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艾青詩選》讀后感
“初升的太陽
照在我們的頭上
照在我們的久久地低垂著
不曾抬起過的頭上
太陽照著我們的城市和村莊
照著我們的久久地住著
屈服在不正的權力下的城市和村莊
太陽照著我們的田野,河流和山巒
照著我們的從很久以來
到處都蠕動著痛苦的靈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巒……”
這段話出自艾青的《向太陽》,作者寫下這首詩距現在也有半個世紀了。作為《向太陽》當年的一個虔誠而年少的讀者,我仍能感覺到面對太陽來臨時詩人內心的澎湃,仍能深切地體會到詩人當年創作這首長詩時的崇高而激越的情感。這或許就是艾略特所說的"歷史意識又含有一種領悟,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過去的現存性。"
幾十年來,在我國的詩壇上,有許多轟動一時的詩,往往不到幾年就失去了它的"現存性",這種短命的詩,多半是屬于缺乏藝術真誠和功利性強的制作。最近十多年也出現了不少這類短期效應的詩作。《向太陽》所以能成為一首經得住歷史嚴格刪汰的詩,正是由于它能使當今的讀者領悟到歷史的現存性和深刻的人生啟示。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由昨天寫到嶄新的一天,太陽就象征著一種新的開始,一種解脫,一種釋放,一種希望。回想那段艱難的抗戰時期,國家,城市,村莊,小至以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和黑暗之中。那個時期的人們向往太陽,向往太陽所象征的自由與解脫。終于有一天,初升的那輪太陽,發出了耀眼,卻又溫暖的光,人們終于獲得了自由,他們也虔誠的祈禱,這抹陽光能永不泯滅,給他們的后代,給炎黃子孫留下用他們殷紅的鮮血與蠟黃的皮膚混合成的,橘黃色的,太陽光。所以,作者說,太陽,是美麗的,也是永恒的。
在太陽下,詩人已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一切痛苦的回憶,為我們展示出一片太陽光照之下的曾經蠕動著痛苦靈魂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歌頌了受傷戰士的高大的形象,詩人說,他“比拿破侖的銅像更漂亮”,因為這是陽光下最真實的姿態。廣場上,人們高喊,“看我們 /我們/笑的向太陽/”。少女們背著募捐袋,唱著清新的歌,太陽照著她們的,驕傲的突起的胸脯,和袒露著的兩臂,他們,她們,在陽光下,沐浴著午后的陽光,享受著陽光,珍惜著陽光。
這些發自胸腔的語言與歌聲,沒有任何渲染和夸張,痛苦已成為過去,平平實實的自白,更能使讀者能從詩的冷凝的情境中感觸到歷史的沉重和濃濃的抒情氣韻。
生命內部殘留的酸痛,只說明必須掙扎好久才能站立起來。這些誰都能真切理解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覺都切切實實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和思考,因而使平實的詩句有了很大的張力和重力。
事實上,這種交織著昨夜的傷痛和迎接黎明的生命蘇醒時帶淚的歡欣,絕不能認為只屬于曾經是囚徒的詩人自己對人生的回顧。應當看作是一個為了拯救民族的危難和命運與千千萬萬祖國的兒女們奔走抗爭的赤子的心聲。
那個時期的人們,格外珍惜陽光,不是因為那時候的天氣不好,而是這陽光,是他們所奮斗而來的,而現在的我們,在陽光的呵護下,是否也做到了珍惜陽光呢?
我想這也就是愛國的意義,珍惜前人所留下的,發揚現在所擁有的,就是為了,讓這抹陽光,照耀的更加絢麗,燦爛,耀眼。
中小學《艾青詩選》讀后感篇2
我喜歡叫醒世界的太陽,重復著光明。
——題記
當一顆星星隕落人間,掉落在黑暗深邃的巷子里,在重重枷鎖中,稀稀落落的光,刺破混沌的夜晚,尋著火把,等待黎明。
艾青的詩,總是讓我想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他以悲憫的心,愛著天下每一個遭受不平等的人民。他的悲傷和痛苦,從來不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減淚,恨別鳥驚心。”誰也不愿意看到,幾千年來古老的民族棲居著的土地,在敵軍的鐵騎下正奄奄一息。山河破碎,生靈涂炭。
面對時事的艱辛,逃避現實顯然是懦弱的,所以艾青沒有選擇逃避。在那個特別的時代里,在人民的苦難面前,“小我”是微不足道的,而是需要有“大我”的情懷。所以,艾青勇敢地擔負起了責任。樸實無華的文字里,流淌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我愛這悲哀的國土,古老的國土——這國土養育了為我所愛的世界上最艱苦與最古老的種族。”還有對光明熱烈的渴求:“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在黑夜把希望寄托給黎明,在勝利的歡欣中歌唱太陽。”
“這被暴風雨所擊打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這看似是排比,其實“暴風雨所擊打”,“無休止吹刮著”,“悲憤的河流”這些告訴我們,當時艾青所魂牽夢縈的他熱愛的土地,正遭受著打擊,滿是傷痕累累。
“河流”“風”,象征著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悲憤”“激怒”,表現出人民對侵略中國的暴行表示憤怒,和意志昂揚的戰斗精神;“黎明”,象征著充滿生機和希望的解放區,“無比溫柔”表達了人民對那里的向往。
最后一節很直接的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深沉”一詞,可能仍是無法表達出艾青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緊跟著的省略號,似乎還有無盡的情緒在涌動著,使讀者沉浸在其中,回味著。這首詩在問答中,將詩的情緒推上了高潮,表達了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燭成灰淚始干;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后尸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
“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
中小學《艾青詩選》讀后感篇3
這幾天閑來無事,翻書柜時瞥見蒙上一層灰的《艾青詩選》,輕輕拂去灰塵,翻了幾頁。艾青中國式藍色的憂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詩是古體詩的內涵與現在詩的外衣最完美的結合。它往往能將“大我”的豁達、“小我”的卑微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在他的詩中無處不是靜靜地流淌著一種“藍色的憂郁”。我愛艾青的詩,因為詩中的這種“藍色的憂郁”。
