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記讀書心得200字
沈從文老先生,別人言說他是赤子其人,星斗其文。誠如是??赐赀@本《湘行散記》已然是循著沈先生的腳步,細細賞過他的故鄉。艄公的櫓歌還在湘西霧蒙蒙的水面上回響,吊腳樓上隱隱約約有姑娘清脆的笑聲,太陽落盡,暈出半邊夕燒的天,我行過山,行過水,去偷窺了一場夢。
說來有趣,沈從文,一個當過土匪的苗疆漢子,在這本書里倒是對湘西的山水傾盡了一切溫柔,他從新婚燕爾中抽身,大抵是把眼前的黛山碧水都當做了張兆和的黛眉,杏目,于是這山這水,都成了他的情書,或許是給他的小妻子三三,又或許是給養育他的秀美湘西。身心都懷著愛意的男人,對于一切都包含著溫柔和孩子的天真。
他寫_,_,船手,沒有貶低沒有陌生。好的故事都是從生活里來,每一個人是都鮮活的,真實輕快的鮮活。像周圍的姑姑,叔伯,姊妹,兄弟。翻過紙張,還能看到他們和你輕快地打招呼,隔壁阿姊要下河浣衣,前院的小哥要跟船遠航。
世務艱難,歌聲未歇,從《湘行散記》中,我能看到最為真實的中國人形象,在砥礪前行中輕快地活著。而我始終堅信,能從如此溫柔的人文角度來寫人的,其內心一定是慈悲的。湘西的粗魯野蠻他看見,但卻并非鄙夷,他用苗疆特有的爽朗和赤子般的溫厚尊重這些的存在,尊重每一個認真活著的生命。他從船上下來,走到土埂上,同湘西妹子唱著山歌,和年輕的纖夫親親熱熱地哼著粗蠻的小調,亦或是像豹子似的去找婦人。呵呦,多歡樂!
湘行散記讀書心得200字篇2
作為一名湘西生湘西長的土家族姑娘,從我記事起便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湘西之美在沈從文的書里,黃永玉的畫里,宋祖英的歌聲里。沈從文先生是上個世紀我國的著名作家,他年少投身行伍,隨軍輾轉川黔湘邊界。閱盡黑暗之后開始投身文學創作。
沈從文先生雖學歷不高,但是憑借著自己對文學的喜愛以及對社會人事的切膚體驗和深刻觀察,寫出了受人喜歡的文字。他的筆觸浪漫而又細膩,描繪了一幀幀或恬靜或充滿生氣的畫卷,常常令人忍不住捧書遐想,沉醉其中。
本書選取了沈從文先生三個時期代表作的集子,包括散文和書信兩部分。其中散文為我們呈現出一個有著秀美風景的連軸畫卷,映射了當時的社會歷史變遷,將那些我們生活中的普通小事,都歸入了民族歷史空間予以關照。
初讀《湘行散記》你會發現,湘西有清澈見底的河水,也有聽過之后就再也無法忘懷的櫓歌。在那個并不那么和平的年代里,光從沈從文先生的視角里,就有那么多居無定所的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因為戰亂而死去,有那么多的生離死別妻離子散,然后孤獨地等待老去。也有那么多在悲慘命運里苦苦掙扎著求生的人們,在之后的某個平凡的日子里相遇,但卻不再相識。
我以為我是在讀小說,但細細品味之后才能發現,這更是沈從文先生人生經歷的縮影,斟酌體會之后不禁令人淚眼婆娑。
在《水手們》一信中,沈從文先生寫到:
三三,想起我們那么好,我真的輕輕的嘆息,我幸福的很,有了你,我什么也不缺少。
讀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沈先生對妻子的愛戀如此真摯,可見其殷殷深情。如果遠方的妻看到這幾句,應該是嘴角含笑但眼中卻帶淚吧。
描寫沿河景色時,沈先生寫道:
兩山翠碧,全是竹子,兩岸高處皆有吊腳樓人家,美麗到使我發呆。
現在的湘西,依然保留了部分文中描述的名為吊腳樓的建筑。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上面是房屋,下面由四根柱子支起。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樹木以及淺淺的,清澈見底的河水。婦人們在河水邊拿著洗衣棒拍打著衣服,小孩子們在旁邊扔石子,大笑著跑來跑去。或許就是這如畫的美景如詩般寫意的生活造就了沈從文先生浪漫的性格和細膩的寫作風格吧。
沈從文先生在本書中既描寫了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苦,透過他們的悲歡離合,感悟人生的莊嚴,又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幅青山綠水的畫卷,令人心生向往,美哉!
