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駭人聽聞的故事-駭人聽聞的寓意-駭人聽聞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簡拼】hrtw
【近義詞】危言聳聽、聳人聽聞
【反義詞】司空見慣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復雜式
【成語解釋】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成語出處】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p>
【成語用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任聽部下逞艷于非時之候,獻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
【英文翻譯】astounding; appalling
【謎語】謹防隔墻有耳
【成語故事】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任命曾在北齊、北周都作過官的王劭為“著作郎”。到隋煬帝楊廣時,他還是“著作郎”,他靠的就是散布離奇故事,歪曲奇異現象,為皇帝散布永坐江山等離奇謠言,真是駭人聽聞。
【成語正音】駭,不能讀作“hái”。
【成語辯形】駭,不能寫作“賅”。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