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苦修,鍛造出詩人博大的“大我”情懷;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傷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鳥,我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詩人的情懷從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將走向何方呢?中國的文化土壤孕育出這樣一種答案——祖國、人民和光明。人民棲息的“土地”作為一種意象從詩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不因為時事的艱辛而選擇精神的逃避,不因為食不果腹而整日擔憂“食無魚”。或許處處碰壁,或許一生終不得志,但我仍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艾青《礁石》)。詩人走出自我的內心體驗,以千年古國的過往與未來而憂思。你難以想象詩人的肩膀上負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責任——“以天下為己任”。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創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愛艾青的詩,又因為它的詩充滿了語言的張力。艾青的詩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鋪直敘,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詩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達到整首詩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謝幕。這往往產生一種言已盡而意未絕之感,使余音裊裊,三日不絕于耳。美!
我愛艾青的詩,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懷;我愛艾青的詩,因其自然天成,而有著最偉大的手法,這是深厚文化積淀與徹底消化的產物; 我愛艾青的詩,因為我同樣和詩人一樣,愛著這片土地和陽光。
中小學《艾青詩選》讀后感篇4
《艾青詩選》是艾青的詩歌選集,其中的詩歌是艾青經歷了“五四”運動,才寫出來的。
從詩歌的風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進取,反對黑暗歌頌光明;建國后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
在“五四”戰斗之前,艾青寫出來的詩歌一般是描寫太陽、火炬、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與恐怖的病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而在建國后艾青的詩還在歌頌人民的勞動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從艾青的愛國心,我想到了那時的中國還涌現出很多的愛國者……
徐悲鴻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學畫畫,1919年徐悲鴻到巴黎深造在那時中國落后留學生備受欺凌。后來徐悲鴻憋足了學習的勁兒,勢為祖國爭光。徐悲鴻在1924年畫展引起了轟動,使整個美術界震驚。
魯迅從青年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宏偉志向,這證明了有志不在年高。他自覺地把自己的一切獻給解放事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著甘為孺子中”為傳頌的名句。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魯迅逝世后,全國人民給他獻上了“民族魂”的大旗,這正是人民對他中肯貼切的評價。
這就是魯迅與徐悲鴻的愛國之心,而我們從他們的品質中我們可以學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希望全在我們少年的身上。所以同學們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讓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中小學《艾青詩選》讀后感篇5
春風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詩選》!
——題記
讀艾青的詩選,我獲得了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堅韌意志。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養了我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養成了我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工作習慣,造就了我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實的工作態度。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曾經作為一名菜鳥的我站在這里,心里誠惶誠恐。
記得我曾經說過我要把自己從一個小女人變成女漢子,經過這兩個月的努力,蛻變,今天的我終于華麗轉身!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禱,來點風,來點雨,讓我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若心中種花,日子便會生香,踏實肯干,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會讓名著這朵花嬌艷盛開,也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讀艾青的詩選,我充滿對精神家園的憧憬,堅定不斷前行的信念。早上5點起來上早自習,天下著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個人走在冷風中,不禁悲從心起,眼淚掉下來!自己其實是個很缺乏安全感的人,當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睡覺總不踏實,常常半夜2,3點醒來。
細數人生歷程,感覺還是很幸福的,小時候在家爸媽溫和慈愛,對我疼愛有加,嫁人后老公高大帥氣,女兒乖巧懂事,并且唯我是瞻。無論別人多么飛黃騰達位高權重,我并不羨慕,更不會嫉妒,我只會祝福,祝福他們越飛越高,前程似錦。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人的追求和心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我拾起筆,我的心瞬間清靜如水,澄明透徹,內心奔騰著快樂的水花,那種發自心底的喜悅噴薄而出,無法抵擋。
讀艾青詩選,我體悟到純真細膩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師生情義。帶了六年的畢業班,自從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就已經把你們當成了戀人 !
你們虐我千百遍,我把你們當初戀!不必懷疑我對你們的真情,雖然,我對你們從不百依百順,你們犯錯了我會批評,你們任性了我會發火,但那是愛之深責之切,在我的內心,只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你們在人生的競爭中會贏!
愛是一種單向的付出,不用想是否能得到回應,既然上天安排了我們師生的緣分,我就用自己最大的力量,送你一程,我愿意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超過我的曾經!其實老師和學生之間,同樣是一場目送,我會默默地站成你們身后擎天的大樹,祝福你毅然遠行的背影!
讀艾青詩選,喚醒了沉睡的心靈,引領了迷惘的靈魂。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就像用吸管吮吸甘露,讓人欣喜,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