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讀后感600字
這首詞是李煜囚居汴京時所作。當(dāng)時李煜由南唐國君一下子變?yōu)樗纬那舴福粌H僅失去了居高無上的皇帝的地位和權(quán)力,更殘酷的是也失去了最起碼的人身自由。殘酷的現(xiàn)實使他“日夕以淚洗面”,這使他產(chǎn)生了特有的悲與愁。這首詞傾瀉的就是作者的懷念亡國之痛,哀嘆朱顏已改的情懷。
“春花秋月”和小樓“東風(fēng)”原本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可在李煜的筆下寓意卻變了,一個“何時了”,一個“又”,把原本令人向往和盼望的良辰美景和春天醉人的信息變得蒙上了一層凄苦和哀愁,究其緣由,那就是越是這良辰美景越是容易觸發(fā)起作者的懷舊情結(jié)和思念故國的傷痛。“故國不堪回首”,連回憶一下故國的過去都“不堪”又怎能愿意見這年年如是的春花秋月和報春的東風(fēng)呢。每輪回一次,那就意味著又被囚禁了一年哪。這與李煜當(dāng)時所處的境遇是分不開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發(fā)前人未所發(fā)之愁。以水喻愁,一句巧妙的比喻,貼切生動地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體化了,將那看不見莫不著的愁思變成了有形的、永無止境的一江春水,創(chuàng)造了意想不到的的藝術(shù)效果,這也成了李煜詞的主要特點,對后人的影響很大。作品通篇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泣如訴,動人心魄。
全詞寫的是亡國之痛,抒的是念國之情,意境深遠(yuǎn),感情真摯,結(jié)構(gòu)精妙,語言深沉。盡管詞作篇幅短小,但余味無窮,能使讀者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共鳴。堪稱為婉約派作品之絕唱。
虞美人讀后感600字(篇2)
指尖在書紙上摩掌,文思在詩文中飛揚(yáng)。
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中哀嘆;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為他惋惜。思緒起伏跌宕。
李煜,史稱南唐后主,文才出眾,曉暢音律。無奈命運(yùn)戲弄,本該舞文弄墨的你,卻披上了龍袍,坐上了龍椅;更可悲的是,南唐傾覆,帝王被俘;你一腔的思鄉(xiāng)憶園之情,只好用筆傾訴于詩中。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潔,這秀麗的景色本令人心馳神往,可在你的筆下卻顯得那么哀傷。一切美景在你眼中不過是了無生氣;一切奢華在你眼中不過是過眼云煙……我的心,抽動了,我仿佛看見了你那蒼涼的背影,你的心。難道已經(jīng)這般絕望了嗎?
你對故國的哀嘆和你那似乎冰冷的心觸動了我的心弦,很深、很感傷。
“何時了”三個字正點出了你的心酸,你不知道往昔的歲月是何時過去的。以前的一切歡笑、奢華,仿佛成了一場迷夢,真實卻又陌生;哀傷、寂寞,仿佛成了一段未知的小路,孤單、卻又不得不面對。
你厭倦、你哀傷、你追憶。
我的心再也平靜不下來。我不明白上天為何對你如此不公,為什么要你成為皇上?或許,若你不是皇上,你可能會更快樂吧?不用去面對文武百官,不用去面對天下百姓,只是待在家中詩情畫意、論文品酒。
可惜,歷史無法改寫,命運(yùn)不會改變。看著你留下的那一連串決絕的音符,我多想上前拉住你的衣襟,告訴你生存的勇氣。
你哀嘆,一切的一切在你眼中。物是人非。
“問君能有兒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愁緒的深洋中,你渲染了全詩的高潮。通過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對比,我看到了你那亡國的愧疚難當(dāng),以及你那落空的寂寞與悲哀……只覺得心中一片空檬,空蕩蕩的,人仿佛同心一起進(jìn)人了你的悲情的世界。月光下似乎看到:你眼角有淚,冰涼、品瑩;你語語嗚咽,臉龐更顯蒼白。
你聲聲硬塞,接過太宗所賜的毒酒一飲而盡,你痛苦而又解脫。
你去了,走得很輕,很安詳。我閉上雙眼,用指尖撫摸著你落空的悲哀,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朵綻放在血淚中的《虞美人》。
虞美人讀后感600字(篇3)
一代風(fēng)流才子,卻被命運(yùn)推上了帝王的寶座。他無心理政,在位期間,無所建樹,因而被冠上“昏庸無能”的罪名。然而,我卻想要為他鳴不平。的確,他不比漢武帝的氣吞萬里,沒有劉備的濟(jì)世情懷,不敵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但他擁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所缺乏的橫溢才華!