湘行散記讀書心得200字篇3
1934年初,身在北平的沈從文突然接到從家鄉傳來的母親生病的消息,馬上冒著嚴寒踏上了回鄉探母的路程。1月12日,他輾轉乘車到達湖南桃源,在那兒租了一條小船,隨即溯沅水而上,頂風冒雪,經過十天舟行,于1月22日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湘西鳳凰。過后,他根據在船上度過的十天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和少年時代的記憶,寫出了十二篇散文,匯集成一本名叫《湘行散記》的書。從此,那條縱貫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兩岸的風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優美的文字展現在世人面前。
沅水發源于貴州省都勻縣的云霧山雞冠嶺,全長1033公里,自西南往東北穿行于湖南省西部的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之間,于常德市德山匯入洞庭湖。沈從文乘船經過的是桃源與麻陽之間的一段,屬于沅水的中下游,兩岸風光秀美,但由于重巒疊嶂,交通極為不便,因而自古以來就養在深閨人不識,充滿了神秘性。沈從文的老家鳳凰位于沅水中游,他在這兒長大,而從十六歲起他就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于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這里的山川景色早已印在了他的腦海里。因而,他一提起筆,美麗壯觀的景象就躍然紙上:山峰夾江而峙,雖是冬天仍翠色逼人;河水隨地勢變化出現落差,形成一個又一個下行容易上行難的急灘,水花飛濺,其聲轟鳴,蔚為壯觀;而過了急灘,水勢就變得平緩,還常常出現靜謐的深潭;有的地方,“全河都是大石頭,水卻平平的,深不可測,石頭上全是細草,綠得如翠玉,上面蓋了雪”,而小船就“在這左右是石頭的河中行走”,實在讓人感到妙不可言;岸邊偶爾出現以吊腳樓和石板街組成的村墟市鎮,高矗兩岸,巍然壯觀,使從小在湘西長大的他也不由得睹之驚訝,嘆為奇跡……沈從文的文筆勝于丹青,畫出了一幅幅沅水兩岸的秀美圖景。他的文字是平實的,毫無刻意夸飾之處,往往寥寥幾句就讓人如聞如見。而比風景更動人的,是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藏于心底融入血脈的對于家鄉山水的傾迷愛戀之情。
湘行散記讀書心得200字篇4
一顆誠心、一支筆。最干凈的文字,最純美的湘西?!}記
閱讀《湘行散記》,沈從文那質樸的文字,猶如涓涓細水,潺潺流入我的心田。微波蕩漾也泛起層層漣漪。
在這游記中,我領悟到了湘西之美:這種蘭科植物生根在懸崖縫隙之間,或蔓延到松樹枝丫上,長葉飄拂,花朵垂成一長串,風致楚楚?!叭巳硕贾滥堑胤绞俏淞隄O人發現的,有桃花夾岸,芳草鮮美。遠客來到,鄉下人就殺雞溫酒,表示歡迎?!边@更體現出了湘西景之優美,人之淳樸。這樣的湘西,叫我怎能不沉醉其中呢?
當然,在游記中,我更多的,是領悟到湘西人的純樸心靈。書中,描寫了許多水手,每一個水手,都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他們,做著最辛苦的工作,卻只能拿到最微薄的工資。水手這樣的工作,是危險系數最高的工作,他們用的是最多的力氣,而且,他們不僅是靠著力氣,他們甚至是拿著性命去拼啊!在船上,死了人,對于船上的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了。
水手們從當上這個職位起,就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就算是這樣,他們也任勞任怨,因為他們,擔當的是全家的生活。他們,有著最純樸的心靈。
文中,還有一個特殊的職業——妓女,說到妓女,可能許多人都會鄙夷萬分??墒俏覀儏s不知道妓女背后的故事。因為她們的丈夫早已死去,全家重任就壓在她們的身上。出于走投無路,才當上了妓女。在她們飽受白眼時,又有誰知道她們背后的苦衷呢?
飄渺的櫓歌聲中,揚起的是最真實而美麗的生命。湘西人最純粹的人性,深深留在我的心里。
湘行散記讀書心得200字篇5
那本書時常令我思潮騰涌。
《湘行散記》一本普通的書,一個個普通的字眼,卻構成了一個不平凡的藝術世界。
讀《湘行散記》,看著那一個為了維持家境,不惜生命地跳入冰涼湍急的溪水中的水手們,看著那一個個吃苦耐勞的妓女的悲慘身世,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讀《湘》你會發現,那里有清澈毫無渣滓的河水,聽過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櫓歌,你的情感會隨著沉一樣流淌,到最后儼然如那一派的清波,毫無渣滓的河水。雖然沈從文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窮苦人民的悲慘命運和容易被“社會上層”漠視的生活哀樂。但他們沒有將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望著水手們在河水劃船的背影,望著他們不畏嚴寒在河水上劃船的身影,我不禁感慨萬千……
還有那一個個日夜操勞的妓女們,早出晚歸,就為了能養活子孫后代,這時我的心瞬間被感化了,想想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與她們對比起來,不就是一個天一個地嗎?
水手與妓女,他們不僅吃苦耐勞,而且十分善良、淳樸,這正由于他們對工作的熱愛,以及對家人的關心。他們那種善良、正直、吃苦耐勞的美好品質融入到了那條清澈、毫無渣滓的小河里。
我是一個愛惡作劇的小男孩,總是想捉弄別人。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以后,我便懂得了善良的力量有多大。原本喜歡惡作劇的我,從這本書中悟出了“善良”這一字眼,并且從中有所感觸。我不再把別人流下的“傾盆大雨當做笑話,不再以別人的尖叫聲當做笑話,不再以……
《湘行散記》一本多么富有哲理的書啊!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去書中感受善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