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
初聽見悠悠駝鈴,覺得美妙動聽,妙不可言。但再次聽到時又覺得是溫馨幸福的,因為,那是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之時。
在冬陽下童年里的駱駝隊讓我仿佛身臨其境——“一個個討價還價的聲音在耳旁此起彼伏,一匹匹駱駝在路途中走的是如此寂靜,僅是打頭號那匹的脖子下才戴著”當、當、當“響的鈴鐺。我的想法有許多許多,但最多的還是增加情趣。突然,我的思路被打斷了,而且是被駱駝打斷的。它們上牙與下牙交錯的磨來磨去,噪間雖大,但專心至志的我并沒聽見,反而跟著駱駝動了起來。當看完《冬陽。童年。駱駝隊》時,一顧歡喜之情涌滿了我的心頭,因為每當想象到作者跟著駱駝磨牙,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但最后結尾”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給人的卻是一種傷感之情,不過這也暗示著我們要珍惜童年。
”瘋子“秀貞和英子之事,也讓我淚流滿面。秀貞和英子的真實友誼是令人驚喜的,秀貞失去孩子的痛苦之情在見到英子前是無處發泄的,到處鬧,讓人以為她是個瘋子,但實際不是,她是失去了孩子由于悲傷過度而做出的不正常舉動。但自從交上了英子這個朋友后,她能向英子訴說,向英子發泄心中的難過,她看到英子也能安慰自己心中的難過,她們倆玩的不亦樂乎,雖有時是悲傷的,但這是能被幸福快樂壓過去的。秀貞為英子染指甲讓家里人對英子平時的去向產生的懷疑,妞兒臉上的淚坑與秀貞臉上的淚坑讓英子產生了疑問”妞兒是不是秀貞的小桂子呢“最后,妞兒認了秀貞這個”媽“,但英子卻走了……
《城南舊事》,讓我懂得了珍惜童年的價值。
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2】
六年級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隨著她的文字,我仿佛到了那個老北京城南……
剛住進胡同的英子,認識了惠安館的秀貞。在大人的眼里,她成天瘋言瘋語,是個瘋女人,而在小英子眼里,她卻是個好玩伴。另一個同英子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妞兒也是她結識的好朋友。英子愿意聽秀貞講她自己的故事,她喜歡秀貞看到她時快樂的樣子。英子愛和妞兒一起蹲在西廂房里喂小油雞,愛看妞兒扭著身子唱戲。她的這兩個伙伴都有著凄苦的遭遇。秀貞失去了孩子,妞兒是個孤兒,被養父逼著去唱戲。一個是尋找孩子的母親,一個是尋找親生父母的孩子。英子用她自己的方式幫助著她倆。可成人的世界當時的小英子又怎會完全懂得,當她從昏迷中醒來時,秀貞和妞兒已經離開了她的生活。
英子帶著擔憂與困惑進入了另一段生活,她隨父母搬入了新家——新簾子胡同。上了小學的英子喜歡學校的生活,喜歡教唱歌跳舞的韓老師。在新的生活中,英子又與一個陌生男子成了朋友,雖然這個大朋友的話她似懂非懂,但在她的眼中,男子是性情隨和的老實人,也是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大街上人群興奮地叫喊著:“賊被捉住了,賊被捉住了。”當得知正是因為自己無意中的話,男子才被警察抓走了時,英子的心里充滿了愧疚,她再一次感到了困惑,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分不清好人和壞人,就像分不清海和天一樣。這殘酷的世界是充滿矛盾的。
許多的人,許多的事,走入英子的童年,又走出了她的童年,秀貞、妞兒、小偷、還有蘭姨娘、宋媽、父親 …… 經歷著快樂、悲傷和困惑的小英子也慢慢地成長著。
細讀著英子童年的故事,我能感受到,故事里的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所處的環境怎樣,但他們都有著對團聚的向往,對擺脫舊的婚姻制度,對自由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等等,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去改變現狀,每個人的心底里都懷揣著希望。
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3】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記錄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里面的人物也十分豐富,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有爸爸、媽媽、宋媽、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
這本書講述了小英子小時候在北京發生的許多事。它通過小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體現了出來,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風光恰切的地融入字里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余,更為讀者架設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其深意。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小英子的童年是十分快樂的,身為大小姐的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便有了這本《城南舊事》的產生。回憶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爺爺奶奶只有我一個孫女,于是,我便成為了他們的掌上明珠。就連給我喂飯就要跑到這,跑到那,也毫無怨言。記得在小時候,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外婆家了,因為在那里,不僅有許多好玩的東西,而且犯了錯媽媽也不會責怪我。童年的回憶是多么的美好,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4】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每當看見這首詩,我就想起了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城南舊事》。
我很喜歡書中的主人公英子,她純真善良,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心,愿意用真誠去接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書中的《惠安館傳奇》這個章節,記敘了英子和妞兒的友誼。她倆真快樂,胡說胡唱胡玩,西廂房是她們快樂的窩,她們連做夢都想著它。英子對瘋子母女的親近與同情幫助,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而瘋子母女悲慘的命運又讓我痛心。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本書,我還看了二十八世紀八十年代由導演吳貽弓拍攝的同名電影,這部影片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小演員沈潔出色的表演獲得了林海音的稱贊,最后他們成了“萬年交”。
林海音在《出版日記》中說:“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用存下來。”我想正是因為作者對童年時光的美好回憶,對故鄉深深的眷念之情,才能寫出這樣一本廣受讀者歡迎的佳作。
《城南舊事》這本書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講述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又像一首悠悠的思鄉曲,唱說著童年的酸甜苦辣。我喜愛《城南舊事》,它讓我懂得了愛心、善心、真心;我喜愛作者林海音,她讓我了解了文學的趣味;我喜歡活潑可愛的英子,她讓我學會了堅強。
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5】
薄薄的一本城南舊事,卻讓人回味無窮。
惠安館秀貞的悲慘人生,讓人止不住嘆息,為什么老天那么不公平?總是把困難讓一個人承受?我覺得,那么多悲傷,痛苦,困難,即使放在一個最堅強的人身上,也會精神失常的,書中并沒有提到秀貞與小桂子的結局,她們被火車撞死了,這對于秀貞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給自己的悲慘人生畫上了一個句號。
小桂子也很悲慘,是去了母親與父親,終于與母親相認,可最后卻又被火車撞死,或許,小桂子的人生也和她母親一樣吧?
我不僅僅喜歡惠安館,還喜歡我們看海去。
我們看海去講了小英子與一個神秘人的往來,事后才得知,那是一個不得不做小偷的人,為了他的弟弟,小英子用內疚的方式回憶,因為是小英子害了他被便衣警察抓住。
可文章的結尾為什么要以“我們看海去”這一句小偷曾經說過的話作為結尾呢?
《城南舊事》以小孩子的眼光和純真的筆調寫出的,老北京城南的舊事被我們盡收眼底,有讓人落淚的秀貞和小桂子,有“我們看海去”的善良小偷,有感悟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文,也有結尾很不錯的蘭姨娘一文。
讀了《城南舊事》,我更加喜歡林海音了,喜歡她那純真的筆調,希望可以讀到林海音更多的文章和了解她更多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