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初中
放暑假了,終于有很多時間可以看媽媽給我買的課外書了。這兩天我看的是一本科幻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主要內容是講一位叫格蘭特的船長,他曾帶著他的兒女去遠航,后來在一次航行中格蘭特的船遇上了風浪后失去了消息。一位航海家——”鄧肯號“的船長格里那凡先生,在一條鯊魚的肚子里得到了一個漂流瓶,里面有格蘭特寫的信,可是信已被海水泡得不完整了。格里那凡先生決定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一起去尋找失蹤的船長。
他們的航程很長,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走過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到過毛利人和印地安人的部落,見到了許多奇怪的事,還遇上了最恐怖的食人族,整整環繞了地球一周。船上的人們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克服了許多困難,終于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這本書開始看起來挺費勁的,媽媽以為我讀不下去,可我還是堅持看完了,因為我喜歡書里的.人物,從勇敢的格里那凡爵士,聰明機敏的瑪麗與羅伯特、像媽媽一樣溫柔的海倫夫人,到粗心大意的地理學家雅克·巴加內爾,每個人都很有意思,吸引我一直讀下去。我要向書中這些人學習,做一件事就要有始有終。今后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其他事情上,都要這樣去要求自己,不管有多困難,都要努力地去完成。
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初中篇2
我有幸拜讀了法國作家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一書,給繁鬧的生活注入了幾分激情和充實。在閱讀過程中,我的心隨著主人公的群情激昂而振奮,為他們的善良舉動而感動,最讓我感慨和佩服的,是他們那種為了目標而堅持不懈的信念,和面對困難時的機智勇敢。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而且激勵人心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獲的鯊魚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中,有三張分別用英法德文寫出的求救信,這三張被海水侵蝕得殘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們極大的探索興趣。他們分別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詞匯連猜帶想地翻譯了出來,組合成了一封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機智正義的格里那凡爵士,溫柔善良的海倫夫人,沉著穩重的麥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卻精通地理學的巴加內爾地理學家,還有格蘭特船長兩個堅強的兒女——堅毅自強的格蘭特小姐和機智勇敢的小羅伯爾等人,在共同信念的感召下乘坐著鄧肯號游船,踏上了拯救格蘭特船長的冒險之旅……
他們一路上險象環生,奇遇不斷,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后,終于營救了同樣是為了民族的目標而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格蘭特船長,并勝利回到故鄉。很佩服作者那扎實的文學功底和他豐富的學識,他把我們讀者的心拽得緊緊的,使你不由得深入其中,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而緊張或輕松一笑。我覺得這本書里始終在傳遞一種精神:堅定信念、機智勇敢、團結協作,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這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故事所傳遞的精神卻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直在追求和證實了的。回想自己的過去,哪件成功了的事情都是通過努力奮斗而爭取來的,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做事時的機智勇敢和沉著穩重,沒有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行為,就不會品嘗到收獲的喜悅!感謝本書的作者凡爾納和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感謝他們給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初中篇3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的一部科學幻想小說。
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駕駛游船“鄧肯號”于兩年前在海上遭遇風浪遇難失蹤,船主格里那凡得到線索后,立即請求英國政府派遣船只去尋找幸存者。可是英國政府對蘇格蘭人一直非常歧視,竟然拒絕了格里那凡的請求。格里那凡對英國政府的態度感到十分憤慨,只有另找搜尋的辦法。
格里那凡毅然決定自行組織搜救隊,親自去完成找尋工作。他帶著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以及自己那見識多廣、博學多才的妻子,一起穿過南美洲的草原,橫貫澳洲內地和新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們克服了千辛萬苦,憑著僅有的一張模糊不清的求救信和無比的毅力、勇敢,戰勝了無數艱險,終于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格里那凡以及他的同伴勇敢頑強,面對困難毫不退縮。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想想自己,每當遇到一點兒小困難就害怕,想打退堂鼓,這怎么行呢?正如貝多芬所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只有勇敢的面對困難,不向困難低頭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格里那凡夫婦以及地理學家也有著值得我們學習的人與人之間無私的愛。連英國政府都不同意花費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尋找幸存者,而格里那凡夫婦卻僅憑一張漂流瓶里的求救信,自行組織搜救隊環繞了地球一周,最終找到了格蘭特船長。在我們生活當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有著這種對陌生人的關愛呢?看著格里那凡夫婦的所作所為,我終于明白了:我們的生活因愛而精彩!
