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不懼-臨危不懼的故事-臨危不懼的寓意-臨危不懼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lwbj
【近義詞】無私無畏、視死如歸
【反義詞】驚慌失措、臨陣脫逃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成語出處】《鄧析子?無厚》:“死生有命,貧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思赴蹈于仁義,臨危不顧,前哲所難。 《周書·趙善傳論》
【英文翻譯】meet danger with assurance
【謎語】越是艱險越向前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魏國派大將鄧艾、鐘會、諸葛緒聯合滅蜀,蜀后主劉禪投降,大將姜維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復蜀國,鼓動鐘會殺掉鄧艾,然后準備出兵長安殺司馬昭叛亂。部將夏侯和、羊?L、朱撫三人臨危不顧,堅決反對鐘會進行叛亂。
【成語正音】危,不能讀作“wěi”。
【成語辯形】懼,不能寫作“具”或“俱”。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