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述而不作的故事-述而不作的寓意-述而不作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sebz
【近義詞】人云亦云、照本宣科
【反義詞】別開生面、獨樹一幟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于人
【例子】這是春秋戰國時常用的辦法,都說述而不作,實在是自我作古。
【英文翻譯】elaborate others'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
【謎語】口試
【成語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成語辯形】作,不能寫作“做”。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生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