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初中篇4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說的一句經典名言。我就非常愛讀書,最近我又讀了一本儒勒·凡爾納寫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他的故事情節特別吸引人,讓我讀得愛不釋手。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講的是發生在19世紀中期,游船“鄧肯號”的主人格里那凡偶然從海上的漂浮物中得到了兩年前失蹤的航海家格蘭特船長的求救文件。在他夫人的強烈建議下,他們毅然自行組織探險隊,攜帶格蘭特的兒女,踏上了尋找格蘭特的旅程。由于文件被腐蝕的很厲害,所以只知道是在南緯37°線上,從而無法確定失事地點,他們只有跟著一位粗心大意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登高山、越冰川、過沼澤,穿過南美洲的大草原,躍過澳洲和新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圈,他們還遇到了地震、洪水、野獸和當地的土著人的襲擊,又遭遇格蘭特船長昔日的手下——艾爾通的迫害,但在這危機四伏的路上,他們還是戰勝了重重困難,并且在一座小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兩名船員。
我非常喜愛這本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作者利用他們尋找格蘭特船長的路線詳細的描寫出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當地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另一個是歌頌了格里那凡的善良、勇敢、不放棄希望的那種精神——這不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一種精神嗎?在當年四川大地震的時候,各個慈善家伸出手將自己的血汗錢捐給了災區的人。善良的官兵叔叔們冒著生命危險沖到前線,希望能拯救更多的人。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助人為樂,努力奉獻!
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初中篇5
前些天,我讀了《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品,是世界八大傳奇小說之一。
故事發生在1864年。鄧肯號的船主蘇格蘭貴族格里那凡爵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兩年前失蹤的航海家哈里·格蘭特船長發出的求救漂流瓶,爵士請求英國政府派遣船隊去尋找,可英國政府對蘇格蘭人一直很歧視,竟拒絕了爵士的請求。于是爵士毅然組織了一支小型救援隊,這支救援小隊在無法完全解讀漂流瓶里被侵蝕得殘缺不全的求救信的情況下,他們乘坐著鄧肯號,開始了尋找格蘭特船長的冒險旅行。
(一)做人就要敢于擔當
僅從這本書的開始,我就被格里那凡爵士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了,他是多么樂于救助自己的同胞呀!一個從鯊魚肚子里發現的漂流瓶讓他們走上了這條冒險之旅。如果是你經歷這樣的情況呢?你會不會推辭道:“嗨,這都過了那么長時間了,信紙都被海水侵蝕了,說不定人已經死了呢,為什么還要為一個生死未卜的人花費金錢并冒生命危險呢?”
如果是我,我估計我是不會為這個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的人放棄舒適的生活去冒險的,我想很多人也是如此。這就更加突出了格里那凡一行人的樂于助人、敢于擔當的精神,他們也具有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品格,他們是多么的偉大。
(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尋找途中,他們遇到過海嘯、地震、野獸的襲擊、毛利人的攻擊,還遭受過多次的失敗與打擊,可他們仍毫不畏懼、勇往直前,他們的這種不屈不撓和頑強的毅力對于他們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其實人生的事業就如馬拉松,剛開始你覺得很輕松自在,但越到后面越吃力,腿上如灌了鉛,每跨一步都是在考驗你的耐力和意志。當你遇到了困難,你是氣餒了還是又激發了斗志?是你為自己找個借口原諒自己、躲到溫暖的小窩還是繼續拼搏、奮斗?是你覺得活得太累了、沒意思了還是覺得生活如此多彩、如此刺激、如此挑戰呢?
最難熬、最艱苦的要數沖刺的最后那一段距離,有的人直到最后也沒松懈下來,這使他們成為了事業的佼佼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如我們求學一樣,由小學、初中、高中,歷經十年寒窗苦,終得金榜題名時。我們升入大學后,真正的人生事業才剛剛開始。在大學求取知識的真經后,我們還要創造價值回報國家和社會。
(三)每位伙伴都很重要
每個人都不是單純的獨立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老師、同學、朋友、伙伴等等,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沒有這些,我無法想像你能走得更遠。
我們來看看格里那凡爵士組建的救援隊的成員,機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是救援隊的隊長,還有他招來的伙伴:慈祥溫柔的海倫夫人,深沉穩重的麥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卻精通地理學的巴加內爾地理學家,還有失蹤的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堅強的兒女,精通航線的孟格爾船長以及充分值得信賴的老水手奧斯丁。正是這樣的一支救援隊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作為一項任務負責人,你是很關鍵的,但是跟你配合的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像接力賽,每一個接棒者都必須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拼才會贏。所以你要挑好你的團隊里的每一位伙伴,密切協作,同甘共苦,共度難關,完成任務。勝利和榮譽不只是你一個人的,更是屬于你的團隊里的每一位伙伴。
這本書以妙趣橫生、扣人心弦的故事,山回路轉、升騰跌宕的情節,促人向前、永不言棄的理念,緊緊抓住了我的心,讓我深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