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強中干-外強中干的故事-外強中干的寓意-外強中干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wqzg
【近義詞】外剛內柔、外方內圓
【反義詞】外柔內剛、外圓內方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干: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里空虛。
【成語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子】一切反動派都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
【英文翻譯】be strong without but feeble within
【歇后語】一棵大樹枯了心;打腫臉充胖子;鼓著肚子充胖子
【謎語】紙老虎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秦國進攻晉國。晉惠公看中一匹鄭國產的好馬,執意要騎它迎戰。大臣慶鄭認為這匹馬只是外表看上去很強壯,而實際很脆弱,無法駕馭,不能打仗。晉惠公根本不聽勸告。結果那匹馬戰場受驚陷進爛泥坑,晉惠公成為俘虜。
【成語正音】強,不能讀作“qiǎn?饋被頡?jiàn?饋保桓桑?不能讀作“?括?n”。
【成語辯形】中,不能寫作“忠”。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