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無完膚-體無完膚的故事-體無完膚的寓意-體無完膚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tǐ wú wán fū
【簡拼】twwf
【近義詞】遍體鱗傷、皮開肉綻
【反義詞】完好無損、安然無恙、完美無缺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解釋】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晉?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膚。”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恩澤深厚
【例子】他就靜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種責難都駁斥得體無完膚之后,他又低聲念起來。
【英文翻譯】be beaten black and blue
【謎語】周剝皮;滿身生瘡
【成語正音】膚,不能讀作“fǔ”。
【成語辯形】體,不能寫作“休”。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