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十六回讀后感600字
在初中就聽說《紅樓夢》是本百科全書,學(xué)生必讀物。由于是古文,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真不知道它哪里好,只知道有一個不務(wù)事的賈寶玉,還有一個知書達理的林黛玉。
第二次都是因為我在書店買到一本白話文的《紅樓夢》,但無論是古文的還是白話文的,都沒有介紹為何書名叫《紅樓夢》而作者眼中的《紅樓夢》又是怎樣的?通過讀書中的內(nèi)容我只能把題目理解為:年少無知,勝似夢一場。這里我只是從主人的角度理解,要是從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則可以理解為:物是人非,千變?nèi)f化。
有人說《紅樓夢》是本醫(yī)術(shù),書中記載的藥方及治病的方法都是奏效的;有人說《紅樓夢》是本教科書,書中有許多教人處世之道;有人說《紅樓夢》是本愛情小說,記載了賈寶玉和林黛玉凄美的愛情故事。
而我認(rèn)為《紅樓夢》是本反封建之書,在書中林黛玉廣讀詩書,可在賈府她只說自己略懂;而賈寶玉身為官仕子弟不好官場,只喜歡玩樂;地位高人一等的賈寶玉和出身于小官吏之家林黛玉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一個是批判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個是批判官場折人才;還有一個是批判封建等級制度。
我認(rèn)為林黛玉的葬花不是因為無聊,而是失落。這是一種對當(dāng)時封建禮教的強烈不滿又不能反抗的憤怒無奈的表現(xiàn)。《紅樓夢》的結(jié)局是悲慘的,他們都放棄“不乖”去遵循制度。當(dāng)我們放棄反抗,結(jié)果只能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們依舊會過得很好,只不過已經(jīng)失去了本色。
當(dāng)今的世界不也這樣嗎?條條框框的規(guī)定制約著我們的生活,稍有越界就被認(rèn)為“不乖”,我們的思想就這樣乖乖的去思考著人生。曾經(jīng)有多少人放棄“不乖”?現(xiàn)在又有多少人堅持“不乖”?
當(dāng)人生走到盡頭,我們會不會感嘆,這又是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第十六回讀后感600字(篇2)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句話出自林黛玉的口中。是啊,林黛玉就宛如春花,她縱然芳香紅艷,但春色退去后,她將被突如其來的春風(fēng)吹入到塵土中,誰還有心去珍惜這落英繽紛的美景,也無人體察林黛玉心中的寂寞與悲苦。
有情人卻無法終成眷屬,讀了紅樓夢一書后,我悲憤交加,悲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在家族阻撓下無法圓滿,憤的是世態(tài)炎涼,封建社會的腐敗及世人迂腐的封建觀念。這本書主要記敘了體弱多病的林黛玉在榮國府與性情頑劣的賈寶玉相戀,但后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林黛玉因此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看破紅塵,并隨僧遠去。每當(dāng)看到《紅樓夢》的結(jié)局,我就不禁思緒萬千,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是悲慘的,但也同樣是命中注定的,因為"玉"與"金"本就不是同類物種,盡管"玉"再美,"金"再珍貴,但因所處環(huán)境的緣故,他們終究不會在一起。而林黛玉與賈寶玉,永遠不敢坦露自己對對方的愛意,只是將彼此之間的愛通過言行舉止表現(xiàn)出來,雖說他們有情,但是在我看來是無緣的,就是因為舊時期年代,老百姓都崇尚封建理念,導(dǎo)致一對情人在愛河中苦苦掙扎啊,并最終陷入苦海。
"香魂一縷隨風(fēng)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當(dāng)黛玉淚盡歸天時,我心中感到十分的難過。黛玉氣絕之時,正是寶玉娶寶釵之時。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嘆寶玉,無緣娶黛玉為妻,惜黛玉,無力挽寶玉為夫。兩人之情只怪世人破壞。佳人笑之,且俏且無奈,公子嘆之,且俊且悲傷。笑寶玉太癡,為情癡,為愛癡;哭黛玉太慘,無情慘,無緣慘。黛玉化清風(fēng)歸天,寶玉隨僧侶而去。日日想,淚淚盡,母喪情人散痛之誰知曉。紅樓啊,愿有情人終成眷屬。
思紅樓,夢黛玉。看了巜紅樓夢》一書,我又怒又悲。曹雪芹通過黛玉的生平,諷刺舊社會的封建迂腐,也讓我深深體會到黛玉與寶玉有愛卻無緣的悲痛。
紅樓夢第十六回讀后感600字(篇3)
寒假里,我讀完了《紅樓夢》,我認(rèn)為紅樓夢這本書就像一曲紅樓悲歌,讀完這本書的人也能理解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句話的含義。
剛剛讀完紅樓夢的我,心情難過到極點。黛玉的那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一直回蕩在耳邊。紅樓女兒的悲慘下場令我感到嘆息不已,而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巨變更讓我沉思不已。
想當(dāng)初,寧榮二府繁華至極,不說別的,單是一座大觀園,就極盡奢華,正如劉姥姥說的比畫中畫得還要美,可最后呢?大觀園卻變成了哀草枯楊。而曾經(jīng)居住在里面的那些美好的人們呢?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一片凄涼。
是什么導(dǎo)致的這樣呢?是無止的貪婪和欲望,是因為對金錢權(quán)勢的追求,是因為妄想不勞而獲,是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若不是這些大觀園應(yīng)該還是一個“世外桃源”吧?
