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600字讀后感
影片一開始就以簡單的一些片段介紹了主人公程勇的生活背景以及矛盾的人物性格。他素質低下滿嘴臟話還打老婆但是他對他兒子來說是一個好爸爸,對他父親來說是一個孝順兒子,他不是一個好人,為了錢走私過亂七八糟的保健品。第一次呂受益來找老程走私藥品的時候,被他拒絕了,因為怕被抓。劇情到這人物性格的是非兩面就分割的很清楚了。
再后面老程因為生活所困聯系到了呂受益,準備合作賣藥。老程去了印度,在與印度商人談論藥品的時候說了一句很現實的話“命就是錢”。
在影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黃毛,為了不拖累家人而選擇去屠宰場謀生,一邊工作一邊等死。
當晚上老程和他的小團體去夜店慶祝時,領班要讓思慧去跳舞,老程不許讓思慧坐下并砸錢讓酒吧經理跳舞的時候,思慧扯著嗓子喊的最響,喊“脫”的時候眼神惡狠狠的,這么多年心中受到的屈辱終于在這一刻發泄了出來,鏡頭轉向她的時候,眼睛里含著滿滿的眼淚。可以想象思慧曾經受到過怎樣的侮辱與委屈。
其中有一段劇情讓我難忘:在警察發現了購買印度藥的病患時,讓他們說出賣家,沒有人回答,最后,老婆婆站了出來,哀求道:“領導同志,我病了三年,四萬一瓶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還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它是假藥,這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淚目!
我不是藥神600字讀后感【篇2】
《我不是藥神》上映幾天了,影評不錯,不過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對社會還很懵懂。也是第一次來北京正式加入北漂一族的一個南方小菇涼。因為剛從學校保存出來,大家好像都是膽子不大,脾氣不小;個子不高,要求不小;所以室友因為比我早在北京待四個月給我的建議是要我先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正在找工作每天都焦頭爛額的。但最后我一個人還是看了這部電影。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年的社會的打磨你終于也要變得世俗,你也會因為錢做你認為你一輩子不會做的事情。劇中的程勇就是起初也是一個世俗的人,賣著不怎么賺錢也可以勉強過的保健品,但現實就是這樣,你明明這樣渾渾噩噩過著可能覺得也不錯的時候突然一根棒子重重的打在你身上,劇中程勇因為妻子離婚、長輩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他終于被現實打敗了。
起初他對白血病患者好像也沒什么概念,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他走上了法律不允許的也就是犯法的路上,但他的目的是賺錢。對于犯法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是不愿意的去觸犯的,劇中的程勇也一樣。所以他賺夠錢收手做個正正經經的良民多好,不用每天提心掉膽,也沒有要當大英雄這么大理想。對就是現實把我們變成外觀看起來最好的自己。雖然人性被成長的歲月磨平但并不會消失,
所以只要還存在在骨子里他依然會被喚醒。程勇因為看到自己兄弟經歷病痛折磨而死的過程終于還是在風口浪尖上為了這些遭受病痛折磨而吃不起高價藥的患者放棄自己所有世俗的東西鋌而走險了。也許在法律的角度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做的事情已經超意義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經影響到法律甚至相關部門的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患者可以勇敢并快樂的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最終是美好的。
這只是我代表個人從某個角度的看法寫的,文筆不好請見諒。最后想說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所以我們應該謝謝編劇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告訴我們大家。
我不是藥神600字讀后感【篇3】
昨晚,看到騰訊新聞推送消息《我不是藥神》票房已經突破28億,這部走心的現實主義國產大片成功俘獲了國人的心。一部作品能如此倍受歡迎,必有其獨到之處,影片背后的故事久久質問著人心,讓人深思,振聾發聵。
電影上映三天后,在朋友圈的極力推薦下,懷著好奇,帶著想象走進影院來了一場《我不是藥神》之旅。看完這部電影已經半個多月了,一些情節已忘卻,但那些精彩片段仍然記憶猶新。窗外雨淅瀝淅瀝下,思緒隨之起伏,來個雨日的標配,碼文。
《我不是藥神》圍繞著徐崢飾演的程勇的人性變化而推進情節。起先刻畫的是有點流氓味道的他,痞里痞氣賣著印度神藥,再著當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到他代購印度仿制藥時露出無商不奸的惡臉,五百元的印度格列寧被賺取10倍利潤,靠著這些救命錢發家致富,最后當他富起來后,也善起來了,懷著不忘富心的心,零利潤代購,直至最后的賠本代購,將善進一步升華。程勇的系列變化,是他的自我救贖,換取內心的心安理得。
