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三倒四-顛三倒四的故事-顛三倒四的寓意-顛三倒四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diān sān dǎo sì
【簡拼】dsds
【近義詞】語無倫次、亂七八糟、雜亂無章、七顛八倒
【反義詞】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有條有理、錯落有致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形容神志不清或說話、做事沒有次序,錯誤百出
【成語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子】奶奶年歲大了,做起事來常常是顛三倒四的。
【英文翻譯】lonfused <disorderly; in coherent>
【歇后語】七個人睡兩頭
【謎語】淚
【成語正音】倒,不能讀作“dào”。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