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孤注一擲的故事-孤注一擲的寓意-孤注一擲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gzyz
【近義詞】破釜沉舟、鋌而走險、垂死掙扎
【反義詞】舉棋不定、瞻前顧后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解釋】注:賭注;孤注:全部錢作一次賭注;擲:拋骰子。把所有的錢一次押上去決一輸贏。比喻傾盡全力冒險行事以求僥幸成功
【成語出處】宋?辛棄疾《九議》:“于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一擲’之喻出焉。”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無如他被全臺的公憤逼迫得沒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擲了。(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英文翻譯】make a last desperate effort
【謎語】拋卻此生淚獨流
【成語故事】北宋初年,遼國肖太后親率大軍南下侵宋。宰相寇準堅持抗戰,并請宋真宗到澶州督戰,宋軍士氣高昂,連連獲勝,逼迫遼宋講和。王欽若嫉妒寇準,在真宗面前講皇上親征是孤注一擲,這樣做是太危險了。
【成語正音】擲,不能讀作“zhèn?饋薄?
【成語辯形】孤,不能寫作“狐”。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