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手不釋卷的故事-手不釋卷的寓意-手不釋卷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簡拼】sbsj
【近義詞】學而不厭、愛不釋手
【反義詞】不學無術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解釋】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手不釋卷。(清?王??《今世說?德行》)
【英文翻譯】always with a book in one's hand
【謎語】卷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權列舉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謂老而好學。”呂蒙深受感動,從此發憤學習,學問提高很快。
【成語正音】卷,不能讀作“juǎn”。
【成語辯形】卷,不能寫作“券”。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