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的600字
《麥田的守望者》這本書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四門功課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的15歲少年。他倒扣鴨舌帽,穿大號風衣,抽煙、醺酒,滿嘴“他媽的、混帳”。因被開除而又不敢回家而開始了他維持幾日的流浪生活。他厭惡這個世界,他認為大人叫他讀書就是為了以后能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討厭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自己卻揮霍無度,說自己“不是把錢花了就是扔了,是個十足的敗家子。討厭別人談論酒和女人,自己卻醺酒、戀美色,并且在流浪的幾天里糊里糊涂地找來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無法統一使他痛苦萬分,他所唯一敬愛的老師也竟是個同性戀。就在這重重矛盾中,他無法自拔,最終躺在了精神病醫院中。
表面上霍爾頓是個玩世不恭的壞孩子,但實際上他卻有顆純凈善良的心。他愛自己的妹妹,就在見她的那晚,霍爾頓說出了這段話:“我只想當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霍爾頓說,他想像著在一大片麥田里,幾千幾萬個小孩子在游戲,周圍除了他沒有一個大人。他就站在麥田邊上的懸崖旁守望著,看哪個孩子朝懸崖奔過來就捉住他,不讓他掉下懸崖。這是他的一個美好理想,也是他美好心靈的見證,他希望那些快樂的孩子不要跌入懸崖,而是永遠快樂的奔跑,而那麥田似乎象征著物質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滿物質主義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懸崖。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使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久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
中學生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的600字【篇2】
對于《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本書一開始我并沒有抱多大的期望,可是最后看了5頁,他就把我吸引了。而且我還有一肚子的感想。
不知道我的同齡人是否在看這本書,或者聽說過這本書,或是什么都沒有,還是我根本就不該看這本書。因為書中的主角霍爾頓,才十六歲就抽煙、酗酒、逛夜總會,在電影院里消磨時光,徹夜不歸。這不是一個標準的不良少年嗎?也有人說,他并不是自甘墮落,而是被現實所逼,出于無奈啊。我既不同情他又不憎恨他,也不像書中的“序”所說的認為他僅僅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分子。我只是覺得不管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每個青年人都要經歷思想上的一段彷徨期。霍爾頓正是處于這段時期。我們也一樣要經過這段時期才能真正長大。所以我們不能以偏見的眼光來看待社會,對待自己的成長。
霍爾頓說學校里的老師和他的家長強迫他讀書只是為了“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凱迪拉克”。說得好像義憤填膺,可這只是大人對他的美好期望。他們希望他有一個光明的前程,不為溫飽、就業等問題發愁,買輛私人汽車也是幸福生活的表現之一啊?;魻栴D認為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大部分都是勢利的偽君子,社會上也充滿了“假模假式”的人。他只愛孩子,認為只有孩子才不被成人世界所污染。這更是他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他剛剛接觸社會的中心,還無法接受成人之間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以為一切不真實的東西都是虛偽——刻意的虛偽。所以他的理想只是做一個看護在麥田里做游戲的孩子的所謂的“麥田里的守望者”。而且他還冒出個要到美國的窮鄉僻壤去假裝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住在一間草屋里,靠自己的雙手賺錢,不和任何人交談的荒謬想法。這正表現了他不敢面對現實和內心的怯懦。
霍爾頓就這樣化軟弱為痛恨,夸大了社會上的各種丑惡現象,還強加給別人許多他的主觀想法。他把整個社會都說成是沒有真、善、美,只有假、丑、惡的世界,這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我們又何嘗不是呢?都在所謂的“叛逆”者,自作聰明地厭世嫉俗,卻不知道這其實也是一種俗氣的表現。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所未曾經歷過的事物,可我們還自以為看透了一切,在比我們的社會閱歷多得多的長輩面前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貶得一文不值。
我時常想,我們可以在一覺醒來時拋棄一切原有的舊觀念,嘗試著用一種新的眼光看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從中發現每一個細小的閃光點。也許只有到那時,我們才不會再是幼稚的孩子,才能擔負起成長的責任。抬頭看看藍天,它很寬廣;低頭看看大地,它很堅實;感受一下周圍的環境,它很溫暖。我們就是在這樣美好與寬容的懷抱中長大,難道不是嗎?
