證。”年幼的貝利站在輸掉1950世界杯垂頭喪氣的巴西人群中,對著他父親說。
一小段對電影本身的看法:作為一部電影可以給出7.5分,作為一部足球電影,是目前最好的。觀看時請盡量去影院或者1080P的資源。整個故事、拍攝手法,都很套路,但套路得很熟練,很多人還是吃這一套的。色彩的運用比配樂技高一籌。對細節的取舍與篇幅把握的很好。貝利本人也出境了。除去那些對人性的探討,影片還是明顯偏向于快樂足球。
功利足球的時代,我們迫切需要快樂足球。觀看球賽,心系球員,與他們一起奔跑、轉身、跳躍、碰撞……輸贏重要,但是在通往獎杯無數漫長的道路上,那份熱愛、癡迷、快樂、自我,更重要。人生亦如此。
對于那些真正熱愛足球的人,那些已故或退役或現役的偉大球員,那些獎杯與勝利就是他們榮耀的全部嗎?
榮耀是一面無形而光輝的旗幟,常常立于最艱難的位置。
將來的戰友,如今遠方的你可能獨自奔跑,終有一天,我們將并肩作戰。
現在,請來一場足球盛宴吧!
球王貝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作為一個并沒有什么電影審美品味的人,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真的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是一部收到過球王貝利本人影響的傳記電影的原因(人類總喜歡把自己偉大的一面繼續美化給人看),從貝利踏入桑托斯的那瞬間開始,感覺電影的主角擁有了開掛的上帝光環。不管是被描述得多么神奇無比的judo(那一段看的我也是尷尬),還是被球砸中突然開竅一瞬間領悟足球跟自己踢的芒果差不多的暈眩時刻,都不足以說明貝利踏入足球圈真正遇到過的困難和轉折點。
是的,我不相信人的迷惑和痛苦會因為別人的一番話而消失,任何痛苦迷茫的跨越與戰勝都需要自己和自己的斗爭,這樣的心路歷程難道就是一片坦途一趨而就的嗎?在我看來,電影應當至少有兩個品質,一個是忠實于曾經發生過的事,另一個是把痛苦撕碎了給人看。這不是說反對喜劇,相反,我是周星馳無厘頭的粉絲。只是對于這樣一部擁有成為傳奇可能的電影,我不得不為之感到遺憾和心痛。
我看的第一部體育勵志電影是《弱點》。我覺得很好看,我重復看了3遍,而且準備看第4遍、第5遍。和這部貝利比起來,弱點勝在真實。最后一個黑人女法官或女律師對男主角的提問,又何嘗不是他內心隱藏的陰暗面?為什么有人會無緣無故對我這么好?他們是想要從我身上獲得什么利益嗎?這也是每個觀眾想要提出的問題。讓人對電影產生跨越次元的共鳴感,唯有真實可以做得到。
球王貝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貝利,傳奇的誕生》不僅是一部勵志片,還是一部很好的親子教育片。
感受來自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對你自己經歷的“不幸”,你還會不會讓孩子去嘗試?
我想,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
就像我老婆,她是一名醫生。因為現在的醫療環境不好,她的辛苦不僅換不來讓人艷羨的收入,還經常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她累煩的時候,對我女兒會有一句經典名言,那就是:“你長大了,打死我,也不讓你學醫了。”
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自己一樣的罪。
這很好理解。
但貝利的父親并不這樣。
貝利的父親也曾是職業足球運動員,也加入過職業球隊參加過大型比賽。但無名之輩,很早就因傷退役,連保險都沒有,最后只能黯然回到家鄉貧民窟,靠清掃廁所維持生計。
所以,貝利的母親并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重蹈他父親的覆轍。可是,當貝利的父親發現兒子是真熱愛足球之后,不僅沒有反對,反而私下鼓勵他自行練習。到最后,終于感動了貝利的母親,不僅同意而且協助貝利去追求理想。
影片中有一節很感人。
貝利離開家鄉,進入國家隊,卻不適應歐式訓練,受到隊友的譏諷和教練的批評。在一次訓練中,因為使用“勁伽”,雪上加霜導致膝蓋摔傷,幾乎無法參加世界杯。這個時候,貝利崩潰了,他后悔沒有繼續讀書,然后找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而貝利的母親卻在電話里跟他說:“這個決定是我們一起做的,而且也是正確的!不管發生什么,我和你爸爸都永遠愛你。”
不像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家長,面對孩子堅持的失敗,只會說“誰讓你以前不聽我的”。
第二個是:如果你的孩子遭到別人嘲笑,你會怎樣和他一起應對?