李煜,一個錯位的人生,寫就一段千古悲情。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若不是命運(yùn)弄人,他又怎會年僅42歲就草草地絕了筆?他留給我們的,是政客用鄙夷的嘴角吐出的“亡國之君”“昏庸無能”的不屑,是文人用心品讀出的無盡悲涼,更是一個集風(fēng)流倜儻天才卓絕于一身的“詞中帝王”的曠世才情。他,該更羨慕那平平淡淡的文人吧?遠(yuǎn)離了人世紛繁,遠(yuǎn)離了國事困擾,遠(yuǎn)離了勾心斗角,遠(yuǎn)離了腥風(fēng)血雨,獨(dú)自守著一份寧靜,泛舟湖上,吟詩作對。乘著清風(fēng),伴著明月,踏著花香,唱出人生的醉意與愜意。這,該正是他所向往的吧?多少個夜晚,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啊,何時才能去到?多少個白晝,那個心生煩厭的寶座啊,何時才能遠(yuǎn)離?
坐著,閉眼,靜靜地聽《虞美人》。實在佩服鄧麗君前輩竟可以將其詮釋得如此盡致淋漓!“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往事,或許不是在位時期的錦衣玉食,或許不是萬人之上的榮華富貴,或許不是與大小周后的飄逸愛情,卻恰恰是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托腮沉思的少年,即興作詩的青年……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看見他了!只身一人,在沙地上留下一行淺淺的腳印,一步一步拾級而上。用手拂上石壁,什么時候,在它的夾縫中,竟早已雜草叢生?抬頭凝視鐵柱,什么時候,它竟已銹跡斑斑,失了威嚴(yán)?輕輕推開木門,什么時候,它竟已落滿塵埃,無人造訪?這是他與大小周后詩酒做伴,嬉鬧玩耍的地方啊!而如今……
轉(zhuǎn)過身,偌大的庭院,竟毫無生機(jī)!一株梧桐,寂寞地在時間的長河里凋零。見證了兩段美麗的愛情;見證了一代君王的滄桑變化;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它累了,厭了,倦了。所以,它只是靜靜地,默默地,悄悄地,隱在記憶里。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錯位人生,寫就千古悲情。
虞美人讀后感600字(篇4)
生命的高貴與卑微,本是相對的,縱然不幸卑微成一顆雜草,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讓命運(yùn)改道,活出另一番景象。
——《虞美人》
羞澀見人,蓮步輕易。原是一鄉(xiāng)間雜草,獨(dú)自在路邊搖曳,明明是草的命,卻始終做著花的夢。它不舍不棄,默默積蓄著,這頑強(qiáng)的意志也許是上天的感動,終于野草絢麗的綻放出美麗的鮮花。紅的,白的,粉的,如云錦落入凡塵,漫步于山間,它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yùn),好一個綻放,好一個虞美人。
虞美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yùn),命運(yùn)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有時命運(yùn)對我們不公,那我們要敢于與命運(yùn)做斗爭,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yùn),我們要控制命運(yùn)的咽喉,不要一味的遷就命運(yùn),命運(yùn)只是弱小者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命運(yùn)是彈簧,你弱它就強(qiáng),命運(yùn)是歌,曲折而婉轉(zhuǎn),命運(yùn)是筆,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我們與命運(yùn)拼搏,改變命運(yùn)我們終究會與虞美人一樣,開出絢麗的花瓣。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著名作家史鐵生。
史鐵生少時經(jīng)歷了一場車禍,使原本生龍活虎的他驟然之間禁錮在了輪椅上。面對自己的命運(yùn),她也想改變,但是,那么一瞬間,他意識到,人生的意義不就在于此嗎?我雖坐在輪椅上,但我的腦子仍然可以運(yùn)轉(zhuǎn),手還可以寫字,我若是只因這道坎,而停止住了腳步,那不就是對命運(yùn)對抗,他用一支筆寫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他并非是對自己哀伶,自嘆,而是讓自己微笑著面對生活,改變命運(yùn)。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也是如此,在晚年,他雙耳失聰,但這一切的一切卻從來沒有阻止過他對命運(yùn)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為21世紀(jì)的少年,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不就要學(xué)習(xí)貝多芬感于與命運(yùn)做抗?fàn)幒瓦@不屈不撓的品質(zhì)嗎?
