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述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篇1
第一次接到這本書時,并未對它那具有藝術性的書名所吸引。畢竟自小以來就對這類書籍不怎么感興趣。但翻開這本書,便被它的情節所吸引。
這本書圍繞著兩個平凡的人:孫少平和孫少安。寫出了他們兩人一路打拼的經歷,在他們倆坎坷的打拼路上,親情、愛情和友情在他們遭遇困難時激勵、鼓勵著他們
“親人幫親人,無親來幫愁煞人。”在雙水村,孫玉厚的家是貧窮的,就連溫飽都是一個困擾他們的問題。但他們家卻又是富有的,孝順的兒女,時刻圍繞著他們的濃濃溫情便是他們家最富有的財產。在父子倆對于分家的問題上而爭執不下時,孫玉厚,這個偉大的父親主動讓步,讓孫少安尊重妻子的意見分家出去住。家人一直都是這樣,默默地支持,默默地幫助。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想退縮時,他們總是現在我們身后,鼓勵著我們。
孫少安從骨子里就是一個勞動的人,因為這一點,他的妻子必然是一個勤快,能吃苦耐勞的女子。在潤葉向他表達自己真實感受時,他實際上是很想答應的,但一想到自己貧苦的家庭條件,自己的工作和潤葉相比都配不上她,心里便默默地拒絕了潤葉。他是為了自己嗎?不是,他是為了潤葉著想,她是為了讓潤葉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更光明的前途,所以他才拒絕了潤葉的請求。而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也是如此,這是一種跨越了階級和心靈的愛情。真正地為對方著想,真正地為著對方的未來著想,這才是真正的愛情。沒必要轟轟烈烈,就算是平凡的關心,也是真正的愛。
孫少平,剛出現在書中只是一個普通的窮小子,但在畢業后來到黃原改變了他的一生。他是一個求上進,努力的人,不管到哪里都可以積極地融入,不論是農田,施工場地還是煤礦開采場。他都可以克服困難,綻放自己。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的經歷確實不平凡的。我們也應該如此,不論是身在怎么樣的環境,都應該積極地融入,體現自己應有的價值。
這本書的書名雖然叫平凡的世界,但是書中的人的經歷和奮斗路程都是不平凡的。雖然這本書我才讀了一遍,但它已經給了我的心靈極大的震撼和觸動。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范文5篇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篇2
“不幸,是天才進步的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巴爾扎特如是說。
路遙先生筆下的《平凡的世界》,寫出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陜北農村世故,還有改革更迭之時的滄桑狼狽,以及一覽無遺的喜悅驚喜。
孫少安、少平一家,起初同那時中國千千萬萬農村家庭一樣,被貧困的枷鎖壓得舉步維艱。不幸,仿佛已在孫家生根開花,似乎窮一輩子早已注定。少安、少平不是天才,但至少不是弱者。不管選擇致富追求揚眉吐氣的方式為何種,他們都打開了枷鎖,走進了新天地,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不幸,不是束縛,反而是一種動力。
我們都活在這般紅塵十丈,都是為自己的七彩夢想而奔波的蕓蕓眾生。同時,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世界之人。我們在一次次的奮斗和努力中,收獲喜悅與滿足,在一次次不幸中選擇接受。這便是我們的生活,平凡而又令人感動。在這等平凡的世界做著平凡之事,活出自己的平凡人生。
有人似乎總是想在人海中脫穎而出,似乎總是在標榜著一份孤傲,想做不一樣的,不同于眾生之人。殊不知,在平淡之中開出七彩之花,這才是精彩的人生。像少平一樣,時刻不忘學習,讀書,對人對物懷揣一顆感恩之心,不隨世俗漂流;像少安一樣,時刻不忘本,致富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同時處于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貧苦人民,恪守農民之心。我覺得這才是人生,這才是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絕非平庸。
“我們原是自由飛翔的鳥兒,飛去吧,
飛到那烏云背后的山巒,
飛到那里,到那藍色的海洋,
只有風在飛舞,還有我作伴。”
我們原是鳥兒,自由的鳥兒,貧困并不能束縛住向往大山大海的心。我佩服少平,同時我也想像少平一樣,不執于苦,不執于樂。在任何悲歡離散之中,記住自己的夢想,從不動搖,從不被不幸所壓倒。老天從不會眷顧不努力之人,就像東拉河兩岸的農民一樣,不出門闖蕩,怎會嘗到生活百味瓶的苦與甜。
一馬平川的大道上,平凡的事如四季般輪回繼續著。東拉河時而奔騰,時而緩慢,黃土高原上突來的大雨滋潤了農民世代相依的土地……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篇3
平凡的世界有著不平凡的故事,我們無論多么平凡,只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可以熱愛生活,上帝是公平的,他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不辭勞苦的在平凡崗位上坐著一件件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不平凡的事情,才會得帶上帝的慈愛。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回腸。
