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以逸待勞的故事-以逸待勞的寓意-以逸待勞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yydl
【近義詞】養精蓄銳
【反義詞】疲于奔命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成語出處】先秦?孫武《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他踞了碉樓,以逸待勞,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英文翻譯】wait at one's ease for the fatigued enemy
【謎語】最佳的養生之道
【成語故事】東漢初年,隗囂占據隴西,后投降四川稱帝的公孫述,漢光武帝派馮異為征西大將軍。馮異想進攻恂邑,隗囂也率軍進攻。馮異手下建議避免正面交鋒,馮異主張先占據該城,然后以逸待勞,等待疲勞的隗囂來攻,這樣把隗囂打得狼狽不堪。
【成語正音】逸,不能讀作“tuì”。
【成語辯形】待,不能寫作“侍”。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