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篇累牘-連篇累牘的故事-連篇累牘的寓意-連篇累牘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lpld
【近義詞】拖泥帶水、長篇大論
【反義詞】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要言不煩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累:重疊;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
【成語出處】《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子】◎ 我們只要翻開中國的歷史或歷史學之類的書來看一下,不管它是封建學者寫作的也好,資產階級學者寫作的也好,連篇累牘都是這樣推崇英雄偉人的。
◎ 其一是,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雖然希望借早期教育讓自己的獨生子女早日成才,卻又不知如何科學施教,片面地把早期教育理解為越早越好;其二,社會上一些單位和個人,利用家長的這種心理,舉辦以學齡前兒童為招生對象的各種學習班、培訓班和學前班等,以達到盈利的目的;其三是,一些書刊雜志和新聞媒體,連篇累牘地宣傳各種"天才教育"、"神童教育"的錯誤觀點,形成輿論上的誤導。
【英文翻譯】at great length
【謎語】寫個沒完
【成語故事】隋文帝時治書侍御史李諤看到六朝以來的文章華而不實,決定上書隋文帝通過行政手段來改變文風。李諤的《請正文體書》深得隋文帝的贊許,就發布政令不許天下文人用連篇累牘去吟詠風花雪月,要做到就事論事,言之有據。
【成語正音】累,不能讀作“lèi”。
【成語辯形】篇,不能寫作“遍”;牘,不能寫作“讀”。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