看完影片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人這一輩子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得病,普通的一場病都能拖垮一家人,更何況那種死貴醫藥費的病,沒病沒災才是王道。一瓶正版格列寧需要四千,在當時經濟條件下這么貴的藥普通人哪能吃得起,再者說富裕的家庭也經不起藥當飯吃的日子啊,昂貴的藥能吃窮一個家庭,吃垮患者對生命的期許,活生生的將人逼上死亡之路。不敢害病、不能害病、害不起病成了人們的生存法則。
就如今日子好了的社會里,估計也少有人能消費得起一瓶4萬的藥吧,常年累月不窮才怪。輕松籌上時不時見到發起籌款項目,多是癌患者難以支付巨額醫療費走上籌款之路。活著總會有希望,這大概是唯一支撐他們走下去的信念吧。
當患者們因難以支付昂貴藥錢進行游行時,丑陋的代理商永遠都是以成本高無視這些與病魔戰斗的強者。壟斷主義的奸商始終露著猙獰面目,當高仿制藥流入市場觸動了他們的“奶酪”時,就用法律武器窮追猛打,直至印度藥廠徹底消失,稱王稱霸于世界,隨心所欲哄抬藥價。商人,永遠都是利益至上,他們的眼里似乎沒有生命的存在,這群人看到的只有錢,數不盡的錢,一摞一摞的。
我不是藥神600字讀后感【篇4】
這是第一次一個人去看電影,其實和兩個人看差不多,就是少了個一起分享的對象。
人類在生命面前是一樣的脆弱,當知道自己離死神很近的時候,每個人的想法都會很極端,要么強烈的想要活著,要么強烈的想要死去。
本片主要講述的是人心的變化,但其實男主人公最內心深處的善良一直沒有變,第一次非法進藥是為了給他父親治病,接下來停止賣藥是為了他的家庭,他不想被抓,他要照顧它年邁的父親和即將跟著離婚妻子走的兒子,然后又一次的賣藥是因為這么多的病人,那些渴望活下去,但是因為昂貴的醫藥費而絕望的病人。這里的'善良只不過是從小善到大善,男主人公內心格局的變化。
我個人看電影淚點比較低,所以有5次淚點對于我來說,但是最感人的還是最后男主人公在車上被押送的時候,兩邊站滿了病人,他們一個個摘掉口罩,其實這個動作類似于見到領導摘掉帽子的致敬的意思。他們感謝他的出現,把他們從絕望的邊境拉回來,讓他們看到生的希望,雖然最終也被判有期徒刑5年,但是至少這件事上了臺面,讓更多的人關注了這件事,也是這件事有個很好的結局,這些藥品國家開始管轄,把這些都列入了醫保里面,也算解決了一個民生問題。
歸結到現實,錢真的很重要,整部劇也沒有離開過錢這個線,從沒錢到有錢到后面類似于公益了,一個人只有管好了自己,才能去更好的幫助別人。所以想要幫助別人,首先還是得讓自己強大,沒有人是100%無私的,在自己不好的情況下沒有閑工夫去管別人的。
所以讓自己強大才是硬道理。
我不是藥神600字讀后感【篇5】
在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下,我懷揣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走進電影院去觀賞當下這部人人稱贊的作品——《我不是藥神》。
隨著樂曲的激情開場,一幕幕場景在我眼前鋪陳開來……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印度小王子神油店里,一個上有病父無錢籌措藥費醫治,下有幼兒無經濟能力撫養的“小人物”———程勇,因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至此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從社會底層的小市民一躍成為受人尊敬的“大英雄”。
電影前半段內容里不乏各種笑點,惹得我捧腹大笑,整個廳里也是此起彼伏的笑聲,從后半段開始,劇情急轉直下,我的心情逐漸變得壓抑起來。當我聽到那個假仁假義的騙子醫生,張程林所說的那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我的心里升騰起莫名的怒氣,這就是真實的社會,這就是世界的背面。一邊是“他才20歲,他想活著有什么錯”,一邊是能把家吃空的漫天藥價,我的心里就像堵著一塊石頭,硌得難受,喘不上氣來。無數個患了這種病的人,就因為這個天價藥,吃掉了存款,吃掉了房子,甚至吃掉了家人,為了活下來而買“假藥”吃的他們有什么錯,可是如果所有人都去購買“假藥”那么還有誰愿意來研究制造正版藥,醫療事業又如何進步呢?到底是誰的錯呢?
影片結束的時刻,我的心里仍舊很矛盾,可是當最后大熒幕上呈現出來的那幾行白字,我的心情變得輕松起來,這是一個曾經真實發生的事件,盡管這部影片中充滿了悲傷和憤怒,但是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推動了醫療事業的改革,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點就是以凸顯出它巨大的意義。
我懷著期待的心情走出影院,思緒萬千,希望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能推動社會的進步,改變“窮病”的現狀,最終惠及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