中學生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的600字【篇3】
大家都知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紐約,是二戰后少有的繁華都市。十六歲的霍爾頓就生活在這個大都市里面。通過對霍爾頓一天兩夜的“流浪生活”的描寫,作者向我們展示了紐約的美麗與無情。在這個特殊的,具有象征性的環境中,我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更能感覺到時代的快速變遷帶給人們心靈上的變化,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
小說主人公霍爾頓是我們身邊隨時可見的孩子,也是鳳毛麟角的孩子,16歲的他抽煙,喝酒,與自己不能接受的輕浮女子交往,四次被學校開除,讓很多正派人對他的優點也嗤之以鼻了。然那頹廢,灰冷的態度源于失望,開除他的那算什么混帳學校?一個光鮮外表內里已經腐爛的蘋果,在那里找不到一個支點,學校里的老師都是勢利的偽君子,而同學聚在一起談的就是女人,酒和性,這個迷茫的孩子在希望中看出無所有?!鋵嵥彩呛苡徐`性的孩子,他可以說出“天氣冷得像巫婆的奶頭”這樣讓人大吃一驚又拍案叫絕的話,他在描述周遭時是多么犀利的冷嘲,說到自己純真的弟妹時又怎樣在玩世不恭的話語里透出無往不在的溫柔。學校和家庭對他的希冀不過是“出人頭地,將來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不愿長大面對泥沙俱下的社會,他唯一抱有好感的老師也告訴他世界多么殘酷:“一個不成熟的男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是的,他究竟要長大,與這個世界妥協的啊,時光是某種節制而無情的東西,宇宙間最大的暴君,不必敬畏卻必須服從。
《麥田里的守望者》它道出了青少年的心聲,增加了青少年對生活的認識,給予了我們許許多多的思考。它就像是海市蜃樓,看起來是那么的真實靠近,實際上卻是遙不可及……
中學生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的范文600字
中學生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的600字【篇4】
在午后明媚的陽光下我讀完了 《麥田里的守望者》,然后想了很多,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沐浴在陽光下的自己。
記憶里清澈的男孩和甜美的女孩,他們笑在記憶里,身上閃著暖黃色的光環。我喜歡這些神奇美好記憶里的孩子,讓人漂亮的睜不開眼睛。
我承認我從來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所以喜歡荒涼帶有模糊恐怖《呼嘯山莊》而不怎么看得上《簡?愛》,也不喜歡用理性審慎的目光,盡在提manners(教養)去解剖人的簡?奧斯汀。喜歡那個寫“犯忌”內容,大罵現代工業文明,憤世嫉俗的的勞倫斯,比起堂堂正正規規矩矩的作家,受爭議的作品更能讓我激賞。
搞不清楚愛看《麥田里的守望者》是因為年輕還是因為水瓶座,無論因為什么都該感謝自己,這本書里滿是污言穢語,主人公霍爾頓開口“他媽的”閉口“混帳”,年紀大點兒或我再文雅乖順點兒估計是受不了的。
霍爾頓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從他在宿舍里看到貧窮的同學拿了一個破舊的皮箱來裝東西,為了照顧同學的自尊心而把自己的好的皮箱放在了床下;在紐約流浪的時候,看到幾個修女募捐,他為自己捐了很少的錢而慚愧(其實他捐的并不少);即使在空虛無聊的時候為了表明自己是個大人,他在旅館里招來一位妓女,他也因為那個女孩身上穿的漂亮衣服而感傷——他想到的是這個女孩去買這件漂亮的衣服的時候,別的人或許認為她是一個善良純潔的女孩,而其實她卻以這種方式來謀生——他為此而感傷。我們不難發現,霍爾頓的心靈深處有很多柔軟的善良的東西在。所以雖然他很頹廢,所看到的都是一些黑暗的東西——這并不是他的錯,而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環境的錯。所以霍爾頓擁有那樣的理想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奇怪,這正是他的可愛之處。
他的父母對他充滿了期待這份期待卻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所以在帶領了校擊劍隊去紐約參加比賽,作為隊長他卻把重要的東西忘在了地鐵上.這樣的錯誤自然是不能原諒的.所以他就遭到了再一次的被開除.他對于被開除并沒有太多的傷心,但是卻害怕回家面對自己的父母.于是決定用他手中的錢去紐約玩兩天.當他父母知道消息后無法不面對的時候再去面對---典型的青少年的思維。
在流浪的兩天中他遭遇了很多的事情,也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對于這些人他是懷著一種冷靜的旁觀者的態度,一種頹廢的無聊的態度來面對的.不知為什么,讀 的時候有一種很難過的思緒在流動。一個人的心靈本來是很單純,是可以看到世界的美好的,可是這個世界太多的黑暗,一個本來可以幸福的心靈卻看到了太多的痛苦。所以霍爾頓不幸福。看這個書的時候的我也不開心。書評中說,這個人物形象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他們精神世界的殘缺。我對于這樣的一個評價不敢茍同。我覺得它并沒有把矛頭指向資本主義的精神文明,沒有那么明顯的政治色彩。更準確的一點說,它應該是一部青少年心靈的成長史。
中學生讀麥田的守望者有感的600字【篇5】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塊麥田里玩一種游戲。有幾千個,旁邊沒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哪,就站在那混賬的破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它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這是主人公霍爾頓最后的真實想法,一個少年最純真的想法?;魻栴D出身在紐約一個賦予的中產階級家庭。學校里的老師和家長強迫他好好讀書,為的是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在學校里一整天干的事就是談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根本沒心思讀書,為此老是挨罰,到他第四次被開除的時候,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游蕩了兩天,住小客店,去夜總會濫交女友他在電影院里百無聊賴的消磨時光,糊里糊涂找了妓女,情不自禁和女友摟摟抱抱。而他內心十分苦悶,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找純潔與真理的經歷和感受。而這種精神下無法調和的極度矛盾最終使他崩潰,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這個故事,我也想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家長并不是很理解,除了物質生活外,精神生活更為重要。而很多人精神糜爛,活在虛偽燈紅酒綠的生活中。
也許,社會是這樣。但我們應該頑強的適應,但不能迷失自己。這個世界太大,不是所有的東西我們都能夠承受得住,我們要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理想,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秉承自己的目標,在成長的路上步步走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自己的理想也要明確,不能被困難所嚇到,不能被迷茫所放棄、不能被挫折所退縮。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底線,做好自己,才能問心無愧!才會勇敢拼搏!才能實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