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敝帚自珍的故事-敝帚自珍的寓意-敝帚自珍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
【簡拼】bzzz
【近義詞】敝帚千金、愛惜羽毛
【反義詞】視如敝屣、在所不惜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解釋】敝:破的,壞的;珍:愛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掃帚當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成語出處】宋?陸游《秋思》:“遺簪見取終安用,弊帚雖微亦自珍。”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自己的東西不值錢舍不得扔
【例子】但寫出以后,卻不很愛惜羽毛,有所謂“敝帚自珍”的意思。(魯迅《華蓋集?并非閑話〈三〉》)
【英文翻譯】cherish little value simply because it is one's own
【成語故事】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派大司馬吳漢與征南大將軍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稱帝的公孫述,漢軍進兵神速,與公孫述進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吳漢下令屠城。劉秀指責他,說老百姓家里有破掃帚也價值千金,不能掠奪他們的財產失去民心。
【成語正音】帚,不能讀作“shù”。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