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痛定思痛的故事-痛定思痛的寓意-痛定思痛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簡拼】tdst
【近義詞】痛不欲生、悲痛欲絕
【反義詞】悠然自得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復雜式
【成語解釋】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后,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成語出處】唐?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成語用法】復雜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訓
【例子】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英文翻譯】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謎語】好了傷疤不忘痛
【成語故事】1275年,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文天祥率軍抵抗失敗,他得知趙?g在福州稱帝,就前去投奔。他一路與敵兵周旋,在路上寫出《指南錄》一書,他總結宋朝失敗的原因,痛定思痛,要把握時機,才能振興宋朝。
【成語正音】思,不能讀作“shī”。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