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炎附勢-趨炎附勢的故事-趨炎附勢的寓意-趨炎附勢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成語】趨炎附勢
【拼音】qū yán fù shì
【簡拼】qyfs
【近義詞】曲意逢迎、如蟻附膻
【反義詞】剛正不阿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成語出處】宋?陳善《捫虱新話?趨炎附勢自古而然》:“蓋趨炎附勢,自古然矣。”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歐陽予倩《桃花扇》第一場:“你也讀過詩書,為何不自愛惜,去趨炎附勢。”
【英文翻譯】be a follower of the rich and powerul <carry favour with the powerful; tuft-hunting>
【成語故事】宋真宗時館閣校理李垂上書治理黃河水災,特著書《導河形勝圖》,由于宰相丁謂的阻攔沒有得到實施,好心人勸他去拜訪丁謂,李垂不但不去巴結,反而抨擊他,被貶出京。后來回京,李伯康勸他去拜見新宰相,他說他不會去趨炎附勢的。
【成語正音】勢,不能讀作“sì”。
【成語辯形】趨,不能寫作“驅”。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