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終-有始有終的故事-有始有終的寓意-有始有終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成語】有始有終
【拼音】yǒu shǐ yǒu zhōng
【簡拼】ysyz
【近義詞】有頭有尾、有始有卒
【反義詞】有始無終、有頭無尾、虎頭蛇尾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有開頭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張》:“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毛澤東《矛盾論》:“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p>
【英文翻譯】carry something through to the end
【歇后語】廁所掛鈴
【謎語】廁所掛鈴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游看不起子夏的門人,認為他們只會教最低等的學問。子夏嘆息道:君子教人的道理應該有先后次序,好比草木必須一一分類清楚,不能隨心所欲亂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說了開頭就能知道末尾。
【成語正音】終,不能讀作“zōn?饋薄?
【成語辯形】終,不能寫作“中”。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