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讀后感600字以上
長征讀后感600字以上【篇1】
當我合上《長征》一書的時候,我的思緒任在江西的瑞金、在金沙江、在渡河、在大草地、在大雪山、在吳起鎮;耳邊回響的是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慷慨激昂、是大度橋上沖鋒的紅軍健兒、是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的歷史畫卷;我在問自己,是什么力量讓我們的前輩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業績?答案是:信仰。
當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時候,《人類1000年》一書由美國時代出版公司出版,該書公布了從公元1000年至公元的千年間,人類歷史進成中所發生的一百件重要事件,來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科學領域的學者們共同認為,在已經過去的整整一千年中,這一百件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就有我們中國共產黨在1934年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險阻走過的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
可以肯定的是,來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們,在評選一千年間影響了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件重要事件時,他們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國共產黨人并無共同之處,他們也不是從中國共產黨黨史和中國紅色武裝的軍史角度來看待長征的。
長征是什么?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長征跨越了中國十五個省份,轉戰地域面積的總和比許多歐洲國家的國土面積都大。長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脈,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而且終年積雪;長征渡過了三十多條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洶涌險峻的峽谷大江,長征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的濕地,那片人跡罕至的濕地面積幾乎和法國的國土面積相等。更為重要的是在總里程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中國工農紅軍始終在數十倍于己的敵人的追擊、堵截與合圍中,遭遇的戰斗在四百場以上,平均三天就發生一次激烈的大戰,除了在少數地區短暫停留外,在饑餓、寒冷、傷病和死亡的威脅下,平均每天急行軍五十公里以上。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犧牲的遠征,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八萬陸仟多人踏上長征之路,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吳起鎮時全軍僅為近八千人。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近十萬大軍開始西渡嘉陵江,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時,全軍三萬三千人。1935年11月紅二方面軍兩萬一千多人從國民黨三十多萬的合圍中沖出去,踏上的長征之路,1936年到達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時,全軍一萬一千多人。紅二十五軍1934年11月開始長征,經過數月的顛沛流離和艱苦轉戰,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到達陜北的武裝,全軍兵力最多的時候八千多人,最少是只有一千多人。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的遠征,中國工農紅軍轉戰大半個中國,一路浴血奮戰,舍生忘死,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傳播中國共產黨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長征喚醒了中國千百萬民眾,他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跟隨者那面紅旗一路遠去,堅信道路的盡頭就是勞苦大眾千百年來所夢想的一個平等、幸福的中國。
世界上不曾有過這樣的向中國工農紅軍的隊伍:指揮員年齡平均不足25歲;戰斗員的年齡平均不足20歲,14歲至18歲的戰士至少占百分之八十。年輕的紅軍戰士在數天未見一粒糧食的情況下,不分晝夜的翻山越嶺投入到殘酷的戰斗中,其英勇頑強和部位犧牲舉世無雙,在兩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紅軍戰士犧牲。
在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與1981年來中國走"長征路".當這位西方的政治家帶著他的家人來到大渡河邊時,他被這條湍急的河流和兩岸險峻的崖壁震驚了,他被三萬中國工農紅軍在幾十萬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中渡過這條大河的壯舉震驚了。布熱津斯基后來講到:"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絕不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的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東西的必須要因素".——長征是突破了國度、階級和政治界限的人類精神的豐碑 ,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人,無論持何種意識形態,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給于人類的精神財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須的永不磨滅的信念,是信仰不朽的象征。
我被書中的每一次戰斗、每一次犧牲、每一次會師感動著;因為付出了太多的犧牲,因為犧牲承載者不屈的信仰,長征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是,堅定的信仰,堅強的意志以及無與倫比的勇敢。這些都是可以創造人間奇跡的精神。我們的偉大的導師講過: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通過學習,我感覺長征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壯麗的史詩。只有知道長征,才明白什么是苦難與輝煌,只有了解長征才清楚的。
長征讀后感600字以上【篇2】
《長征故事代代傳》中那些不畏艱險的紅軍戰士們,用自己那一顆顆愛國的心充分的體現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長征故事代代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紅軍戰士們二萬五千長征的故事。有長征路上的第一仗,搶渡湘江,智取遵義城,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跨過大草地等。