如果你還聽天由命,那就讀讀《虞美人》吧!它會告訴你如何改變命運(yùn)!
虞美人讀后感600字(篇5)
聽著鄧麗君前輩的演唱,再來品讀《虞美人》,心中竟不太平。慢慢地,一滴淚滑下臉頰,模糊了視線。
一代風(fēng)流才子,卻被命運(yùn)推上了帝王的寶座。他無心理政,在位期間,無所建樹,因而被冠上“昏庸無能”的罪名。然而,我卻想要為他鳴不平。的確,他不比漢武帝的氣吞萬里,沒有劉備的濟(jì)世情懷,不敵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但他擁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所缺乏的橫溢才華!
李煜,一個錯位的人生,寫就一段千古悲情。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若不是命運(yùn)弄人,他又怎會年僅42歲就草草地絕了筆?他留給我們的,是政客用鄙夷的嘴角吐出的“亡國之君”“昏庸無能”的不屑,是文人用心品讀出的無盡悲涼,更是一個集風(fēng)流倜儻天才卓絕于一身的“詞中帝王”的曠世才情。他,該更羨慕那平平淡淡的文人吧?遠(yuǎn)離了人世紛繁,遠(yuǎn)離了國事困擾,遠(yuǎn)離了勾心斗角,遠(yuǎn)離了腥風(fēng)血雨,獨(dú)自守著一份寧靜,泛舟湖上,吟詩作對。乘著清風(fēng),伴著明月,踏著花香,唱出人生的醉意與愜意。這,該正是他所向往的吧?多少個夜晚,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啊,何時才能去到?多少個白晝,那個心生煩厭的寶座啊,何時才能遠(yuǎn)離?
坐著,閉眼,靜靜地聽《虞美人》。實在佩服鄧麗君前輩竟可以將其詮釋得如此盡致淋漓!“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往事,或許不是在位時期的錦衣玉食,或許不是萬人之上的榮華富貴,或許不是與大小周后的飄逸愛情,卻恰恰是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托腮沉思的少年,即興作詩的青年……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看見他了!只身一人,在沙地上留下一行淺淺的腳印,一步一步拾級而上。用手拂上石壁,什么時候,在它的夾縫中,竟早已雜草叢生?抬頭凝視鐵柱,什么時候,它竟已銹跡斑斑,失了威嚴(yán)?輕輕推開木門,什么時候,它竟已落滿塵埃,無人造訪?這是他與大小周后詩酒做伴,嬉鬧玩耍的地方啊!而如今……
轉(zhuǎn)過身,偌大的庭院,竟毫無生機(jī)!一株梧桐,寂寞地在時間的長河里凋零。見證了兩段美麗的愛情;見證了一代君王的滄桑變化;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它累了,厭了,倦了。所以,它只是靜靜地,默默地,悄悄地,隱在記憶里。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