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兔死狐悲的故事-兔死狐悲的寓意-兔死狐悲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tù sǐ hú bēi
【簡拼】tshb
【近義詞】物傷其類
【反義詞】幸災樂禍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成語出處】元?汪元亨《折桂令?歸隱》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例子】黿鳴而鱉應,兔死則狐悲。(明?田藝蘅《玉笑零音》)
【英文翻譯】when the hare dies; the fox grieves.
【成語故事】南宋時期,山東農民起義軍在李全和楊妙真的率領下,奮起反抗金坦白的統治。由于抗金取得很大的影響,南宋勸他們投附,他們就投附朝廷,駐守楚州,1227年被蒙古軍逼降。南宋派另一支義軍夏全圍剿,楊妙真對夏全說:“狐死兔泣。”
【成語正音】死,不能讀作“shǐ”。
【成語辯形】狐,不能寫作“孤”。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