這本書的作者是路遙,他是一名當代作家。在這本書中,他用一種現代主義的筆法,勾勒出一幅宏偉的歷史畫卷。在里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路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中國近20_年見城鄉的巨大的變化與變遷,通過社會各層復雜的關系和矛盾糾紛,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等這些默默承受著巨大苦難的人們。最讓人感動的,是孫氏兄弟不甘被命運所擺布,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孫少安,他從孩子的時候就成了大人。他今年才二十三歲,但他感覺到他已經度過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沒吃過幾頓好飯,沒穿過一件象樣的衣服,沒度過一天快活的日子,但是他還是那么頑強的與命運斗爭。
勞動著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篇4
在寒假這段漫漫的時間里,因種種機緣巧合,我接觸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本只想翻著玩玩,卻沒想到我竟會如癡如醉的迷上了那本書,在短短兩天的時光里便看完了。
這本書以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為中心,敘述了從1975年到1985年的十年里,他們兩兄弟所遭遇的種種愛情糾葛、少年挫折……
一般的小說為了“博人眼球”會記敘一些舉世聞名的故事,或是一些偉人事跡,可是這篇小說卻打破常規,記敘的是一些平凡的勞動人民的真實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一家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作者用細膩的文筆刻畫出一個普通人物的平凡的一生,又透過人物平凡的一生反映出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比如說孫少平,我認為全書便是圍繞他而展開的,通過記敘他的成長和成熟經歷,為大家展示出革命過后整整的一代人對生活的無奈與失望。在文中,孫少平身處一個貧窮的家庭,又因為貧窮而輟學了,這放在現在,十之八·九的人是不能夠接受的,可是他并不自棄,通過自學,文學程度達到了大學生的水準。
是的,貧窮并不能夠限制住什么,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顆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心,即使我們現在身處逆境,現在我們自卑、懦弱,可旁人沒有理由去嘲笑他,相反他們更應該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雖在逆境,卻努力向上,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堅強,難道不令人敬畏嗎?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在為夢想追求的路上,我們可以學會化自卑為堅強。自卑里的堅強是催人奮進的凱歌,自卑也堅強!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火把雖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小說中讓我感觸較深的就是平凡。平凡是這本書的作者——路遙所推崇的。在本書的主人公孫少平身上也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他經歷種種事情后,他認識到了平凡的魅力,也選擇了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讓我明白了“平凡中也有偉大,自卑中也有堅強”的道理!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初中篇5
生活是一半回憶一半繼續,看完《平凡》,我感慨良多:
生活就是孫少安活得真實、堅韌、光景再怎樣的爛包都要頑強的繼續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堅強、智慧改變那爛包的光景。
生活就是孫少平,即使命運再不公平,即使吃的再差的丙飯,物質上的匱乏不能讓一個自尊少年的心迷失方向,信念、理想就是他茫茫人生路上的指南針,指引著他敦促著他鼓舞著他,讓人們明白精神上的收獲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生活就是田潤葉,有著對愛情的執著追求,雖然結果是那樣的凄美,但是依然可以帶著回憶繼續生活。
生活就是田曉霞,熱尼亞魯·勉采娃一樣一個對信念忠貞不渝的、勇敢的姑娘,一個笑容如朝霞,開朗善良正直無私的姑娘,像高爾基書中的海燕,無論面對咆哮的海浪還是無情的海風,總是高昂的迎接暴風雨的來臨。
生活更是雙水村的那條東啦河,涓涓不息,靜靜流淌。一代一代的人沿著它走過,樂此不倦的把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都注入于此。它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更見證了許多有理想有目標的青年的成長,他們所付出的血汗和淚水都隨著東啦河悄悄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