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翻越夾金山了。大雪山夾金山位于阿壩州的小金縣境內。那里有堆積多年的不化冰雪。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沒有任何動植物,沒有任何食物,只有一望無際的白雪。
由于海拔很高,空氣稀薄,呼吸很困難。溫度也很低。雖然,有無數的紅軍戰士們凍死,餓死,病死,累死。但是,剩下的紅軍戰士們總能以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堅定意志與無情的雪山做斗爭。最后,終于憑著這種氣概與意志戰勝了無情的雪山,翻越了夾金山。
是呀!紅軍都是鋼鐵汗,千錘百煉不怕難!紅軍戰士們,你是我的榜樣。
對!長征就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只有紅軍才是英雄好漢;長征就是宣傳隊,它向全國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的道路;長征就是播種機,它播種了許多種子,在全國發芽,長葉,開花,結果。
長征讀后感600字以上【篇3】
長征的故事有很多,我雖然沒有全部看完,但當我把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縈饒在我眼前……長征初期的湘江戰役,是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中央紅軍人數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紅軍最終突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
還有后來的四渡赤水,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這一重又一重令人無法相信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勝了,這就是“無堅不摧”的紅軍。紅軍的頑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靈魂。
看紅軍爬雪山的時候,吃的是皮帶、樹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們卻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戰勝了一道又道的困難。而我們面對困難時卻知難而退,如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有時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就放過了。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沒做就牢騷滿腹,找借口和理由推脫逃避。在他們的面前我們變得那么渺小和蒼白無力……
從紅軍長征中我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今天,我們遠離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過著衣食無憂、幸福安定的生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將這些高貴的品德精神發揚下去,學好每一科知識,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讓可愛的祖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
長征讀后感600字以上【篇4】
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讀《長征精神青少年讀本》,我深受感動。
文章主要描述了紅軍長征兩萬五千里,爬過十八座山脈,走過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卻憑著兩只腳縱橫十一個省的感人故事。紅軍將士在長征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它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
在長征途中,最困難的事要數過雪山了。山上不是刮風就是下雨,積雪常常從山頭崩落,戰士們手拉著手防止滑倒,每個人都頭暈目眩,渾身一點兒力氣都沒有,走幾步就停下來喘口氣,結果越走越慢。起風了,一個戰友倒了下去,沒等后面的人走到他面前,就已經停止了呼吸。戰士們把他的尸體埋在雪縫里,繼續前行。紅軍戰士在長征中翻越大雪山的偉大壯舉,充分體現了他們甘于吃苦的革命精神。
而今天,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重任將落在我們青少年的肩上,這正需要我們找些苦吃,經受些磨難,來砥礪自己的意志,練就自身的本領,這樣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然而遺憾的是,我們中的一部人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家說風就是雨,說東不能西,要什么有什么,把自己的父母當成仆人。而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從來都是父母沖鋒在前,自己退縮在后,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試問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呢?
偉大的作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對于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于強者來說是一塊墊腳石。同學們,讓我們傳承長征精神,勇于吃苦、敢于吃苦、樂于吃苦,做一個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有為少年。
長征讀后感600字以上【篇5】
奇跡!真是從古至今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跡。這是我看完《紅軍長征的故事》這本書之后,從內心發出的贊嘆。它已經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讓我終生難忘!
奇跡!數千人馬萬里長征,面對的是百萬虎狼之師,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江河洶涌阻去路,群山險要助敵兵。他們卻履險如夷,橫掃千軍,這難道不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嗎?面對著饑寒交迫,刀山火海,這一重又一重令人無法相信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勝了。這支被譽為天下無敵的隊伍,就是紅軍!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于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l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饑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么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后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盡后來顏。紅軍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贊揚和學習。要跟紅軍一樣不怕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