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故事-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寓意-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dxbb
【近義詞】作繭自縛、作法自斃、自食其果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復句式
【成語解釋】壞事干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用于壞人
【例子】“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有史以來的天經地義。(郭沫若《武則天》第四幕)
【英文翻譯】a wicked person is sure to bring destruction to himself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鄭武公去世后,鄭莊公即位,他的弟弟共叔段不服,就在自己的封地里招兵買馬,準備篡位。祭仲勸鄭莊公除掉共叔段,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共叔段公開謀反時,莊公親自率軍攻打共叔段。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