想想大觀園里那些可愛的女孩,才情絕艷的黛玉,沉穩(wěn)乖巧的寶釵,溫柔善良的迎春,志氣清高的探春,孤僻冷然的惜春,寬宏豁達的湘云……每一個都冰雪聰明。像寶玉說的:這些女兒是用水做的。可到頭來,黛玉淚盡而亡,寶釵獨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嫁他鄉(xiāng),惜春遁入空門,湘云不知所歸……這其中的辛酸和悲哀,有誰能懂?又有誰能理解?
合上書,我已不能將《紅樓夢》看成一部普通的小說了,它更像是一部厚重歷史,寫滿了悲歡離合。都說《紅樓夢》所展現(xiàn)的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的悲劇。
紅樓夢第十六回讀后感600字(篇4)
一次偶然機會,我讀了一部不朽佳作——紅樓夢,它記述了家族的興衰,愛情的逐漸沒落,寶玉和黛玉空前絕后的愛情,最后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凄涼,多少人為之流淚。讀后我的感受頗深。四個大字深印在腦海中——遺憾、永恒。
所謂遺憾就是做事達不到預(yù)先的結(jié)果,而留下遺憾。賈家,經(jīng)過幾次變遷,由最初的繁榮到最后家破人亡的衰敗,曾經(jīng)金碧輝煌、繁榮熱鬧的寧國府最后被抄封變得冷落蕭條、毫無生氣,這是遺憾!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就像“如果有一天你死了,那么肯定是笨死的;如果有一次我死了,那么肯定是被你氣死的”何出此言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寶玉被騙娶了寶釵,但從始至終,他都認(rèn)為自己娶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黛玉,而黛玉氣他娶了寶釵而吐血身亡,自己心愛的人死了,寶玉的心也跟著去了,間接地寶玉也死了。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也是遺憾!
在當(dāng)今社會中,相信人們還存心許多憾事,雖然遺憾二字不難寫,但人的一生很少有人能一生無憾,有些人用一生書寫,甚至用金錢都無法彌補遺憾……
而永恒二字包含了太多太多東西。永恒是指一些已成為事實而無法改變的。就像黛玉已拋下一切駕鶴西去,縱使寶玉再傷心再不情愿也已經(jīng)無法挽回,林黛玉不會死而復(fù)活,這已成定局。寧國府被抄,人們死的死、散的散,這已無法改變,成為永恒之事了。
時間不停流逝,回望曾經(jīng),曾經(jīng)就像夜空中劃過的流星,它們彼此交錯,交相輝映,瞬間消失于天暮,急促又燦爛,雖只剎那間芳華但成為永恒不變。
寶玉和黛玉本是一對鴛鴦,天作之和,但月圓月缺,他們就這樣錯過了,歲歲年年人不同,已物是人非,留下無盡的悔意和遺憾,但這成為事實而流傳千古。
遺憾!遺憾!真是遺憾!
紅樓夢第十六回讀后感600字(篇5)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紅樓夢》是一部有關(guān)愛情的小說,但作者并沒有把著眼點完全放在故事情節(jié)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顯示出高度成熟的藝術(shù)水準(zhǔn)。全書共刻畫了四百多號人物,不同的身世命運,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筆下,人與事的來龍去脈,一概井然有序,從容自然。上至皇庭貴婦,下至走卒車夫,其神色、語言及個性,都纖毫畢現(xiàn)。
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前世為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
賈寶玉是小說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于經(jīng)濟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寵兒,但命運卻不由得自己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fā)真性情真心意,卻被逼著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xué)藝術(shù)的一切優(yōu)秀傳統(tǒng)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
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xiàn)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
這一切,都是作者憑借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藝術(shù)素養(yǎng)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群芳中始終蕩漾著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著東方文化的芬芳。
《紅樓夢》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nèi)成為“中國小說文學(xué)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xué)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贊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xiàn)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是一本值得品讀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