我想,多數人可能會憤怒,卻又不知所措。
因為,語言暴力,并不像肉體暴力那樣,會有一個明確的傷害。大多數時候,孩子已經明顯感到受辱,家長卻還沒感受到或者感受到了卻視若無睹。
貝利小時候也是這樣。
貝利,其實本不叫“貝利”,他的全名叫埃德森·阿蘭特斯·多·納西門托,“貝利”只是小時候別人送給他的一個帶有侮辱性的綽號。
貝利曾經因此和別人打架。他的父親知道后,是這樣告訴他的:“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也經常和別人打架,特別是當那些大孩子給我取外號的時候。但隨著我一天天長大,我意識到,一個好的球員,必須清楚一點,只有不安感才會給予你斗志。……如果你想成為職業球員,就必須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后來,貝利被選入國家隊。臨走前,貝利的父親特地送給他一件秀有“貝利”二字的衣服。貝利感到很不可思議,因為“貝利”是那些富家子弟嘲笑他給他起的綽號。但是,貝利的父親卻說,“不,這是當人們看到你踢球后,也是當我發現你身上有我所沒有的潛質時,人們歡呼、吶喊著的名字。……所以,你一定要比我堅強!當有人對你惡語相向,對你的表現指手畫腳時,你一定不能感到被羞辱了,一定要保持內心的強大,我的孩子。”
說得多好!
人活著世上,誰不被人說,誰又不說人。
只有自己內心強大,才不會受別人影響。當全世界都知道“貝利”是球王的時候,誰還會認為“貝利”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羞辱?
所以,生命是自己的,選擇是自己的,即使任何人說你不行,你也應相信自己,努力!加油!
我想,這不止是我們應當告訴孩子的,也是我們自己應當做到的。
球王貝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今天,我們大家學習了課文《球王貝利》。課文主要講述了貝利小時候與足球的故事。貝利小時候很喜歡踢足球,可是他沒有錢買足球,于是他就把任何一個能踢的東西放到空地上當做足球來踢。一次,他在踢一個椰子殼時,被一名足球教練發現了,教練發現這個小男孩球感很好,就給了他一個足球。圣誕節到了,貝利和媽媽一起真誠的給教練祈禱。祈禱完畢,他拿著一把小鏟子,來到教練家的花園里,挖起土來。過來一會兒,教練來了,他問貝利:“你在干什么?”,貝利說:“我在為你的圣誕樹挖坑呢” 。教練被他的真誠感動了,他對貝利說:“明天你到我的訓練場吧”。終于,在1958年,貝利還不到18歲的時候,他和他的隊友第一次為巴西捧回了足球賽世界杯。
我想,正是貝利的真誠與善良,使他認識并感動了教練。如果貝利和他母親沒有去給教練祈禱,如果他沒有給教練挖樹坑的話,也就沒有今天的球王貝利了。正是貝利的天才和優良的品德成就了一代球王的傳奇
我以后要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特別是我的父母、老師。而且,我還要真誠地幫助任何一個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
球王貝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小貝利經歷了小伙伴的離開,經歷了教練的阻撓,不讓他用任加踢球,不讓他做回自己,學歐洲一樣正規的踢球,把踢球用一個框架框起來,埋沒了人性中自由天性的發揮,必然無法走的快樂和到達更遠的遠方。
兩次讓我淚流,一次是貝利的媽媽親自請教練到家,貝利與媽媽相擁時,貝利在爸爸的引導下,一直持續的練習足球基本功,父子關系的融洽,在快樂中享受每次的練習,練習已經成為了工作之余的休息,或者是玩耍。一次是進入少年隊,不被認可,無法施展自己的球技,在離開開的車站,被慧眼識人的教練挽留下來,于是在比賽中再次做回自己,幫助球隊取得進球,以為新教練會批評,得到的是認可和鼓勵。一舉成名。
由此想到,中國的功夫文化,太極文化如此的深沉,厚重,如何與體育完美的結合,從而發揚我們的大球文化呢。據說足球還是唐代發明的,當然還有舞蹈的靈動,柔韌性,足球,籃球,都需要有靈活的反應,柔韌性,步伐等等。期待國足,中國籃球,不要僅僅停留在影視劇里面,落實到國際大賽上面。
看到巴西54年奪冠后,全民狂歡,仿佛看到國足進入世界杯一樣的盛況,僅僅進入世界杯就如此的興奮,奪得冠軍,可想13億海內外同胞將會以何種方式慶祝,不敢去想,無論如何都無法想到的,我們太缺一個世界杯冠軍獎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