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畫蛇添足的故事-畫蛇添足的寓意-畫蛇添足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近義詞】徒勞無功、多此一舉
【反義詞】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賓語;含貶義
【例子】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回)
【英文翻譯】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謎語】巳
【成語故事】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齊策二》。 楚國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壺酒,覺得幾個人一起喝嫌少,一個人獨喝又嫌多,于是讓幾個人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就喝酒。有個人蛇先畫好了,拿起酒壺準備喝,看看其他人還沒畫好,又左手拿壺,右手給蛇畫腳,還沒等他畫好腳,另一人的蛇畫好了,奪過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么能添上腳呢?”說完把酒喝了。那個畫蛇腳的人,終于沒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在其《感春》詩中寫道:“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 “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壞。有時也作“畫蛇著足”。
【成語正音】添,不能讀作“tiǎn”。
【成語辯形】添,不能寫作“填”。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